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效的理科学习方法

首页

有效的理科学习方法

本人高一
须提高理科成绩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4-25 13:35:26
  • 理解万岁!!!!!!

    风***

    2006-04-25 13:35:26

  • 2006-04-25 09:00:02
  • ?W理科的 少看多做
    上面的帖子這麼長,等你看完 浪費多少?r間????
    多做題目,?]錯
    只要能保證做的題目不錯2次3次,高考 270/300 絕??]??題

    h***

    2006-04-25 09:00:02

  • 2006-04-24 06:26:51
  • 自己做个“错题本”。顾名思义,就是把你平时考试/做习题时容易做错的题目认真的誊抄一遍在你自己的“错题本”上,以后大考小考前,这个错题本的用处就相当大了,特别是高考。

    h***

    2006-04-24 06:26:51

  • 2006-04-21 23:47:39
  • 我是高三的理科生。个人认为,学习理科只能是看书--做题--看书--做题。
    第一次看书上的公式定理等理论知识,然后做例题类型的题目。
    第2次是结合问题看书,然后大量做题,强化记忆。
    像我现在的240分,1学期1科目3套练习题

    p***

    2006-04-21 23:47:39

  • 2006-04-21 16:44:05
  • 1、上课认真听讲。
    2、课下勤学好问。
    3、要有笔记本,把每次错的题都记在笔记本上,常常温习,保证以后类似的题不错。

    l***

    2006-04-21 16:44:05

  • 2006-04-19 15:13:16
  •      1、要有梦想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争第一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作为一名中学生就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理想。有了梦想,就该付诸于行动。记住:想要才可能得到!
       2、要有自信
       对中学生来讲,课本上的知识是相同的,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相同的,高考选拔的标准是相同的,而一个人的智商也是基本相同的。
      所以,基础知识弱一点,目前的学习成绩差一点,都不要气馁,更不要作为不努力拼搏的借口。 3、要有毅力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曝十寒不能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来抑制贪玩的冲动。要知道,人的天性是懒惰。人最大的困难是战胜自己。
      把握生命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4、学贵有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都有符合自己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共性和核心是“该干什么就高效率地干好什么”。不管是听课、自习、休息还是锻炼都应该全神贯注,追求最大效率。
       5、平和心态 一是以积极的、友好的心态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将精力消耗降低到最小的限度;二是以积极的心态追求学习的过程,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结果,以享受的心态体验学习的乐趣。 祝你:学习进步!。

    鹤***

    2006-04-19 15:13:16

  • 2006-04-19 12:39:55
  • 多做题目,多看书,培养兴趣,兴趣最重要

    2006-04-19 12:39:55

  • 2006-04-18 19:30:09
  •     作为一个即将冲陷高考阵地的过来人,很荣幸能在这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你提一些建议。
        我是一个成绩还算突出的“中等生”,三年来在大大小小的理科竞赛中拿了不少在别人看来还算不错的奖。但是说句心里话,我很失败,因为到了高三,我在理科上不但没有绝对的优势,反而将基础不牢的弱点暴露无遗。
        我想对你说的是,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你现在成绩如何,都要坚持着一个原则:夯实基础,重复再重复。
        不要觉得这是老生常谈,这是多少人亲身实践过的。对于学习方法,这里五花八门,俯首皆是,你大可择其适者一试,但一定要坚持下去,方见成效。
        我班里的稳坐第一名的那位同学,没有自己买过参考书,也没用什么方法,但是他把学校发的书一题不落的都做完了。其实这就是方法,学习贵在坚持。
        把握好自己吧,你的路还很长!
        

