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是不是所有老人都喜欢教训孩子而且每次都很长时间?

首页

是不是所有老人都喜欢教训孩子而且每次都很长时间?

我母亲已69岁了,每次回家她就时时刻刻不停得批评我任何行为,从早上起床,她就开始批评我穿衣不好看,早饭吃的不好,做事动作太慢,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无论我穿衣,三餐吃饭,婚姻,学习,工作,教育孩子,都要教训和批评,而我必须表现很愉快,很兴趣,又很赞同的样子,如果我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她会生气,伤心,然后加倍长时间说个不停,有时我自己也情绪低落,生活也不顺利,加上又忙,
实在无法听完她一天就几个小时的批评和教训,和母亲谈话,基本就是假装很有兴趣地听她教训批评我,比如说,吃饭变了胃口很傻,用钱浪费,没有上进心, 我老公不喜欢我是因为我性格不好,我不会带孩子等等。我绝没有丝毫夸张,不知是否
所有老人都这样?我不想让我妈不高兴,可是要我始终表现很有兴趣的样子真难,我很忙,我也有心烦的时候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11 16:27:15
      善待老人的唠叨作为子女一定要善待老人的唠叨,这是保证老人快乐长寿、增进亲情的重要方式。如今老人的吃穿不成问题,孩子们尽孝主要体现在精神上,要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说话有人听,这比吃一些营养保健品要有意义得多。其中善于听老人唠叨,是对老人心理上一种莫大的安慰。

    老***

    2006-07-11 16:27:15

其他答案

    2006-07-13 00:30:10
  • 差不多 

    2006-07-13 00:30:10

  • 2006-07-12 19:39:01
  • 同情你,我也有同感!!

    g***

    2006-07-12 19:39:01

  • 2006-07-12 17:58:27
  •   我母亲和你母亲有点象。不过,不是所有老人都这样。我也见过许多非常慈善的老人,为子女任劳任怨,什么事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
    其实我妈也是个很和善的老人,她对别人特好,对我也不错。哪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的。只是他们的疼爱方式不对罢了。
    我妈年轻的时候就经常说道我,教训时间也特长(并不是老了才这样的)。
      但有时觉得她也挺爱我的,可又老觉得她见我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什么都不如别人,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母亲的情感让我搞不懂。随年龄的增长,我也读懂了一些母亲的心理。 他们和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们对子女的期盼值很高,所以失望值也就很高。而且在他们周边肯定有不少人的孩子正如他们所期盼的那样,而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能如他们所愿,在时常的对比中产生极度的心理不平衡所至。
      还有就是,他们看问题太片面。他们只看结果,并不去细分析原因,不重视客观情况。他们深受“你是人,他也是人,他行,你也行”的思想影响。他们从不从自身想一想“人家父母可以生出个漂亮的女儿,你为什么就生了个长相一般的女儿。”正因如此,所以我们的老人才这样。
       我不怪他们,真的,自己也做妈妈了,知道养孩子教育孩子不容易,他们也付出了许多,仔细想想,他们也有爱我们的地方,特别是他们也一把年纪了,所以我不和我妈顶嘴,由她说吧,对的我听,不认可的,我不表态,做个好听众就行了。

