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读书还有什么用

首页

读书还有什么用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10-12 11:40:00
  •   我想即便是弱智也知道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专业不等于专长,经历不等于经验。但是为什么一到社会上到处都问:“什么学历?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有没有经验?”是不是很奇怪?难道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长的都是猪头? 如果有个别单位以文凭资历取人,那是它有问题;但是如果大部分单位都是如此,我们就推断社会有问题吗?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我们设想一下我们要去买一台电视,您是会花800买一台昌平马池口出产的“吉利牌”电视呢,还是花1200买一台索尼的电视?(假如从外观上分辨不出它们的差异)其实完全有可能马池口生产的电视更加耐用、售后反应更加周到而迅速(离我们近嘛),但是我们在购买的时候是无法得知这些内在品质的。
      或者换种说法:如果想要知道商品的内在素质,所花费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品牌之间的差价。而且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乡镇企业的商品素质往往无法跟国际名牌厂家的商品相媲美。或许会有例外,但是概率不高。 请大家注意“概率”这个概念,它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摆脱非此即彼的极端观念:学历有用?学历没用?辩论赛的好题目往往是实际生活中的典型陷阱。
       用人单位聘请人才,思路跟我们买耐用消费品的心态是一样的:与其追根究底考察素质,还不如相信名牌更方便而高效。名牌里面也会掺假,甚至故意利用名牌掺假,今天我还看到浙江查处多种世界名牌服装不合格的消息,北大里面镀金的骗子也是一筐一筐的。但是有个概率问题,名牌里面的劣质产品应该比非名牌要低一些,而优质产品所占比率要高 一些。
      否则它就是伪名牌或者即将完蛋的名牌,不过名牌完蛋的概率也要比非名牌低一些。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永远不可能获得绝对全面信息再做决策,所以跟风认同品牌是规避风险的常规思路。 所以,社会上对于名牌学历,对于专业,对于经历的要求并不是出于习惯的陋习,而是实际操作中对于成本的节约和对风险的规避。
      如果我们没有学历、没有品牌、没有专业、没有资历,那么就需要提供另外的证据来表明我们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值得市场购买——而不是对现状怨天尤人。

    活***

    2017-10-12 11:40: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