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应该怎么理财呢?

首页

我应该怎么理财呢?

我和老一共公月收入10000, 没孩子, 有房子.没车也不想买车.
双方父母都在. 他父母身体不太好. 我父母身体很好. 我们没有买过商业保险什么的. 现在有存款10万.

我应该怎么理财呢? 要不要买一个大点的房子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12-30 13:37:14
      新婚家庭如何理财
      结婚成家后,理财就成为夫妻双方的共同责任。那末,怎样根据双方经济收入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合理的家庭理财制度呢?下面介绍几种理财之道:
      尊重对方的消费习惯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背景、消费习惯不尽相同,花钱消费的观念也难免存有差异。
      因此应充分尊重对方的用钱习惯,即使对方过于节俭或无度消费,也不要过分干预,而只能在今后的共同生活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造或适应。对于较大的财务收支,要未雨绸缪,共同商定,免得日后发生问题时引起双方争执,影响夫妻的和睦。保持理智的消费观   新婚家庭的经济基础一般都比较薄弱,双方不要超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讲排场,比阔气,盲目消费。
      激情消费常会使人花费一些没必要的钱,日常购物要避免因冲动或受亲朋好友的影响买些不必要的物品,要排除所有的诱惑,在遇到对方提出不必要的购物提议或要求时,不妨坦白或自然拒绝。但要给对方一定的自主权,允许对方的钱袋有适当的库存,以备不时之需。   集中资金投资理财夫妻双方的收支要公开,不要设“小金库”,除去日常的生活开支,将双方的节余资金参加银行储蓄,购买债券、保险,有条件的可投资证券基金或股票等,通过精心运作,使家庭资金达到满意的收益。
         及早计划家庭未来对于刚建立家庭的年轻夫妇来讲,有许多目标需要去实现,如养育子女、购买住房、添置家用设备等,同时还有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事情,也要花费钱财。因此,夫妻双方要对未来进行周密的考虑,及早作出长远计划,制订具体的收支安排,做到有计划地消费,量入为出,每年有一定的节余。
         建立家庭收支账本新婚家庭不妨设立一本记账本,通过记账的方法,使夫妻双方掌握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对家庭的经济收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通过经济分析,不断提高自身的投资理财水平,使家庭的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以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李志) 新添宝宝家庭如何理财 时间:2004-2-14 上海证券报 页面功能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我认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意外保障问题,也就是可以考虑为你和孩子买一些保险。
      但你必须明白的是,买保险是为了在万一发生意外时获得经济保障,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为了显示爱心。因此,你所买的保险品种、保险金额,一定要有意义,千万不要因为保险经纪人的鼓动,过多地买一些无谓的保险,这对你和你孩子未来的财务状况,都是很不利的。 首先你和你爱人自己应该买一份意外伤害险,这样,万一当你们没能力继续为家庭提供收入时,你的孩子可以有一份经济保障。
      至于保险的金额,你可以考虑能够保障孩子15年的生活与学习费用。这样,依靠保险金及其利息,你的孩子在大学毕业、长大成人以前,生活应该是有保障的。 另外,你还可以考虑给你孩子买一份疾病医疗住院险,这样万一你孩子生病时,可以有一定的经济保障。
      除此之外的保险品种,我认为都意义不大。因为通过你自己的理财,完全可以获得比保险所提供的更好的保障。 由于这些险种都属于意外险类型,所以,保费都比较便宜。你一年为孩子支出的保险费用,一般应该在1000元以内,或者不超过你的年收入的3%。
       接下来,你要考虑的就是为你孩子将来的教育作打算了。如果现在一名大学生一年的各种费用支出以1。5万元来计算的话,4年大学生活就是6万元。再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未来孩子上大学时就需要10万元。 如果你想绝对保证到时候有10万元,而不想承受一点风险的话,那你从现在开始,每年投4000元购买国债,那么当你孩子18岁时,你的孩子就能够有10万元的大学教育基金。
      如果你稍微能够承受一点风险的话,你可以购买平衡型的投资基金,那你每个月只要投230元就可以了。如果你是想让孩子出国去念书的话,你可以根据目前国外念大学的费用是国内的几倍,来计划你每年所要准备的资金。 除了教育费用外,如果你还想对孩子将来在生活上、工作上有所支持的话,那么你还可以为孩子准备一笔资金。
      这笔资金我认为没有必要非投在最保险的国债里,可以承担一定的风险,投入到股票型或平衡型基金中。这样,从现在开始,你每个月投入100元的话,当你孩子25岁时,大约可以有12万的资金。 因此,对于你的新生孩子,如果你能够每个月花80元买保险,准备300元作为教育基金,500元作为"资助基金"的话,那你孩子的生活基本上就已经相当有保障了。
      你的孩子不会因为意外而失去生活的经济来源;在18岁时,可以有一笔10万元的教育基金;到25岁时,还可以有一笔60万元的资金。 家庭月收入万元以上 该如何理财 -------------------------------------------------------------------------------- 2004年11月03日 15:51 深圳新闻网 张琴今年27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在好友的动员下,去年她辞去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固定工作,专门做起了某知名日化品牌的直销业务。由于她性格外向,喜欢交往,并具有一定的客户资源,所以做起直销来可以说如鱼得水。她的业务越做越好,每月提成收入也从2000元、5000元、8000元,一直到了目前的万元以上。
