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秦始皇陵的知识

首页
有关月经的知识

秦始皇陵的知识

我想知道有关秦始皇陵的所有知识。请务必告诉我。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12-02 14:44:43
      秦始皇陵
    (公元前259-前210年)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五公里,距西安市约三十五公里,南踞骊山,北临渭河。它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姓赢名政,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采取许多政治措施,使秦国富强起来,并通过强大的武力,消灭了东方六国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统一中国后,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措施,对巩固中央集权制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由于他对人民极端暴虐,征发过多,劳力损耗过大,所以在他死后不久,秦朝就灭亡了。
       秦始皇陵依山带水的地势,又增加了它那高大雄浑的气魄。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大皇陵,从它建筑的那个时代起,就由另一个角度放射着智慧和雄奇的异彩,从而也口授心传地留下了不少轶闻趣话。 据史籍记载,秦始皇不惜劳民伤财,修建了豪华庞大的阿房宫。
      曾幻想永远不离开人间和豪华的宫殿,并派方土徐福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到海中的仙山上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他们经过几年,什么也没有找到,便欺骗秦始皇说:“因为海上有大鱼,所以船不能前往蓬莱山。”于是秦始皇亲自带上连发弓弩,到海边上去射鱼。据记载,他在今天山东省福山县东北的海面上,还的确射死了一条大鱼。
      此后徐福一行入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民间传说,他们来到现在的日本国定居,传宗接代。 秦始皇画像 其实秦始皇一边求“长生不死”之药,一边却特别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十三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即位后不久,就在郦山开始营建陵墓。
      统一天下后,又从全国征发来七十多万人参加修筑。直至秦始皇五十岁死葬时(公元前210年)还未峻工,秦二世时又接着进行了两年,前后费时近四十年,真可谓工程浩大。” 《史记》中,对陵的地宫及陈设也有记述。地宫极其深邃而坚固,它不但砌筑上“纹石”,堵绝了地下的泉流,而且还涂有“丹漆”,起到了防潮的作用。
      墓中建有宫殿及百官位次,放满珠玉珍宝,燃烧着用人鱼膏(据说是一种四脚鱼,似人形,生活在东海中)做的蜡烛,永久不灭。设有防备盗墓而自动发射的弩机暗箭。灌注水银,如同江河大海围绕,机械转动,川流不息。上面象形日月天体,下面象形山川地理等等。实际上是一个被搬入地下的人间世界缩影。
      还据史载,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的时候,下令始皇宫内的宫女,凡没有子女者,都要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凡参加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们出来,就封闭墓门,活埋在陵墓里。 秦始皇陵原名“丽山”或“郦山”。据三国时人说:“坟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经折算,高合一百二十多米,底边周长两千一百六十七米有余。
      上面种草植树,确实很象是一座山。北魏时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说,因为始皇陵所在地区的地质多砂石,缺乏纯净的黄土,就从陵冢东北五里的吴家寨子附近的低洼地带把土运来。这座完全依靠人工堆起来的“丽山”,其不凡的气势,同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不过,始皇陵冢乃是黄土堆积,而不是石块砌筑,所以,随着两千多年来的风雨剥蚀和人为的破坏,高度已降低到六十四点九七米。尽管如此,雄踞原野的地势,仍足以显示出它往日的盛容。 武士俑 古代为了对死去的帝王举行祭祀,往往在墓旁建造寝庙。
      在庙内放置死者的衣冠、牌位,又围绕陵墓建筑城垣,以备守护,这就是所谓的“园寝”。这种设园建寝的制度也是从秦开始的。秦始皇陵的特别之处,是它具有内外两重城垣,呈现为一个南北较长的“回”字形。经勘查得知,外城南北长两千一百七十三米,东西宽九百七十四米,周长可达六千多米。
      当时,陵园四角还建有警卫的角楼。四棱台式的陵冢就坐落在陵园的南半部,正当东、南、西三面的两重城的六个门的交会点上。陵园北半部瓦砾遍地,夯土累累,石阶裸露,这就是当年的献殿及其附属建筑的所在,也就是文献中的“露台祠”(即“秦始皇祠”,或称“始皇庙”)。
