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首页

什么是多通道协同记忆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0-08 07:03:40
      在学习中,充分调动人脑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运动中枢等各个部位的积极性,协同记忆,对于提高记忆质量效果显著。原苏联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的实验证明:只听不看的记忆能力是60%,只看不听的记忆能力是70%,既看又听的记忆能力是86%。
      古人读书讲究“三到”,宋代学者朱熹在《训学斋视》中指出:“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文学家苏东坡,在多年的求知生涯中,养成了抄书的习惯。他的抄书,往往不是为了积累资料,而是为了加强对书的内容的记忆。这两位先贤的做法,也许是建立在对协同记忆法良好效果有深刻体验基础上的吧!   协同记忆法应用于学习实践,主要应体现在把听、说、读、写、思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多通道协同记忆,是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繁难重要信息的有效手段。   为了使记忆时加深大脑对繁难重要而且陌生信息的印象,让其由瞬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贮存在脑中,可以让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看听写相结合,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采取触摸、嗅、尝等各种方式。
      在大规模的复习中也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加深了脑在识记时对繁难重要信息的印象,延长保持时间。   但是,运用这种方法消耗的时间比较长。“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不要扩大采用多种感觉器官去协同记忆的份额(范围),要本着“少爱多弃”的原则进行认真仔细的筛选。
         平日里可以在休闲时抽挤出一小段时间去进行两种或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的练习,如:①在无杂音干扰的环境中进行音乐听写,仔细地倾耳细听、默写,再反复对照;全神贯注地听一首曲子,至熟后清唱,再听,再唱,直至听唱合一。在限定时间内记忆声音信息的能力就在这种训练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据说莫扎特自幼勤于进行这种训练,在他十四岁的时候,一次听完意大利作曲家阿莱格里·格雷戈里的一首弥撒曲,回到家中,将曲子几乎完整地默写了出来。②进行眼手口脑协同记忆的训练。有些重要的繁难信息,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后,用笔写下来,反复朗读,直至能背诵。
      过后,再抽闲暇时间不断背诵或回忆或默写。③对能吃的佳品,可精察、细咀嚼、慢品味、反复嗅,而后进行综合与概括思维。 。

    s***

    2006-10-08 07:03: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