    蔓***

    2006-07-12 17:58:27

  • 2006-07-12 16:22:06
  •   最近听说最新研究发现老 年 人 的 唠 叨是因为大脑中生成了一种物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不断增加),这种物质就让老年人喜欢上唠叨。我近来也发现,以前婆婆不爱唠叨的,现在年纪大了,好像是喜欢上了唠叨。呵呵。看来你和我一样有孝心啊!教你一好方法她说话的时候,你只需要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就行了,呵呵,其实说起来是很容易做起来很难的,这也可以磨练你的意志哦。
      我就这样做的哈。千万千万注意时时提醒自己一句话:"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是你妈妈错了,你不用和她计较,只要不拿她说的话来折磨自己就行了,她错是她,你没错,你也不要把她的错来折磨自己。呵呵,你觉得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时时对自己好点,听完她的唠叨你就去逛街什么的,要不疯狂购购物什么的。
      这样也让自己好受点哈。只要自己开心就好,人生好短暂哦,对自己好点,让自己开心点就好了,你说是吧。你妈也这把年纪了,也唠叨不了你多少年了,就随她吧。我一朋友她的奶奶现在已经九十几岁了,有时糊涂,有时清醒。时常乱骂她们一通的,她们就当没听见,随她心意好了,你要是也骂老奶奶,她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所以了随她吧。在这里我还是要祝你开心愉快。人说烦恼是自找的,开心也是自找的哈。

    月***

    2006-07-12 16:22:06

  • 2006-07-12 15:32:06
  •   这也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让你无法接受,但是任何都会清楚的看出妈妈她在乎你,她希望你样样行,样样好,她生怕你哪些做得不好,如果你稍有一点不好的地方,母亲总想提醒你,因为她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石头拌倒,摔伤!这是母亲对你的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妈妈也常常说我,不爱打扮特显老等等类似这样的话,有时候我听了也很烦,但是我心里明白这是妈妈对我的爱。所以我们应该在母亲唠叨的时候,对她笑一笑,然后说上一句:“谢谢妈妈提醒了我!”这让母亲感到她存在的价值,更不会伤妈妈的心。 也许几十年以后,母亲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对这样的情景非常怀念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想把每次妈妈对我的唠叨都录成DV,让妈妈的对我的关爱时时激励着我,做了人生中灯塔,时时为我指引航行的方向。
      我爱我的妈妈,更爱妈妈对我的唠叨和训斥!因为妈妈就是我人生中第一位老师,是妈妈给了我生命!我从内心深处感谢我的妈妈给予我在生活中时时为我敲响了警钟,警钟长鸣,妈妈对我的关爱永不改变!。

    n***

    2006-07-12 15:32:06

  • 2006-07-12 14:41:43
  •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这样。
    假如你有姊妹的话,不知你母亲对他们是否也这样?
    个人觉得你母亲这样很不好,会给你很不好的心理暗示,会让你感觉越来越不好,人生越来越“失败”。很多孩子就是这样被父母的虚荣心、持续不断的打击毁了的。
    如果不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疯狂或得忧郁症,我认为你要自保了。建议你和母亲进行一次不妥协的长谈。不要再装下去。彻底、严肃地跟她说清楚,她这样做给你带来的心理压力、烦恼、乃至忧郁。请她如果真的爱你,不要再这样打击下去。否则,你将如何如何(比如搬出去住)
    懂得发掘和赞美一个人的优点,是一种美德、能力和教养别人的更好方法。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这一点。把自己和身边的人全弄得不快乐。
    

    安***

    2006-07-12 14:41:43

  • 2006-07-12 14:02:15
  • 多让你妈妈作户外运动,出去找同龄人聊聊天!
    不太正常,我妈妈从不这样,我妈妈经常在外面聊天、跳舞、健身等等,生活很充实!
    老人其适合孩子一样,无聊的时候就闹人。让他做一些他有兴趣的事情
    

    秋***

    2006-07-12 14:02:15

  • 2006-07-12 09:25:19
  • 人到了一定年龄,爱唠叨很正常,平时大家都上班,没有人听她说话,你回来了,她找到了说话对象,还不使劲儿说说啊?!
    没办法,只好洗耳恭听,我想她绝对不是没根据的胡说,有时候虽然语气不中听,言语不恰当,但肯定是为了你好,你可以去其糟泊,取其精华,给老人家一点发泄空间,圆她一个家长梦,老了,就是孩子,哄哄就对啦!!!
    我母亲曾经喜欢半夜教训我,她睡不着啊,2-3点起来,黑灯瞎火的连说带骂,当时烦得心火儿直冒,眼睛都发红,如今老人家过世了,每回想想,唉,她也挺苦的,肯定是心烦,不出出这气,心里憋得慌,生理正常反应,她对你亲才会这样,对她认为是不亲的人,绝对不会多说一句的,忍忍,做个出气筒,也是孝敬!

