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茶毛虫的为害特点有哪些?

首页

茶毛虫的为害特点有哪些?

茶毛虫的为害特点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9-25 22:01:49
      茶毛虫是茶树重要的食叶类害虫之一,我国大多产茶省 均有分布。茶毛虫以取食茶树成叶为主,影响茶树的生长和 茶叶产量。茶毛虫除为害茶树外,尚能为害山茶、油茶、梨、油 桐等植物。此外,茶毛虫幼虫虫体上的毒毛及蜕壳触及人体 皮肤后,能引起皮肤红肿、奇痒,对采茶、田间管理以及茶叶加 工影响较大。
      茶毛虫为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卵、幼 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除我国南方温暖地区少数以蛹或幼 虫越冬外,绝大多数以卵块在茶树中、下部叶背越冬。卵块产 于茶树中、下部叶背,一般越冬卵块分布在向阳较温暖的茶园 中,非越冬卵块以茶丛枝叶茂盛或比较荫蔽的茶园中为多。
       卵期以越冬卵最长,卵期的长短受气温影响较大,一般随气温 升高而卵期缩短。卵大多在早晨至中午孵化。幼虫有6~7 个龄期,一、二龄幼虫群集性强,常百余头群集在茶树中、下部 叶背,取食下表皮及叶肉,被害叶呈现半透明网膜斑;三龄幼 虫常从叶缘开始取食,造成缺刻,并开始分群向茶行两侧迁 移;六龄起进入暴食期,可将茶丛叶片食尽,严重影响茶叶产 量和品质;幼虫在茶树上具有明显的侧向分布习性。
      幼虫蜕 皮前群迁到茶树下部未被害叶背,聚集在一起,头向内围成圆 形或椭圆形虫群,不食不动,蛻皮后继续为害。幼虫老熟后爬 到茶丛基部枝桠间、落叶下或土壤缝隙间结茧化蛹。茶毛虫一般发生较整齐,世代间无重叠现象,其年发生代 数、种群消长及为害,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及季节差异较大, 常表现为间歇性大发生或局部成灾。
      在浙江北部、安徽、四川、贵州年发生2代,云南年发生2~3代,湖北、湖南、江西等 年发生3代。影响其种群消长的主导因子主要是气候条件和 天敌数量。在气候条件中,气温是最大的影响因子。天敌种 群数量对茶毛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其中茶毛虫黑卵蜂、细菌 性软化病及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主要的天敌。
      

    吟***

    2017-09-25 22:01: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