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官员为何虚报年龄?

首页

古代官员为何虚报年龄?

古代官员为何虚报年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24 18:13:30
      中国古代的官场上,以打探官员们的真实年龄为禁忌。当然,不问年龄的禁忌,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的,从史料记载来看,秦汉时期,官场上还并不存在年龄问题。著名例 子便是甘罗12岁因为出使赵国有功,便官拜上卿。可见,当时的官员年龄制度并不是十 分严格。汉武帝时期,因为官官相护,相互包庇之风盛行,使得官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全都是官员子弟。
      这种情形的产生,令当时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行动,到汉顺帝时期,尚书令左雄上书说:“郡国每年举孝廉,都是马上就要授职施政、教化民众的,应该选取那些老成可用之人。孔子称:‘四十不惑’;《礼记》称:‘四十曰强,而仕。’请从现在起规定:年龄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所说的“察举”制度,其实就相当于举贤任能,是一种推举制度。这个制度可以破格提拔人才,但也有其弊端,便是上面提到的,会让一些官员相互勾结,互相推荐亲 信,结党营私,于皇权很不利。于是,这个建议很快便得到了汉顺帝的采纳。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对当官的年龄进行了限制,只要更改年纪,不是照样可以为官吗?官员制造假年龄,便以此为源头。
      后来到唐朝时期,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六月发布了一个新规定: “凡人三十始可出身,四十乃得从事。”官员的年龄再次被列入规章制度之中。所谓 “出身”,是指做官的资格。要想做官,要经过一层一层的考核,这期间的过程很漫 长,通常过个三五年、七八年都很正常,例如韩愈25岁及第时,到正式被授予官职时已 经到了 35岁。
      为了求得及早当官,许多人便开始想对策。在唐代科举中,有为早期教育设置的童子科,而且考试题目也相对的简单,只是考一些基本入门的知识点,毕竟孩童的条件还 是十分宽松的,这作为人仕的捷径,许多大龄男子便冒充孩童,虚报年龄,只求能够通 过此捷径,走人仕途,不用再去白费那好几年的时光。
      唐朝时期举童子的年龄多限制在10岁以下,一旦通过考试,那上岗工作的时间就大 大提前了,为了能够走上仕途,许多人便贿略官员,修改自己的年纪,这样便能提前入仕途。当然,这只是官员隐瞒年龄的一方面,另二方面,一旦考中科举,免不了会有富 贵人家前来说亲选婿,选婿当然是年纪越轻越好,为了能够顺理成章地攀龙附凤,这些 人也会将自己说得越年轻越好。
      还有人选择隐瞒年龄,则是和朝廷规定有关。在宋太祖时期有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够一定次数,年满60却依然没能够中第的人,可以从宽赐予官职,当时称之为“特奏 名”或“恩科”。很多才学平庸,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希望早日做官,便谎报年龄,将自己的年纪说大,这样就可以及早为官。
      总之官员的年纪变大变小,都是与朝廷政策挂 钩的。《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便是一例,他一出场便坦言道:“童生20岁应考,如今考过20余次……”怎么算,也应该是个年过半百的人了,可是他却对外说自己只有三十几岁,这样虚报年龄,正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映射。

    不***

    2017-07-24 18:13: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