    天***

    2006-04-18 19:30:09

  • 2006-04-18 12:12:33
  • 理科的学习方法 
      
      
    1理科学习的特点
    (1)渐进性
    理科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所以要充分掌握基础的概念,才能进行运算。而数理运算是数理能力的基础,专业技术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发展起来。没有基础学科的成果,就不可能有应用科学的大力发展。
    (2)逻辑性
    理科学习逻辑性很强,学科知识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例如,在高等数学,首先要学习极限的理论,有此基础才可以学习微积分,否则,很难学好高等下数学。
    (3)技能型
    理科学习既需要理解,也需要动手.许多专业的课程都需要通过实验、操作运算、制图等来完成。因此,不仅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验、实践等技能性课程的训练。
    (4)自学性
    理科自学一定要和老师的讲课进度基本同步,要根据课程的教学进度来安排自学。
     
    

    錾***

    2006-04-18 12:12:33

  • 2006-04-18 09:41:23
  • 多做题其他别无办法

    s***

    2006-04-18 09:41:23

  • 2006-04-18 03:44:14
  • 不能理解就死记注,高中对学生素质没有那么高要求.

    U***

    2006-04-18 03:44:14

  • 2006-04-17 23:00:21
  • 理科的有效学习方法只有3个:一背,二算,三扩大 
    背:背那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公式
    算:不停歇的做那些典型题,练习题.
    扩大:扩大知识面,不要只局限在校内的课本,也多看看课外的补习班的题(例如所谓的尖子班的竞赛题)
    PS:你才高一, 没有很艰巨的任务,很多的相关知识都是初中的基础,所以不会很累,但是也要努力啊:)  好运

    m***

    2006-04-17 23:00:21

  • 2006-04-17 18:28:18
  •   首先,资料你们学校应该有定或者配套的,对于第一轮复习,跟着你们老师学着走,打好基础,一般这个阶段,学校的资料就够的你做了,一般都是基础题,什么书不重要,关键在自己的学习方法(后面给你些技巧),对二轮复习,好象大多都是题海战术,和一些分类总结,一般是自己对知识的再分析,可以找一些学校内部教材,或去书店找一些总结型书籍!第三轮,一般就要高考了,这个时候可以针对性做些真题,加强自己的做题能力!
    一些学习方法,首先声明,学习方法都该是自己摸索的,应该有自己的套方法才能提高效率,以下是对一些比较实用的给你参考!
    一, 做错题集,这个很重要,把错题都收集起来,回加强自己对其思考和以后运用!如果基础不好,建议再做个骨架笔记,就是把一些基础知识的笔记,将其梳理成一个面,加强知识点的理解!我以前做笔记比较懒,都是直接把错题剪下来贴在错题集上,下面写批注和错的原因!
    二 要多总结、象英语就需要每天练习,加强语感,早读,还有就是做题,
    我们以前是规定时间,比如一篇阅读有七分半,一篇完形用16分钟,保持每天一篇完形,两篇阅读!可以收集写做题小技巧
    我觉得高三有时压力大了,可能身体吃不住,你可以和她一起去锻炼,晚上去操场跑几圈,比较惬意也能锻炼身体,要是她郁闷了,带她去玩电游,疯一下,也可以带他去操场狂喊也好,减轻压力就好!
    其他的就需要你们自己看到办,以上只是给个建议,望高考成功! ;_) 
    。
      

    花***

    2006-04-17 18:28:18

  • 2006-04-17 17:55:28
  • 其实雪理科相当简单,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基础功夫扎实,书上的概念定理要相当熟悉,我认为要以课本为基础,另外要注意学习中的技巧,比如说做选择题的时候就有很多好的方法啊,像排除法,系数代入法,比较法等等,我不是说让你干投机取巧的事,只是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技巧解题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高一的东西不是很难,你完全可以做的很好!祝福你取得好的成绩。

    l***

    2006-04-17 17:55:28

  • 2006-04-17 16:44:14
  • 个人觉得文科是形象思维,理科是抽象思维。学理科要抽丝剥茧,谨小慎微,堂上认真听老师解题,最重要是模仿老师解题的方法和思路,经常归纳总结,学理科,方法是最重要的,特别是数学。还有理解的能力,有时候理解了题目就成功了一半。我觉得学理科要意志特别好的人才可以,我做题的时候就相信,没有题是不能解的,除非老师出错了,^_^ 
    

