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能给介绍一个,中国现有的苏式武器.什么都包括..谢谢了~!

首页

谁能给介绍一个,中国现有的苏式武器.什么都包括..谢谢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14 09:09:35
      目前,亚洲及西南太平洋地区各国空军的主要装备呈现出美、俄对抗的局面,即部分国家装备俄罗斯苏一27系列战斗机,这一“集团”的代表是印度和中国;同时也有相当数量亚洲国家依靠美制战斗机担任防空任务,譬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苏-30无疑是苏-27系列战斗机中较为先进的型号,而澳大利亚空军装备的F/A—18A HUG(Hornet Upgrade,F/A-18的改进型)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未来将会装备的F-35战斗机则代表了亚洲及西南太平洋地区美制战机的最高水平。
      尽管未来相当长时间内,这一地区出现大规模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技术装备对国家战略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此,苏-30战机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以及F/A一18E/F的对抗成为各方感兴趣的话题。   ▲苏-30在争夺制空权方面的优势   苏-30(尤其是安装了最新型发动机的型号)在与上述美制战斗机对抗时,将始终占据空中机动性方面的巨大优势——在空中机动性对抗方面,没有比发动机推力更为关键的因素了。
      此外还必须考虑另一种因素,即苏-30机身油箱所携带的最高可达10吨的燃油。该机在不延伸作战半径时,发动机可将更多的机身燃油转化为飞行动能,这种动能可一直用于夺取空战优势。   在空中格斗中,由于双方战机都装备了性能不相上下的格斗导弹以及头盔瞄准/显示器,因此美制战斗机在与性能占优的苏-30改型之间的空战胜负将取决于飞行员的能力以及运气好坏。
      苏一30集高超的空中机动能力和优异的推重比于一身,由此在进入和实施近距格斗时具有很强的机动性优势。即使F一35也无法与采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的最新型号苏一30相对抗。   在格斗空战中,F一35在与最新型号的苏-30对抗时被视为“双重弱者”,这是因为苏-30在推重比和翼载荷等方面都占有优势(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R。
      L肖所著的《战斗机空战》一书——作者注),而且在安装鸭翼和矢量喷口后能够更快地占据有利开火位置。由于F一35在设计时将空中机动性确定为类似于F/A一18和F—16战斗机的级别,而这种性能级别正好处于苏一30设计时所考虑的“必杀”范围之内。   在超视距空战中,苏一30也将占据空中机动性优势,它可在作战半径的边缘区域发挥这种优势,这主要是因为苏一30较之F/A—18的各种改型以及F一35,能够更快地进入和脱离空空导弹的有效攻击区域,苏一30在发挥空中机动性优势时所具备的巨大发动机推力和机身载油量都是后者所望尘莫及的。
         然而,在超视距对抗中居于主导因素的是机身和外部传感器的探测能力以及远距空空导弹的作战性能。当苏一30MK安装N011M型机载相控阵雷达以及采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的R-77M远距空空导弹时,F/A—18A HUG在空中与其对抗时将完全处于下风。
      最新型号的F—18E在外挂重量最小且装备APG一79有源电扫描阵列式相控阵(AESA)机载雷达时(2005年1月13日,雷神公司已提前向波音公司交付了第一部APG一79型雷达——译者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上述空战劣势局面,这是因为APG一79雷达采用了雷达探测信号压减措施,其雷达能量孔径也具有更好的探测性能。
      然而,当F—18E携带更多外挂时,其在生存能力方面的劣势又会加重,有可能在远距空战中落入苏-30(机载雷达/导弹所构成)的有效攻击范围并最终被击落。预计在2010年后改装AESA型雷达的苏一30也将具备比目前好得多的雷达能量孔径探测性能,’并由此抵销F/A一18E/F的雷达探测信号压减措施的效用。
      在此基础上,苏一30如再辅之以高性能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将肯定能在作战性能上全面超越F/A一18E。   气动外形更干净的F-35的优势在于其x波段的雷达反射信号在前半球范围内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由此将大幅度削弱苏一30针对其他机型所形成的那种压倒性雷达能量孔径优势。
      然而,F一35并非一种具备较强超音速飞行能力的机型,在拦截快速突防的苏一30时,它与F/A一18一样也必须打开加力。在这种情况下,F一35将被苏一30的新型红外探测系统探测并跟踪,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空空导弹的攻击(包括红外寻的或光学制导空空导弹,如R-27ET以及R一77T中距拦截导弹等)。
      R一77/R一77M中距拦截导弹在安装最新型号导引头的情况下,已具备了澳大利亚空军目前装备的性能最好的先进近程空空导弹(ASRAAM)的许多性能(尤其是抗干扰能力),但前者在中段制导方面尚不及后者。为苏一30研制机载红外探测设备的研究机构声称,它已研制出一种新型双频谱红外导引头,目标探测距离为20公里。
      从外观上看,该型导引头已用于R-77系列中距空空导弹。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拥有竞争力较强的红外探测系统研制机构,如Cyclone JSC最近向外界透露了它所研制的QWIP单芯片热成像导引头,其探测分辨率达到128 X 128以及320 X 256的水平,已达到与欧洲先进水平。
