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蝗灾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首页

蝗灾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蝗灾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6-01-22 21:13:06
  • 持续干旱、河道断流、湿地干涸,水库严重缺水,这些都是有利于蝗虫发生的条件

    z***

    2006-01-22 21:13:06

  • 2006-01-22 21:03:17
  •   隋唐五代淮河流域蝗灾考察(光明日报)
    周怀宇  
      隋唐五代时期,淮河流域的虫灾次数之多,仅次于水旱灾害。根据相关历史文献统计,这一时期共发生蝗灾18次。严重的蝗灾对社会的危害比之水旱灾害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唐德宗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夏发生在淮河流域的蝗灾为例,蝗虫发生的面积之广,几乎覆盖了整个淮河流域。
      “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馑枕道。”(见《新唐书·五行志》)。蝗灾,是悬在淮河流域的一把利剑,严重地威胁着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细致考察淮河流域发生的蝗灾,可以看到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从地域看,在淮河流域的蝗灾中,淮北地区比淮南地区多;其二,从时间看,淮河流域的蝗灾主要发生在唐代后期至五代时期。
      从以上两个特点可以看出淮河流域这一历史时期的虫灾轨迹,即淮河流域的虫灾主要发生在唐后期的淮北地区。根据这一轨迹,结合历史背景透视,可以对淮河流域的蝗灾作出以下几点判断:   其一,蝗虫不是淮河流域固有的天然物种。只是在生态环境变化的时候,有了蝗虫发生的条件,才会发生虫灾。
         其二,隋唐五代时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在客观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人类社会的政治行为和经济活动是引起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战争、狩猎、砍伐、垦植等等,迅速地改变了原有的地理环境和植被,因而也改变了物种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淮河流域制约螟蝗的天然物种在环境变化中消退或转移,蝗虫的天敌受到损害,蝗虫即能恣肆蔓延,形成虫灾。
      在相关的历史文献中,有几次关于淮河流域的蝗灾被天敌消灭殆尽的记录,证明了淮河流域原有的生态平衡关系。如《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发生蝗灾,“有白鸟数千万,群飞食之,一夕而尽,禾稼不伤。”又,《旧五代史·五行志》记载: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许、汝、蔡、陈、颍五州生,有野禽群飞蔽空,食之皆尽。
      ”同书还有一条记载,后汉乾元年(公元948年)淮河流域再次“生”,开封府“阳武、雍丘、襄邑等县蝗”,“寻为鹆食之皆尽”。上述3条记载说明,淮河流域的这三次蝗灾都被蝗虫的天敌“白鸟”、“野禽”、“鹆”消灭了。如果保护好这些鸟类的生存,就有可能遏制淮河流域的蝗灾。
      鸟类的生存,与绿色植被有关。如果绿色植被(如树木、草地)被砍伐、被垦殖或被破坏,必然减少淮河流域的鸟种和鸟的数量;另外,人类的狩猎活动,也会减少鸟的数量。上述三种鸟都是人类喜爱捕猎的鸟种。如鹆,俗称八哥,尤为人类喜爱和饲养。   其三,在淮河流域的植物类中,也有杀蝗的草本植物。
      《旧五代史·五行志》记载,乾二年(公元949年),蝗虫蔓延到宋州(今河南商丘),“蝗一夕抱草而死”。说明当时宋州生长着灭蝗的药草。   上述史实的记载,透露了一个历史信息:认识物种之间的关系,利用物种之间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矛盾,可以避免虫灾,也可以防治虫灾。
      当时生物学的水平有限,更没有生态学的意识和观念,因而不能合理地规划人类自己的社会行为,把握好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盲目地垦殖、砍伐、狩猎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导致灾难。更加令人悲哀的是,面对杀人的蝗灾,封建迷信势力和各种宗教还宣传说是“天灾”,不可违抗,要人们默默忍受。
         可喜的是,淮河人在蝗灾的长期危害中,逐步学会斗争并不断总结经验。其主要经验有两条。   其一,破除迷信。唐玄宗之前,每当发生蝗灾,人们都认为是天灾。面对蝗虫损害庄稼,无论官民都束手无策,不敢捕杀蝗虫。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淮河流域的人民冲破了迷信,率先打响了历史上灭蝗的第一仗。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至四年五月,淮河流域发生严重的虫灾。蝗虫所到之处,“蚀稼,声如风雨。”宰相姚崇破除落后观念,果断地下令捕蝗灭虫,派遣御史分行淮河流域灾区,组织民力捕蝗。但是受到保守势力的抵制,汴州刺史倪若水抗拒御史,反对捕蝗,并且向玄宗上奏说,“蝗是天灾”,不能违天。
      玄宗也认为“杀虫太多,有伤和气”。姚崇力谏玄宗,并向倪若水发牒报批评说:“坐看食苗,忍不相救?因此饥馑,将何以安!”在姚崇的坚持下,汴州人民积极响应姚崇的灭虫主张,并在捕虫实践中创造了夜间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埋的灭虫方法。这一方法颇见功效,姚崇把这一方法总结为“埋瘗法”,并在全国推广。
      这一年,整个淮河流域打了一个虫口夺粮、灭蝗抗灾的大胜仗。汴水流域“获蝗一十四万(石),乃投之汴河,流者不可胜数。”(见《旧唐书·五行志》)淮河流域这次焚瘗灭蝗的实施,意义不止于灭蝗减灾的一次成功。更大的意义是打破了旧俗,开创了隋唐时期向蝗虫宣战的历史,对淮河流域水、旱以外的第三大自然灾害进行了有力的挑战。
         其二,利用物种之间的关系治蝗。唐末五代时期,开封地带发现鹆能够食虫灭蝗。当地官府就下令“禁罗弋鹆”;宋州发现当地生长杀蝗的草本植物,“蝗一夕抱草而死”,他们就举行“祭草”活动(见《旧五代史·五行志》),保护草皮,藉以杀蝗。上述保护鸟类和草被的两项活动,显示了淮河人的智慧,是淮河流域人民对生态学中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物种关系的朴素认识和利用的开始。
       《光明日报》 2000年07月14日 。

    谁***

    2006-01-22 21:03:17

  • 2006-01-22 19:55:35
  • 久旱必蝗!
    蝗虫的产卵条件决定只要是旱年  就会大规模繁殖 孵化  成灾

    小***

    2006-01-22 19:55: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物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