       张琴做直销成了“女大款”,她的丈夫赵金明坐不住了。赵先生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虽然太太多次鼓动他一起做直销,但他考虑目前的收入很稳定,各种福利和保障较好,便一直不为所动。不过,这回看到太太收入比自己多出了10倍,他有点动心了。再加上太太适时进行攻心战术,终于被“拉下了水”。
       赵先生看似内向,但做起直销来却有自己的绝招。他从给太太“拎包”、当“装卸工”,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逐渐建立了自己客户群体。现在,赵先生的月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总算在太太面前挽回了点男子汉的面子。 目前,两人的家庭收入为15000元,除了日常开销、按月偿还银行住房贷款以外(尚欠银行贷款本息合计为4万元),每月还有1万元的结余。
      不过,由于夫妻两人均不善理财,面对不断增加的收入,他们还是只认银行储蓄一条路,渠道单一,收益低下。所以,他们希望在专业理财师的指导下,做好后续收入的打理,实现家庭积蓄的稳妥增值,以应付将来生儿育女,以及换房、扩大经营等开支。 理财分析 按目前的情况,张女士家庭的年收入会达到18万元,打理好这笔不菲的资金会为家庭生活锦上添花,反之则会变成前面赚钱后面流失的“漏斗式”理财,最终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
      张女士一家把精力都放在赚钱上,对收入的打理缺乏长远的规划,比如,其收入较高,却没有考虑减少家庭债务;习惯有钱存银行,没有积极涉足其它收益高、保障能力强的投资渠道。总之,张女士需要一条非常清晰、容易操作的理财思路。 理财建议 一、可以考虑提前偿还住房贷款。
      按目前张女士的收入,积攒4万元可谓轻易而举,所以积蓄达到4万元后,可以考虑提前偿还住房贷款。因为目前一年期存款税后利率仅为1。58%,而银行贷款的年利率却高达5%以上。有理财专家说,最好的存款方式就是还贷款,所以,提前还贷是张女士减少家庭支出、优化资产结构的有效措施。
       二、建议购买私家车。从事销售工作,主要工作是跑市场,访客户,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体现身份和经济实力,进而增强经济往来中的信用指数。另外,有了私家车,商务之余举家可以走亲访友、短途旅行,从而体现“能挣会花”的理财和消费理念,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张女士夫妇的收入状况,建议在一年内购买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比如富康、飞度、赛欧、凯悦等等。 三、20%的后续收入进行储蓄。还清住房贷款和购买私家车以后,张女士就可以一心一意打理后续收入了。大家都说现在储蓄利率低,负利率情况下存钱会“亏本”,但再“亏本”也不能全面放弃储蓄,因为储蓄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最稳妥的投资渠道之一;另外,储蓄的变现能力最强,可以作为经营的准备金,所以,将20%的后续收入存成储蓄,不但是家庭稳健理财的需要,也是张女士打理生意的需要。
       四、30%的后续收入购买国债。国债是以国家信誉做担保的金边债券,具有收益稳妥、利率高于储蓄、免征利息税等优势,张女士可以用后续收入购买适量的凭证式国债。根据当前加息压力增大的实际情况,建议购买短期的一年期国债。这样如果遇到加息,张女士既可确保加息之前最大限度的享受较高利率,又可以在国债到期后,及时转入收益更高的储蓄或其它国债品种。
       五、30%的后续收入用于购买开放式基金。从常理上说,开放式基金的净值会逐步增加,但由于开放式基金特别是偏股型基金的持股仓位较重,所以基金净值受股市左右较大。不过,基金所选的股票多是抗跌性较强的绩优成长股,同样是在股市下跌的情况下,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损失会少于直接购买股票,反之,在股市上涨的情况下,多数基金的收益也会高于那些盲目炒消息的散户——开放式基金可以说是一种介于炒股和储蓄之间的投资方式,适合张女士追求稳健又考虑收益的投资需求。
      根据当前股市相对低迷的实际情况,张女士可以选择一家运作稳健、回报率高的基金公司,购买他们发行的新基金,因为新基金成立后正赶上“炒底”,所以其赢利能力也就相对较高。 六、15%的后续收入进行股票投资。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持有股票是分享国民经济增长成果和规避货币贬值的最好方式。
      中国的股市正在向着稳健和规范的方向发展,一些投机行为将逐步被遏制,所以中国股市的中长期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因为张女士从事直销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可以用15%的后续收入购买一些能源、通信等潜力股票,这样可以在做业务时顺路到股票市场看看行情,或在家里通过网络看看大盘,适时调整持股结构,进行中长期投资。
       七、5%的后续收入购买保险。从事直销工作,养老保障一般是靠自己多挣钱、用积蓄来应付生老病死。但在医疗开支不断涨价的今天和未来,万一遇到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自己的积蓄有可能是杯水车薪,难以应付。所以,建议张女士和先生用自己5%的后续收入购买适量的主险和附加险,以对两人的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张女士还可以购买集保障、储蓄、投资三种功能于一身的分红保险或分红型养老保险,这种保险除了基本的保险功能以外, 还能以红利的形式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达到投资、保障两不误的目的。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句理财的至理名言。在投资渠道日趋增多的今天,这一道理更是别具意义。
      如果你把全部资产都放在银行,这样最保险不过,但收益也是最低的;如果你把钱全部投入股市,年收益可能会达到30%、50%,但万一遇到连续跌停板的“地雷股”或遭遇股市长期低迷,则有可能让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因此,张女士按照本案“把鸡蛋放进多个篮子”的投资策略,既可化解投资风险,又能积极稳妥地实现增收,从而使家庭踏上富足、稳定的幸福之路。
      宗学哲                      。

    强***

    2004-12-30 13:37:14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