    旮***

    2006-07-12 09:25:19

  • 2006-07-11 21:53:06
  •     是不是所有老人都喜欢教训孩子而且每次都很长时间?  
     
    我母亲已69岁了,每次回家她就时时刻刻不停得批评我任何行为,从早上起床,她就开始批评我穿衣不好看,早饭吃的不好,做事动作太慢,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无论我穿衣,三餐吃饭,婚姻,学习,工作,教育孩子,都要教训和批评,而我必须表现很愉快,很兴趣,又很赞同的样子,如果我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她会生气,伤心,然后加倍长时间说个不停,有时我自己也情绪低落,生活也不顺利,加上又忙,
    实在无法听完她一天就几个小时的批评和教训,和母亲谈话,基本就是假装很有兴趣地听她教训批评我,比如说,吃饭变了胃口很傻,用钱浪费,没有上进心, 我老公不喜欢我是因为我性格不好,我不会带孩子等等。
      我绝没有丝毫夸张,不知是否 所有老人都这样?我不想让我妈不高兴,可是要我始终表现很有兴趣的样子真难,我很忙,我也有心烦的时候啊。 离问题结束还有14天15小时 问题补充 ┆ 评论 ┆ 举报 回 答 如果有了满意的回答请及时采纳,不要辜负了回答者 怎样采纳答案 回答:jane 级别:新手 7月11日 13:44 你母亲一定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爱唠叨你的人,一定是从某个时候开始才这样的,想想母亲变成这样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母亲也是个爱唠叨的人,每天几乎没有高兴的时候,什么事都能引起她的不满,我觉得是更年期综合症,听你说了这些我决定应该帮母亲顺利渡过这个时期,不然以后也会有你同样的苦恼,我们也需要安慰呀,为人母了,知道母亲爱我们就可以了,但生活是琐碎的,好好勾通,多一份宽容和谅解,一家人每天和和美美地过多好,不要在唠叨与愿声中渡过每一天。
      希望你早日解决烦恼。 修改回答 ┆ 采纳答案 ┆ 评论 ┆ 举报 回答:wendy 级别:大师 7月11日 13:44 孝敬老人之一条就是要倾听老人家的唠叨. 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既然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 那么接下去一定还要坚持. 在你妈妈眼里,你永远都是不成熟的.并且需要不断教你学习,直至她有一天不在了,你也可以让她放心. 如果有一天你心烦,可以在她不说话的时候你来说,不要光听嘛. 说说你的心事,其实老人家肯定愿意听你说话.你总不说,她怎么知道你怎么想的呢? 修改回答 ┆ 采纳答案 ┆ 评论 ┆ 举报 回答:听海 级别:新手 7月11日 13:45 差不多 同病相怜 修改回答 ┆ 采纳答案 ┆ 评论 ┆ 举报 回答:sylvia 级别:新手 7月11日 13:57 你母亲也许是比较孤单,孩子陪她的时间又少,所以见到孩子又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就会在这些事上唠叨,你也可以耐心一点,和老人聊聊天,说些心里话,你装出来的表情老人也看的出来,她就会以为你在敷衍她,她不高兴了就会数落你。
      老人年龄越大就越象孩子,越怕孤独,你还是要多抽时间陪陪她,说些你身边开心的事,老人都希望孩子好,只是可能表达的方式不同,你要多理解她,多沟通。 修改回答 ┆ 采纳答案 ┆ 评论 ┆ 举报 回答:今天巧遇 级别:学姐 7月11日 14:44 一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爱唠叨?   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到了老年可能会噜苏起来;一个一向好言语的人,老来更会翻来 复去说个没完。
      为什么有些人一进入老年期就很容易唠叨呢?这是由于生理上特别是大脑 组织的衰退,而引起的一种变化。当事者首先受到影响的,常常是近事记忆的减退,表现 为“前说后忘记”,明明已经说过的事,说了就忘记,等什么时候想起来,又会再次叮咛 或反复询问。同时,固执守旧和留恋过去的“怀旧”心理,也常是造成这些老年人爱唠叨 的原因之一。
         其次,这是由于老年人一般远事记忆能力的衰退比较慢,使他们总爱拉扯过去发生的事情,喜欢讲自己过去的经过,炫耀年轻时的本领,以及获得过的荣誉等。   此外,有些老年人或是由于过于自信,总把成年子女当作娃娃看待,或是由于极力想 维护自己的尊严,反复强调自己的主张,或是由于性格发生改变,喜欢责怪他人……这些,都是一个人精神老化的迹象,唠叨只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已。
      老年人爱唠叨,有时会引 起年轻人的反感;在社会生活中,因唠叨而产生的矛盾也不在少数。然而,老年人通过培 养自己的晚年性格和锻炼意志,还是能适当减轻唠叨的程度的。做小辈的应表示出极大的 耐心和良好的态度,可以采取找适当的机会,用婉转的语气,让老年人自己来认识克服唠 叨的必要;而切勿在老年人唠叨时,以生硬的言语去强行阻止,以免伤了老年人的心和造 成情绪的对立。
       二,老 年 人 的 唠 叨           近日,到老朋友家中去做客,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在谈话中,发现过去曾经是寡言少语的老朋友,如今变得过于唠叨了。回到家中,与老伴谈及此事, 没料到她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看来老年人的唠叨,是带有普遍性的了。
