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朝鲜族人从说媒到结婚共有几种礼节?

首页

朝鲜族人从说媒到结婚共有几种礼节?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7-09 02:46:15
      四、朝鲜族婚嫁习俗
      朝鲜族人从说媒到结婚共有6种礼节,俗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亲。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家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
      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是新郎迎接新娘,最为隆重。   迎亲这一天,新郎早起先到祠堂参拜,并向父亲陈述自己即将结婚。父亲叮嘱儿子:“迎回妻子,延续香火吧!”儿子回答:“履行您的命令。
      ”然后新郎骑上白马或乘轿前往新娘家迎亲。一个手捧木雁的人走在最前边,称为雁夫。木雁上裹着红布,新郎跟在后边,新郎的爷爷、叔叔等长辈,一同前往迎亲。到新娘家的村庄后,先在附近借所房子让新郎官换上官服(只有结婚时才穿这种官服),到规定的时刻,在雁夫的引领下,进新娘家门。
      第一件事是敬献木雁。由新娘母亲把木雁接在裙子中。献木雁象征着夫妻白头到老的愿望。传说大雁一生只配偶一次,形影不离,无论雄雌,死去一只,另一只不再配偶。   1. 行醮礼。醮礼仪式在醮礼厅举行。摆有两张桌子,桌上放着青松、绿竹,桌两边放置着木雁、酒杯等。
      新娘头戴朝杜里(结婚礼帽),身着五彩罗衫,白汗衫遮住两手,进入醮礼厅。新郎新娘分西东两侧站立,由新郎先向新娘行拜礼并敬酒。新娘行跪拜礼并接酒,然后再把酒送还新郎。醮礼仪式做完,主婚人便引新郎就席,但新娘不能同席,只由新娘亲属陪伴着新郎。次日清晨,亲属们都来看新郎,互相介绍并施礼,即所谓通商礼。
      第三天行东床礼,由青年们请新郎跳舞唱歌吟诗,测试新郎的机敏程度。新郎在新娘家住3天后才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宴,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亲属相认,施礼,并被招待。这种婚姻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2. 奠雁,朝鲜族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当娶亲队要离开女方家时,新郎在隆重的气氛中将一只木雕的大雁献放在桌上,女方家立即在院中为新娘举行送行仪式。其主要内容是叮嘱、告别和新娘上轿。据传,奠雁由来已久,在古代,它原是男女两家新儿女婚前向神灵献牲祈求天作之合的祭奠活动,后来逐步改变为新郎要求岳父母为新娘送行的一种仪式。
      人们为继承古风遗俗用木雁代替了活雁。奠雁中之所以用雁,主要是效法鸿雁节操坚贞专一,不再配偶之意。   3. 罕孔哪得哩。朝鲜语音译,意即两次婚。朝鲜族部分地区的传统婚俗。结婚要先在娘家举行婚礼,过些时候在夫家再举办婚宴。   在娘家举行的婚礼仪式很复杂,也隆重。
      新郎戴乌沙,着冠带(黑礼服),系犀带(饰有犀牛角的革带),登木靴(长腰黑靴)。新娘梳“大发”(辫内掺发绺挽结头上),上束“旗头里”(黑缎花冠,饰珠宝,如太子巾),穿淡绿“回装袄”(领、襟、带、腋等处用彩绸缝制的袄),系红色长裙,外披长衣(无袖,帽前有遮面布),手缠围巾(使手不外露),脚穿白袜、勾勾鞋(皮底、绒面、黑色)。
      这天,陪送新郎赴岳父家去的亲属只一个人,称之为“上客”或“后行”、“后陪”等,多是新郎的父亲或叔、兄等。新郎装束一新,跨骏马,带上“礼状函”(即一精制木箱,内装彩缎、首饰、婚书、木雁或木鸭)。来到岳父家门口,踩草垫下马,随即把木雁奉交岳母,名曰“传雁”,意味寻觅配偶。
      再奉上“礼状函”,由新娘的嫂嫂双手拖裙来接。   婚礼开始,新郎踩席入厅(绸子搭的大棚),新娘由哥哥或亲属抱入礼厅。两人分东西相向而立,中有一桌,桌上放一碗栗子片、一盆水、一瓶糕点花(做成花样的糕点),还有盆花和活鸭(一公一母)、木雁等。先由主婚人宣读婚书,接着新郎用指蘸水向四面弹洒;再用筷子将栗子片夹起翻过;然后新郎、新娘行跪拜礼。
      礼毕,新郎抱木雁踩着凉席入新房内,将木雁沿炕面推向炕里。若木雁卧着身子,意味头胎生男;仰着,则认为生女。新房内,中隔屏风,一边设酒席,叫“受大席”。除各种佳肴外,还摆放一只炖熟的公鸡,为了美观,鸡嘴里叼一红椒或枣。开席前,供席人先将各种菜肴、果品拣出一些包好,以奉献自家老人,叫“打奉送包”。
      然后由新郎的叔、兄等陪新郎就席。屏风另一边,由新郎家的“上客”陪新娘宴饮。大席散后,岳家亲属逗引新郎歌舞。至夜,在新房内,新郎和新娘要互相敬酒,入寝前,由新郎解开新娘的“簇里头”,并用筷子解开衣带。次日天亮,再由新郎给新娘绾发束冠。当新娘穿戴整齐便立即离开新房到别屋去,待到晚间新郎熄烛就寝后,方可进入新房。
      这一天(即婚后次日),继续设宴。席上,新娘拜见公公,公公赠送儿媳耳环、戒指等礼品。之后,公公即登程返家。婚后第三日是新郎独自返回自家。岳家要赠送女婿初行服装(衣衫、布袜、绣花包)和酒、糕等,派人赶牛驮至男家。新郎在家住半月后,岳家再派人接去。
      这次,新郎便可长期留居岳家与妻子一起生活。几个月或一年后,男家选吉日抬花轿再把新娘娶回来,也多是女方父亲一人作“上客”陪送女儿,用牛驮送木笼(箱),内装衣物等。这天女婿家只摆宴席而不举行婚礼仪式。席散,新娘要向公、婆、叔、婶等行跪拜礼和敬酒。
      至晚,新娘跟新郎家中的女亲长者同宿,不与新郎同寝。次日晨,新娘再向叔子、姑子行对拜礼。至此,婚事才告结束。 。

    抽***

    2006-07-09 02:46: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礼节礼仪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