      在各城门与房屋建筑遗址上,都发现有瓦片、红烧土及灰烬等堆积,可能就是《汉书。刘向传》中所说的“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后的遗迹。陵园附近还发现秦代的建筑遗址,如门砧、柱础、瓦脊,还有直径约半米左右的大瓦当、石水道、陶水道、陶权等。秦始皇陵墓中随葬的“奇器珍怪”,因未经发掘,我们无从看到,但从陵园内外建筑遗迹的宏伟奇特,完全可以想象这并非虚传。
       陵冢下有“四出”的墓道,分别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通往地宫。墓道的建筑,结构宏大,布避奇特。象陵西墓道的一个配房中,就埋着成组的车马,既有髹漆的华益木车,又有彩绘的铜车马。车单辕,双轮,驾有四匹马。1980年11月出土的铜车马是由驷马安车和驷马高车组成的两乘銮舆。
      高车在前,由戴燕尾冠,穿袍背剑的御手(车夫)立在地面上驾驭;安车随后,由坐在车前轸的御手执辔驱使。其大小约是真人和真马、真车的一半,造型生动,是极为珍贵的青铜艺术品。 秦人养马有着优良的传统。由于马是战斗和坐乘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国家就特别重视马政,并按等级和用途分别把马交由大厩、中厩和宫厩饲养。
      在始皇陵垣外的东西两侧,都分别有“圉俑”(喂马人俑)同真马合坑的发现,马料盆上还刻有厩名和量数。这不但是秦朝马厩缩影,而且也是统治者声色犬马之好的继续。 武士俑 因为始皇陵墓及其从墓设施处于骊山北麓大水沟的冲积扇的前缘,容易受到山洪的严重威胁。
      于是,秦陵工程的设计者便采用了一项设防导流的安全措施。这就是在现在的陈家窑东,经过杨家、李家、下杜家,到王村以西的蓄水池之间,筑一条高十米,长一千四百米的土堤。而陵南的另一支水流却被导向西北,流入董沟,也北入渭河。所以,始皇陵和它的从葬设施就处于两水分流的中间地带,从而免除了陵区遭受水患的危险。
       工程之大达到骇人的程度。仅以陵冢、兵马俑从葬坑和挡水堤三大建筑的土方量为例,我们就可以略算出原来的体积是一千二百七十六万平方米,其中陵冢的堆土就占到一千一百八十多万立方米。如果把这三项土量加上挖方或是垫方,就应加大一倍,再要算上距离不等的运输,所需工日更为可观。
      由此,我们推想墓室、墓道、甬道、耳室、配房,再加上陵墓外诸多的从葬坑、礼仪坑和地面上的围墙、阙楼、寝殿及其附属建筑的土工、木工、石工、砖瓦工、修理工,以及制作各类从葬物和随葬品的金银细工,油漆工、绘画工、冠服工、陶工、车舆工等,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简直是难于胜计! 建陵所需的大量石材都是从长安西北二百多里的甘泉山运来的。
      当时的人民编了歌摇反映搬运石头的艰苦情况:“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歌,万人吼,运石堆集如山阜。”在交通不便又无机动运载工具的情况下,全靠人力推挽,号子声不绝于口,一步步艰难地挪动,不知要花多大的力气,流多少血汗,甚至付出多少人的生命,才把它们运到临潼的陵墓现场。
      在陕西北的郑庄,出土的铁脚镣、铁锤以及石料半成品,说明郑庄是当时的石材加工场。那时,陵墓的建造者包括了四种不同身分的人,即社会罪犯(郦山刑徒)、服徭役的农民(布衣)、自由手工业者(工匠)、奴隶(隶臣姜,奴产子)。在陵西南约一千四百米的姚池头和赵背后村发现有刑徒墓葬。
      在一个占地一千零二十平方米的“衣葬坟场”里,杂乱的骨殖竟然整整地铺了厚厚一层。这也许就是那些修陵者饮恨九泉的归宿之地吧!可见,陵墓本身,就是封建统治者压榨人民的罪证。唐代诗人王维在《过秦皇墓》中无限感慨地说: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奇迹,在秦末的战火中遭到了严惩破坏。《水经注》记载,项羽入关以三十万人发掘陵墓,把丰富的随葬品洗劫一空,最后又付之一炬,烧毁了地面上的建筑,大火一连烧了三个月而不灭。
      后来一个放羊人因为羊跑进项羽所挖的始皇陵墓洞穴中,便手执火把去找,又引起了一场大火,把地宫内部的建筑也烧毁了。五代时军阀温韬又曾经以筹军饷为名,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盗掘,陵中的物品基本上被洗劫一空。这些珍贵的社会财富和物质文化遭到了浩劫。现在,我们看到始皇陵园以内瓦砾片片,焦土遍地,这就是当年项羽焚烧宫室的物证。
      近年来在陵园仍拣拾到刻有“乐府”字样的铜编钟、两诏秦权、“丽山园”铜种以及矛、镞等兵器,这大概就是几次浩劫年的遗物。 马头 1974年春季,当地农民打井时在陵墓东三里左右的下和村与王村之间,发现了规模巨大的秦始皇陵陪葬兵马俑。
      随后,由陕西省组织考古发掘队开赴现场,经过几年的开掘,终于揭开了它的秘密。这个史书失载的奇迹很快轰动了全国,并震惊了世界,使人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过去那段时间的历史文明。 经探测、试掘和部分发掘得知,这里放置兵俑和车马的从葬坑共有三个,方位是南一北二,均坐西面东,各自独立,互不相通。