         俗话讲,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果不其然。老年人的唠叨,尤其是对年轻人行动举止看不惯,总是挑三拣四的批评指责。对孩子办事情不放心,常是千叮咛万嘱咐,还不时的在耳边提醒或重复,使得孩子感到烦气。再加上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之举,更是常常挂在嘴边上,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讲述。
      即便是身边无人,有时还自言自语地在那里唠唠叨叨。这样唠叨的结果,不免与晚辈之间发生一些矛盾,有时孩子们还会顶撞老人几句。   老年人的唠叨,其原因是人到老年之后,生理机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脑细胞的衰老,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机体逐渐老化,促使老年人的思想、理解和记忆能力大大降低。
      再加上老年人已经退休,工作压力没有了,便觉得没有必要再学习什么新的知识了。至于过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由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再加上随着生理机能的老化,以及社会参与性降低,有些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举止行动,开始向孩童时代回归。
      过去有些人把老年人称作“老小孩”,这不是贬意词,而是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准确定位。   老年人的唠叨,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老年人要正确对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每个人在过去的经历中,为党为国家都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
      但是,要认识到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个人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要由人民群众去评说,自己不要总挂在嘴边上。尤其是过去的头衔曾经挂过什么“长”的各级领导人员,更要面对今天的现实,那就是我们早已成为退休人员了。如果你认为有必要把过去的辉煌历史,以及坎坷的经历介绍给后人,不妨你自己动手,书写出来或印刷成书,传给后人。
      这样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也不失为家庭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否则,过多的沉湎于过去的往事回忆中,以此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其次,要善于学习新鲜事物。俗语讲:活到老,学到老。有些老年朋友为什么喋喋不休的讲述过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今天的新鲜事物了解较少。
      应当看到我们过去在经济生活中,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主要是计划经济理论。如今国家实行的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推行的是市场经济。对于老年人来讲,接触的就较少了。因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就感到不理解。重要的原因是用过去的老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新事物。
      因此,只有我们坚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使我们的思想永葆青春, 做到“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再次,对子女做的事情,要放手不要过多干预。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数都过了“而立”之年,已经成家立业。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他们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与老年人有许多不同之处。
      他们都有独立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已经溶于现代社会之中,万万不要再当成“娃娃”看待。凡是需要交给他们去办的事情,交代清楚即可,相信他们一定会办好。 即便是遇到困难,也让他们自己去克服。假如他们出错了,也不要过多指责和埋怨,帮助他们吸取教训就可以了。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成熟。   最后,要转移老年人的不良心绪,淡化老年人的失落心理。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学习电脑、书画和摄影等各类活动,使退休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一但出了学习成果,使老年人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老年朋友,让我们从唠叨中解脱出来,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开创自己的新天地,去迎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吧! 三,善待唠叨老人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上了年纪的人,往往说话重复嗦,尤其是对年轻人行动举止看不惯,总是挑三拣四的批评指责。
