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借刀杀人”有什么典故?

首页

“借刀杀人”有什么典故?

“借刀杀人”有什么典故?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9 10:54:41
  •   
    春秋时期,郑国与郐国相邻。郐国国君昏庸 无能,贪财好利,常横征暴敛百姓财物,老百姓恨 透了他,都不愿做他的臣民。邻国的郑桓公仁厚 正直,很受百姓喜欢,郐国的百姓们都偷偷地往郑 国跑。郑国瞅准了这个时机,决定吞并郐国。郑 桓公的一个谋士对他说:“郐国国君固然暴政,老 百姓对他怨恨,但如果我们公开去占领,别的诸侯 国会说我们是侵略。
      再说,郐国还有许多勇武善 战的武士和足智多谋的忠臣,这些人不除掉,我们 就很难取胜。依臣下的意见,我们可以借刀杀人, 让郐国国君把这些人亲手杀掉。” 于是,郑桓公派人暗中对郐国的文臣武将进 行了解,把那些谋臣武将的名字都写下来,并在每 个人的名字下面把其官职爵位和郐国的良田亩数 注明,暗示已与这些人私下达成协议,只要他们做 内应,灭郐国后就给他们封官晋爵,并分给他们郐 国的土地。
      写好了这些,就在城门外设下祭坛,洒 上鸡血,表示双方已宣誓并缔结了盟约。然后把 这个名单在地下埋起来。这一切都做完后,郑桓 公就派人到郐国到处散播,说郐国许多文臣武将 与郑国订立了盟约。 邻国国君很快就听到了这一消息。起初他还 有些不信,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在传扬,越说越详 细,郐国国君便派人暗中偷偷打探虚实,结果回来 的人都说是真的,郐国国君大怒,立即下令逮捕所 有被郑国记录的文臣武将,对他们投敌卖国的行 为加以指责,不由分说全都杀了。
      郑桓公知道后/ 十分高兴,并以讨伐暴君为名,派大军把郐国围 攻,轻而易举地灭了郐国。 后来人们用“借刀杀人”比喻借用他人之手以 达到自己的目的。

    l***

    2016-06-19 10:54: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