    助***

    2006-04-17 16:44:14

  • 2006-04-17 15:26:59
  •   (一)学习理科,要独立思考,深入剖析题目。剖析题目,要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这道题用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适合于哪类题。如果能如此类比,融会贯通。不但可以记住具体的解题方法,也能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理科解题是一种创造,但它是有稽可考的创造。方法应用的熟练与否,就是在日积月累中练就的功夫。
      对于有些题目,或许你有思路,但进行不到底,这样,怎样走到正确思路上来就是题目的价值,或许你没有思路,这样,解题的突破口就是题目的价值。你还可以打开记忆库,搜索一下解题的方法自己有没有印象,甚至想想正确的思路是由哪些条件引发的,自己为什么没找齐这些条件。
      总之,最终都可以归结为知识储备的问题。储备越丰富,思路就越畅通。 这些思考其实人人都在做。不同的是,有人领悟的深,他把题目的解答分解为实质的方法,然后补充到记忆中去。“实质”是可以应用在任何场合的。有些人没有深入思考,他得到的只是一种印象。
      遇到相似的题目会做,一变化就不会了。这两种情况都曾发生在我的身上。不善于思考时,翻几本书都没有明显的作用,善于思考时,一本书的内容都让我感到充实。为了把剖析题目的成果铭刻于心,我还把遇到的新情况记录下来,后面写上相似的例子加以比较。从中我发现,在一个题目中用到的方法,在另一个题目中也有表现。
      这样知识前后呼应,举一反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这样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就会觉得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这大概是高考状元们并不怎么介绍思考过程,而是立足于勤奋的原因吧。 培养这样剖析问题的能力有一个原则,就是独立思考,比较异同。同就是各类题目中相同的方法;异就是你的思路于他的思路产生差别的环节。
      能够仔细思考差异产生的原因,就会在探索中得到提高。 (二)反复揣摩,提纲挈领 学到的知识,一定要通过反复复习才能掌握。我们平时做练习题,也是让知识复现的过程。对于已经做过的题目,更要反复揣摩才能活学活用。我的做法是,除了做题时深入剖析外,还经常浏览同一章节各类题目。
      把有共性的方法联系起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互比较之中,原来不知如何下手的题目也得到更好的消化。 日常学习中,许多人对同学之间解题能力的差异感到很迷惑。其实能力再强的同学,解题是的思维过程也不特殊。只是因为他们知识储备牢、多、成体系。解题思路才能不断涌现,正确思路才能进行到底。
      不要以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我们都知道,人的智力相差不多,这是指人们记住、熟悉事物的能力相同。但知识牢不牢,能不能很快复现,则依赖于记忆是否科学。理解记忆,联系记忆,反复记忆。就是记忆的科学方法。刚才提到的“独立思考,剖析题目”,就是寻找知识中可理解,能被联系的地方。
      
      而勤奋努力,就是让记住的东西更有机会复现。能力强的同学并不是学习上最轻松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是思考上最勤奋的同学。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的人善于拔钉子,就是因为他们敢于;碰钉子。所以我认为,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人人都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一步步垒起知识的大厦。

    ■***

    2006-04-17 15:26:59

  • 2006-04-17 14:50:10
  • 首先就是要充分的理解公式,能非常熟练的推导出公式,是理解的推导,而不是背诵。做题不在多,要有选择的,会的不要多做,不会的也不要多做,要用充分的时间做自己模糊的东西。
    有发散思维,在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要能联想到其他学过的内容,做以理解。
    

    y***

    2006-04-17 14:50:10

  • 2006-04-17 14:46:21
  • 叫你妈今晚别流月经

    天***

    2006-04-17 14:46:2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