      对子女办事情不放心,常是千叮咛万嘱咐,还不时的在耳边提醒或重复;再加上对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更是常常挂在嘴边上,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讲述。   唠叨,是老人的偏爱吗?   为什么这些老年人对唠叨如此偏爱呢?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康成俊教授介绍说,由于生理上特别是大脑组织的逐渐衰退,老年人在生活自理、家庭照料、外出行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不如中、青年人,特别是记忆减退从“近事记忆”开始,“前说后忘记”,什么时候想起来便又会再说一遍。
         但是,相对而言,老年人“远事记忆”的能力衰退得比较慢,这使他们总爱沉浸在对往事的记忆中,喜欢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同时,固执守旧和留恋过去的“怀旧”心理,也是造成这些老年人爱唠叨的原因。   另外,有些老年人或是过于自信,总喜欢把成年子女当娃娃看待,或是由于极力想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是由于性格发生改变……都成为老年人唠叨的“动力”。
         这些,其实是一个人精神老化的迹象,唠叨只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已。   唠叨也是一种“练脑”方式其实老人唠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对老人来说是“练脑”。尽管他自己不觉得,其实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一个爱唠叨的老人总比整天默不作声要好。
      对于老人的唠叨,做儿女的即便不愿听,也要装着听,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孝道。老人们唠叨完了,心里就舒服了,不然,则会憋得慌。总是把话闷在心里,憋在口中不说,这样长期下去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利。如果我们对此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打断老人的话题,叫他别嗦,老人心里一定会非常伤心难过。
      如果有那么一天,老人不再说话,那才真让儿女担忧,还会盼望听他唠叨呢!   善待老人的唠叨作为子女一定要善待老人的唠叨,这是保证老人快乐长寿、增进亲情的重要方式。如今老人的吃穿不成问题,孩子们尽孝主要体现在精神上,要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说话有人听,这比吃一些营养保健品要有意义得多。
      其中善于听老人唠叨,是对老人心理上一种莫大的安慰。   有些晚辈回父母家,花钱干活都不怕,就怕老人唠叨起来没完没了,这样不免使老人感到伤心。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讲故事》的小品就很给人启示:小品中严顺开扮演的那个爷爷,在儿孙面前就喜爱讲故事,而且一开口就是“粮票的故事”,讲了几百遍仍不厌其烦,面对老人讲不完的“粮票的故事”,他们一是耐心听,不打断老人的“谈兴”;二是顺着侃,让老人增添欢乐;三是践于行,听从老人教导,不忘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
      小品启示人们,尊老爱幼,做文明进步的下一代,这也是让老人真正放心、开心的关键所在。   老人也能“自疗”唠叨当然,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讲,唠叨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老年朋友喜欢喋喋不休讲述过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今天的新鲜事物了解较少,因此老年人要善于学习新鲜事物,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
         同时,老年人应有“自知之明”。每个人尤其是过去的头衔曾经挂过什么“长”的各级领导人员都曾有过辉煌的时刻,如果认为有必要把过去的经历介绍给后人,不妨你自己动手,书写出来或印刷成书,传给后人,这样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不失为家庭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对于子女要放手,不要过多干预。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数都过了“而立”之年,有独立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已经成家立业,融于现代社会之中。
      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他们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与老年人也有许多不同,老年人万万不要再把他们当成“娃娃”看待,凡是需要交给他们去办的事情,交代清楚即可,即便是遇到困难,也让他们自己去克服,不要过多指责和埋怨,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成熟 。