      编号分别为第一号坑、第二号坑和第三号坑。后两个坑东西相对,都在前坑的北侧二十多米处。 这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园东垣外一千米的地方,正当东门大道的北侧,是一组模拟军事序列,旨在拱卫地下皇城的“御林军”。 这些同真人真马等高的数以千计的陶俑群,都深入到现在地面以下五 至七米,按照军事序列安排,分布在三个坑内。
      三个坑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第一号坑,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面积一万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为一个长方形地下土木建筑,分长廊和十一条过洞,里面放满了排列成三十八路纵队与阵势的陶质武士和车马俑像。试掘的九百六十平方米面积中,出土武士俑五百余件,战车六乘,每乘四马,计陶马二十四匹。
      此外,还出土一批青铜剑、吴钩(弯刀)、矛、驽机、镞、铜殳等实战武器。根据试掘面积推算,仅一号俑坑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近六千件。 第二号坑面积较小,约六千平方米,外形很象是一把曲尺,是一个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穿插成曲形的混编队列。所用的兵器也依兵种和战斗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分别,各自持有弓、弩、戈、矛、戟、钺、剑等。
       第三号坑最小,面积五百平方米,形似凹字形。在坑的正面停放着一具面向东的华盖乘车,后随四个戴长冠的甲俑。在南北两个侧室里,分别布置着六十四个侍卫甲俑。专家们认为,这里是统帅一、二号俑坑兵阵的指挥部。二、三号坑经试掘后已暂时回填保存,一号坑边挖掘边展开。
       秦陵陪葬坑出土的兵马俑都是按秦军的将卒形象而塑造的形象生动逼真的艺术品。人们来到这些军容整肃、兵强马壮的陶俑面前,不由会想到两千多年以前,秦国带甲兵百余万,车万乘、骑万匹,驰骋疆场——曾征服六国,削平群雄,南戍五岭,北却匈奴——的壮丽图景。
      正象李白诗中所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坑内的兵马俑和精良的青铜武器,也反映了秦代手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这些与真人真马同样高大的陶俑,基本上是单独造型,逐个刻划而成。他们有的威风凛凛,有的注目深思,有的满脸智慧。在面形、神态上各具特色,无一相同。
      他们除少数领队者披铠甲外,其余都不戴头盔,一个个短袍束带,扎绑腿,挟弓弩,挎箭囊,神采奕奕。一些陶俑服饰上的彩绘,还依然存在。与真马同样大小的陶马,或备鞍或无鞍,无不昂首挺立,双目圆睁,两耳直竖,形象逼真,恰似要扬鬃嘶鸣,跳出坑外。 秦俑抗出土的各种实战兵器,虽然已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但有些至今仍然非常锋利,闪闪发亮。
      看到那如新的宝剑,不觉使人想到李贺在《秦王饮酒》诗中所描绘的“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的诗句。经过对出土的剑、镞的化验,证明是以铜、锡为主要成分,并含有微量的稀有金属,表面经过铬化处理,这就是它长期不锈的原因。 这批兵马俑的发现,对于研究秦代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仅一号坑的发现,就震动了世界上的考古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人民政府为了妥善地保存并进行这批文物的研究和展览,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出自: 。

    麦***

    2004-12-02 14:44:43

其他答案

    2004-12-05 19:26:19
  • 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五公里,距西安市约三十五公里,南踞骊山,北临渭河。它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姓赢名政,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采取许多政治措施,使秦国富强起来,并通过强大的武力,消灭了东方六国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统一中国后,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措施,对巩固中央集权制起到很大作用。但是由于他对人民极端暴虐,征发过多,劳力损耗过大,所以在他死后不久,秦朝就灭亡了。
    秦始皇陵依山带水的地势,又增加了它那高大雄浑的气魄。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大皇陵,从它建筑的那个时代起,就由另一个角度放射着智慧和雄奇的异彩,从而也口授心传地留下了不少轶闻趣话。
    

    济***

    2004-12-05 19:26: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