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1、教坊里哪里?

首页

1、教坊里哪里?

1、教坊里哪里?
2、“明月之诗”是什么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5-07 08:27:28
      教坊为唐宋两朝官房艺术机构,分别在当时的京城长安(西安),开封
    唐高祖设教坊,隶属太常寺,专门管理雅乐以外的乐舞百戏。唐玄宗将教坊从太常寺中析出,“凡祭祀、大朝会,则用太常雅乐;岁时宴飨,则用教坊乐部”。从此,教坊与太常寺各司其职。教坊集中了众多杂技高手。
      唐玄宗还下令让官府将全国各地的百戏杂技艺人管辖起来,逢有盛会,征调校技,以为国家教坊补充新人。 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叛军攻陷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教坊艺人死的死、伤的伤、苟活的流散民间。安史之乱平息以后,唐朝统治者曾试图重整教坊,但因国家元气大伤,财力不足,无法恢复旧观。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兴起,使封建礼教观念更加森严。那时上层社会普遍接受了程朱理学。他们不再像汉唐统治者那样注重本非“雅乐”的百戏杂技。虽然宋袭唐制,仍旧设置教坊,但与盛唐比较,已不成规模。宋代官方组建的百戏杂技主力,全都收录军中。宋代兵制:殿前司分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以及护圣军、神勇军、王选军、策选军、游弈军,共十军。
      其中,左军和右军,则是演习百戏杂技的重点。左右军艺人由国家按月发“饷糈”。每逢朝会、御宴,都由左右军艺人表演百戏杂技。演出百戏杂技的军中艺人不够时,就雇民间艺人充当。宫廷供奉与民间艺人的界限逐渐消失。就像赵升在《朝野类要》里所说的那样:“今虽有教坊之名,隶属修内习教乐所,然遇大宴等,每差衙前乐权充之,不足,则又和雇市人。
      近年衙前乐已无,教坊旧人多是市井路歧之辈。” 明月之诗--《春江花月夜》 大唐时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顶峰,由初唐四杰始,开创了一代诗国之风,历经初唐、盛唐、晚唐,泱泱大国涌现出无数的诗人,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而那一轮辉映千古的明月呀,更是给诗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咏唱出多少明月之诗。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诗中长卷的《春江花月夜》,翻开卷帙浩繁的《全唐诗》,张若虚只留下寥寥的两首诗,另一首《代答闺梦还》平平无奇,而这一首却成了绝响,传唱千古,闻一多先生也将其赞为“这是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泉下有知,也该很欣慰的了。
      此诗四句一韵,跌宕回环,流转自然,抒尽多少相思意,离别情,以及宇宙无边,人生短暂的感慨,恍若美人步步回首,渐行渐远,直到千年之外。
       现在重温这首明月之诗,我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滚滚春潮涌送出一轮明月,心中也是白茫茫一片千秋月色,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到处散发诗的芬芳的年代,与浪漫多情的古人一同感受这春夜中的涌动江流、芬芳花林、凄迷月色……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五***

    2006-05-07 08:27: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