    小***

    2006-07-11 21:53:06

  • 2006-07-11 16:35:14
  • 不用假装很有兴趣,告诉她你的苦恼和感受,或引导她说些别的,比如年轻时的恋爱啊,什么的。

    可***

    2006-07-11 16:35:14

  • 2006-07-11 15:08:08
  • 我母亲才40多一点,平时是不怎么唠叨的!可是一旦我做错了什么事的时候,那可不得了了,她会把我刚生下来到现在的缺点一点一点的数出来的!!!从早念到晚都是有可能的!也许这就是所有的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种爱的表现吧!!

    b***

    2006-07-11 15:08:08

  • 2006-07-11 15:00:54
  • 老人总是喜欢唠叨,让他们说吧.

    1***

    2006-07-11 15:00:54

  • 2006-07-11 14:44:08
  •   一为什么有些老年人爱唠叨?
        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到了老年可能会噜苏起来;一个一向好言语的人,老来更会翻来 复去说个没完。为什么有些人一进入老年期就很容易唠叨呢?这是由于生理上特别是大脑 组织的衰退,而引起的一种变化。当事者首先受到影响的,常常是近事记忆的减退,表现 为“前说后忘记”,明明已经说过的事,说了就忘记,等什么时候想起来,又会再次叮咛 或反复询问。
      同时,固执守旧和留恋过去的“怀旧”心理,也常是造成这些老年人爱唠叨 的原因之一。   其次,这是由于老年人一般远事记忆能力的衰退比较慢,使他们总爱拉扯过去发生的事情,喜欢讲自己过去的经过,炫耀年轻时的本领,以及获得过的荣誉等。   此外,有些老年人或是由于过于自信,总把成年子女当作娃娃看待,或是由于极力想 维护自己的尊严,反复强调自己的主张,或是由于性格发生改变,喜欢责怪他人……这些,都是一个人精神老化的迹象,唠叨只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已。
      老年人爱唠叨,有时会引 起年轻人的反感;在社会生活中,因唠叨而产生的矛盾也不在少数。然而,老年人通过培 养自己的晚年性格和锻炼意志,还是能适当减轻唠叨的程度的。做小辈的应表示出极大的 耐心和良好的态度,可以采取找适当的机会,用婉转的语气,让老年人自己来认识克服唠 叨的必要;而切勿在老年人唠叨时,以生硬的言语去强行阻止,以免伤了老年人的心和造 成情绪的对立。
       二,老 年 人 的 唠 叨           近日,到老朋友家中去做客,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款待。在谈话中,发现过去曾经是寡言少语的老朋友,如今变得过于唠叨了。回到家中,与老伴谈及此事, 没料到她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看来老年人的唠叨,是带有普遍性的了。
         俗话讲,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果不其然。老年人的唠叨,尤其是对年轻人行动举止看不惯,总是挑三拣四的批评指责。对孩子办事情不放心,常是千叮咛万嘱咐,还不时的在耳边提醒或重复,使得孩子感到烦气。再加上对自己的过去经历,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之举,更是常常挂在嘴边上,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讲述。
      即便是身边无人,有时还自言自语地在那里唠唠叨叨。这样唠叨的结果,不免与晚辈之间发生一些矛盾,有时孩子们还会顶撞老人几句。   老年人的唠叨,其原因是人到老年之后,生理机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脑细胞的衰老,内分泌功能的紊乱,机体逐渐老化,促使老年人的思想、理解和记忆能力大大降低。
      再加上老年人已经退休,工作压力没有了,便觉得没有必要再学习什么新的知识了。至于过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了。由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再加上随着生理机能的老化,以及社会参与性降低,有些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举止行动,开始向孩童时代回归。
      过去有些人把老年人称作“老小孩”,这不是贬意词,而是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准确定位。   老年人的唠叨,是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老年人要正确对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每个人在过去的经历中,为党为国家都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
      但是,要认识到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个人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要由人民群众去评说,自己不要总挂在嘴边上。尤其是过去的头衔曾经挂过什么“长”的各级领导人员,更要面对今天的现实,那就是我们早已成为退休人员了。如果你认为有必要把过去的辉煌历史,以及坎坷的经历介绍给后人,不妨你自己动手,书写出来或印刷成书,传给后人。
      这样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也不失为家庭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否则,过多的沉湎于过去的往事回忆中,以此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   其次,要善于学习新鲜事物。俗语讲:活到老,学到老。有些老年朋友为什么喋喋不休的讲述过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今天的新鲜事物了解较少。
      应当看到我们过去在经济生活中,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主要是计划经济理论。如今国家实行的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推行的是市场经济。对于老年人来讲,接触的就较少了。因此,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就感到不理解。重要的原因是用过去的老眼光,来看待今天的新事物。