      俄罗斯研制的OLS一30/31系列红外探测系统的一种高性能改型,在探测能力上已接近于欧洲战斗机装备的海盗热成像仪,且探测距离更远。根据目前的研制进展速度,该系统将在3—5年内进入实用阶段。   F-35在极易遭受后半球范围内的主动或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攻击,因为该机后半球的雷达信号远高于前半球。
      另个因素是F一35自身的雷达信号散射,这使它极易受到那些远距反辐射导弹的攻击,这些导弹包括R一27P、R一27EP以及R一77P等被动制导中距空窄导弹,或采用冲压喷气式发动机的R一77MP(如能最终部署)。虽然通过采用一些低拦截概率(LPI)技术,可以削弱敌方反辐射导弹的攻击致命性,但雷达在采用探测来袭导弹的信号模式时,通常要求它自身采用较高的信号刷新率,而这对发动攻击的反辐射导弹更为有利。
      俄国阿加特设计局正在研制FOG(纤维)陀螺仪技术并以此避免依赖于西方的环形激光陀螺仪技术,在此甚础为R一77/R一77M安装中段飞行惯性制导装置,因此当JSF出现短时的雷达信号散射时,它可能无法规避R一77P/R一77MP或新型R一27P/EP等中距空空导弹的攻击。
       苏联/俄岁斯与BVR相关的空中作战原则一直强调同时向目标发射2枚导弹,其巾一枚红外制导导弹,另一枚则雷达制导,期望以这种空战模式击败对方的对抗措施。尤其足采用主动雷达和20世纪90年代末期研制成功的热成像导引头的导弹,对于防御方而言是非常致命的混合攻击方式。
      处于防御位置的战斗机可能只安装了用于预警的数据链传输系统,该系统无法显示来袭导弹的导引头组合方式。   从目前可获得的公开数据看,装备NS一011雷达的苏一30可在正向攻击范围内的19至37公里的距离探测和攻击F一35,除非后者能首先发射导弹并成功将苏一30击落,否则一旦苏一30接近F一35,那么在空战对抗中的所有“赌注”都将取决于F一35在近距空中格斗中的生存能力。
         可以设想,既然伊拉克在联合国对其实施武器禁运期间都能通过走私手段获取俄制GPS干扰器,就无法确保类似于高能L波段干扰器、高性能IRST系统、电予对抗接收器、由喷气冲压式发动机推进的远距反辐射导弹以及低波段雷达不会扩散至亚太地区(已有报道称解放军空军装备了Kh一31R远距反辐射导弹)。
      在美国及其盟友对该地区相关国家(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实力稍逊的国家)存在不信任感的情况下,上述趋势毫无疑问仍将持续发展,性能最先进的俄制武器系统以及各国自行研制的各类武器装备都将得到广泛应用。虽然这种情况尚无法对美国空军具有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冉亢能力的F/A一22构成实质性威胁,但它已可能使计划以F/A一18E/F和JSF作为主力机种的美国海军承受巨大压力。
      如果澳大利亚空军选择JSF作为改装机型的唯一备选对象,它也将面临同样的困境。   从长远发展看,俄罗斯将在亚太地区发现一个规模不断扩大的“反情报、监视和侦察”武器市场,该市场巾的产品将包括射程为398公里的KS一172远距重型空空导弹、射程为296公里的R一37中距空空导弹以及射程为111公里的Kh一31反舰/反辐射系列导弹等。
      在针对西方国家空军发起的任何进攻行动中,担负第一波攻击任务的苏式战斗机将向敌方发射诸如KS—172、R一37和Kh一31(或那些迄今为止型号尚不得而知的导弹)等被称作“预警机杀手”的远程攻击武器,要么将这些预警机摧毁,要么迫使它们关闭机载雷达和撤出作战空域。
      和俄罗斯为其空空导弹类武器进行市场推广而散发的宣传材料中,经常可以看到与“预警机杀手”相关的内容。   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是,在前沿空域执行战斗空巾巡逻(CAP)任务的战斗机将不得不打开机载雷达独立实施探测任务,这将使它们在与敌方进行的电子干扰对抗中被后者探测到,并受到诸如R一27EP或R一77P/MP等反辐射导弹的攻击。
      俄罗斯在宅战原则中强调使用远距空空导弹进行饱和式攻击,这是其已经过实际验证的使用远距空舰导弹攻击敌海上舰艇编队的作战原则的翻版。由于西方国家空军ISR平台的规模正不断增大,这些平台包括E一3型预警机、RC一135V/W战略电子侦察机、E-8预警机、E一10多传感器指挥’控制飞机以及澳大利亚空军装备的楔尾预警机等,它们都极易遭受敌方攻击,而西方国家空军对此类平台的作战依赖性又在逐渐增大,因此俄罗斯确立上述作战原则是一种非常适应形势发展的调整。
         当前不断发展的技术领域的现实情况是,性能先进的常规武器及相应技术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扩散。苏一30战斗机在亚太地区的发展速度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任何拥有硬通货的国家都能迅速拥有大量的高性能战机,这些战机通常能够改装西方最先进的机载电子设备以及俄罗斯最好的武器和传感器系统。
       。

    中***

    2006-07-14 09:09:35

其他答案

    2006-07-14 09:46:27
  •  目前中国已拥有30架伊-76军用运输机、
     4架伊-78空中加油机.
     4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
     8艘“基洛”级636潜艇
     76架苏-27SK和苏-27UBK型战机
     57架苏-30MKK战机
     中国也获许可生产180至185架苏-27SK战机。
     S─300防空导弹系统及其改进型
     米-17 24架 
     米-3 40架
     安24/26
     IL-76预警机
    

    k***

    2006-07-14 09:46:27

  • 2006-07-14 07:42:14
  • 是怀疑啊.有可能是间谍啊.大家今后要注意这种问题啊

    风***

    2006-07-14 07:42:14

  • 2006-07-13 21:48:21
  • S-300 SU-27 SU-30 基洛 现代

    z***

    2006-07-13 21:48:21

  • 2006-07-13 20:19:10
  • 怀疑你的动机

    提***

    2006-07-13 20:19: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