      因此,只有我们坚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使我们的思想永葆青春, 做到“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再次,对子女做的事情,要放手不要过多干预。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数都过了“而立”之年,已经成家立业。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他们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与老年人有许多不同之处。
      他们都有独立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已经溶于现代社会之中,万万不要再当成“娃娃”看待。凡是需要交给他们去办的事情,交代清楚即可,相信他们一定会办好。 即便是遇到困难,也让他们自己去克服。假如他们出错了,也不要过多指责和埋怨,帮助他们吸取教训就可以了。
      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成熟。   最后,要转移老年人的不良心绪,淡化老年人的失落心理。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学习电脑、书画和摄影等各类活动,使退休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一但出了学习成果,使老年人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老年朋友,让我们从唠叨中解脱出来,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开创自己的新天地,去迎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吧! 三,善待唠叨老人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上了年纪的人,往往说话重复嗦,尤其是对年轻人行动举止看不惯,总是挑三拣四的批评指责。
      对子女办事情不放心,常是千叮咛万嘱咐,还不时的在耳边提醒或重复;再加上对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历,更是常常挂在嘴边上,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讲述。   唠叨,是老人的偏爱吗?   为什么这些老年人对唠叨如此偏爱呢?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康成俊教授介绍说,由于生理上特别是大脑组织的逐渐衰退,老年人在生活自理、家庭照料、外出行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不如中、青年人,特别是记忆减退从“近事记忆”开始,“前说后忘记”,什么时候想起来便又会再说一遍。
         但是,相对而言,老年人“远事记忆”的能力衰退得比较慢,这使他们总爱沉浸在对往事的记忆中,喜欢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同时,固执守旧和留恋过去的“怀旧”心理,也是造成这些老年人爱唠叨的原因。   另外,有些老年人或是过于自信,总喜欢把成年子女当娃娃看待,或是由于极力想维护自己的尊严,或是由于性格发生改变……都成为老年人唠叨的“动力”。
         这些,其实是一个人精神老化的迹象,唠叨只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而已。   唠叨也是一种“练脑”方式其实老人唠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对老人来说是“练脑”。尽管他自己不觉得,其实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一个爱唠叨的老人总比整天默不作声要好。
      对于老人的唠叨,做儿女的即便不愿听,也要装着听,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孝道。老人们唠叨完了,心里就舒服了,不然,则会憋得慌。总是把话闷在心里,憋在口中不说,这样长期下去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利。如果我们对此表现出不耐烦,甚至打断老人的话题,叫他别嗦,老人心里一定会非常伤心难过。
      如果有那么一天,老人不再说话,那才真让儿女担忧,还会盼望听他唠叨呢!   善待老人的唠叨作为子女一定要善待老人的唠叨,这是保证老人快乐长寿、增进亲情的重要方式。如今老人的吃穿不成问题,孩子们尽孝主要体现在精神上,要让老人们觉得,自己说话有人听,这比吃一些营养保健品要有意义得多。
      其中善于听老人唠叨,是对老人心理上一种莫大的安慰。   有些晚辈回父母家,花钱干活都不怕,就怕老人唠叨起来没完没了,这样不免使老人感到伤心。去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讲故事》的小品就很给人启示:小品中严顺开扮演的那个爷爷,在儿孙面前就喜爱讲故事,而且一开口就是“粮票的故事”,讲了几百遍仍不厌其烦,面对老人讲不完的“粮票的故事”,他们一是耐心听,不打断老人的“谈兴”;二是顺着侃,让老人增添欢乐;三是践于行,听从老人教导,不忘过去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
      小品启示人们,尊老爱幼,做文明进步的下一代,这也是让老人真正放心、开心的关键所在。   老人也能“自疗”唠叨当然,对于老年人自身来讲,唠叨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老年朋友喜欢喋喋不休讲述过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今天的新鲜事物了解较少,因此老年人要善于学习新鲜事物,做到“与时俱进”,与社会同步。
         同时,老年人应有“自知之明”。每个人尤其是过去的头衔曾经挂过什么“长”的各级领导人员都曾有过辉煌的时刻,如果认为有必要把过去的经历介绍给后人,不妨你自己动手,书写出来或印刷成书,传给后人,这样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不失为家庭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对于子女要放手,不要过多干预。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数都过了“而立”之年,有独立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已经成家立业,融于现代社会之中。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他们的价值取向、消费观念,与老年人也有许多不同,老年人万万不要再把他们当成“娃娃”看待,凡是需要交给他们去办的事情,交代清楚即可,即便是遇到困难,也让他们自己去克服,不要过多指责和埋怨,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成熟。
       。

    今***

    2006-07-11 14:44:08

  • 2006-07-11 13:57:17
  • 你母亲也许是比较孤单,孩子陪她的时间又少,所以见到孩子又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就会在这些事上唠叨,你也可以耐心一点,和老人聊聊天,说些心里话,你装出来的表情老人也看的出来,她就会以为你在敷衍她,她不高兴了就会数落你.老人年龄越大就越象孩子,越怕孤独,你还是要多抽时间陪陪她,说些你身边开心的事,老人都希望孩子好,只是可能表达的方式不同,你要多理解她,多沟通.

    s***

    2006-07-11 13:57:17

  • 2006-07-11 13:45:30
  • 差不多  同病相怜

    听***

    2006-07-11 13:45:30

  • 2006-07-11 13:44:44
  • 孝敬老人之一条就是要倾听老人家的唠叨.
    你已经做的很不错了,既然坚持了这么长的时间
    那么接下去一定还要坚持.
    在你妈妈眼里,你永远都是不成熟的.并且需要不断教你学习,直至她有一天不在了,你也可以让她放心.
    如果有一天你心烦,可以在她不说话的时候你来说,不要光听嘛.
    说说你的心事,其实老人家肯定愿意听你说话.你总不说,她怎么知道你怎么想的呢?

    2006-07-11 13:44:44

  • 2006-07-11 13:44:13
  • 你母亲一定不是从一开始就是爱唠叨你的人,一定是从某个时候开始才这样的,想想母亲变成这样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母亲也是个爱唠叨的人,每天几乎没有高兴的时候,什么事都能引起她的不满,我觉得是更年期综合症,听你说了这些我决定应该帮母亲顺利渡过这个时期,不然以后也会有你同样的苦恼,我们也需要安慰呀,为人母了,知道母亲爱我们就可以了,但生活是琐碎的,好好勾通,多一份宽容和谅解,一家人每天和和美美地过多好,不要在唠叨与愿声中渡过每一天。希望你早日解决烦恼。

    j***

    2006-07-11 13:44: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家庭关系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