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第一颗原子弹是如何落在日本?

首页

第一颗原子弹是如何落在日本?

第一颗原子弹落在日本的背景和过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9-13 11:32:08
           1945年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时至今日,日本右翼组织对于日本在
    二战期间的所作所为及美国对其使用原子弹一事,仍然没有正确的认识,总想否认对
    外侵略的罪行。本文就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前后做一介绍,以便让人们更加清楚
    地了解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
         “大男孩”试爆成功   1938年8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斯齐拉德和爱因斯坦共同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了 一封长信,建议美国应该刻不容缓地研制原子弹。   10月19日,罗斯福总统果断拍板,对爱因斯坦等人的信作了肯定的回答。太平洋 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实施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这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 程,直属美国总统,任何人不得干预,甚至连副总统都不知道它的全盘秘密。“曼哈 顿工程”总部设在华盛顿,总负责人是格罗夫斯将军,具体研制工作由罗伯特·奥本 海默组织实施,参加“曼哈顿工程”的人有费米、泰勒等世界第一流的数学家、物理 学家、化学家。
      最初,美国政府为“曼哈顿工程”确定了两个原则:一是造出的原子 弹供给军队使用;二是要在德国人之前造出原子弹。1945年4月25日,美陆军部长史 汀生又建议杜鲁门总统任命一个特别委员会,以研究这种武器爆炸后在政治、军事和 科学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945年6月1日,特别委员会向杜鲁门总统建议,一旦具备条件,就立即使用原子 弹对付敌人。在奥本海默的领导下,科学家们通力合作,终于在1945年7月初制成了 三颗原子弹,它们的代号分别是“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与此同时,美 国战略空军也开始了对B-29重型轰炸机的改装,同时又集中509大队千余官兵从事投 掷原子弹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杜鲁门总统穿越大西洋去参加波茨坦会议时,在新墨西 哥州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附近,原子弹爆炸的准备工作也在秘密进行着。7月16日5时 30分,一个比1000个太阳还亮的大火球在寒冷的沙漠上空升起。强光闪过之后,有的 人笑了,有的人却哭了,但大多数人都惊呆了。
      奥本海默在心中想道:“我成了死神 ,世界的毁灭者。”当晚,格罗夫斯立即给身在波茨坦的杜鲁门发去一封电报:“今 天上午动了手术。诊断书尚未写出。结果近似令人满意,业已超出预料……”史汀生 随后也收到了来自特别委员会的电报:“医生刚刚回来,兴高采烈,相信弟弟定会像 哥哥一样健壮结实……”从16日到21日,杜鲁门连续不断地收到原子弹“大男孩”试 验成功的报告。
         美投掷原子弹的全盘决策   美国不惜血本制成了原子弹,当然要派上用场。但怎么用,用到哪里?军方展开 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找到了必须迅速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3个理由:一是减少伤亡。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通过比较此前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冲绳岛与日军作战的损失 情况,得出的结论是:对日军本土作战,将损失20万人左右,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认为 甚至可能多达100万人。
      战争已接近后期,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美军的伤亡,是美国 最关注的问题。所以,包括杜鲁门在内的美国高官更愿意使用原子弹。   二是对日本施以强大的心理压力。1945年7月28日,针对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 坦公告》,日本首相铃木表示:“本国政府……除了完全不予理睬并坚决把战争进行 到胜利结束以外,别无他途。
      ”美国通过截获的密码电报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以 争取有条件的投降。为此,美军方高层一致同意:应对尽可能多的平民和日本最高决 策当局造成极其深刻的心理影响,必须选择一个有军事、政治双重价值的大城市,并 且防止日本用盟军战俘作盾牌。1960年,曾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承认,“ 1945年使用原子弹从军事上讲没有任何必要性”。
      可见,向广岛和长崎这样人口密集 的城市进行核打击,美国希望达到的主要目的是心理震慑,让日本彻底放弃抵抗的念 头。   三是威慑苏联和其他国家。杜鲁门急于想赶在苏联参战之前使用原子弹,是为了 成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者,以便日后在解决东亚问题时掌握发言权。
      杜鲁门认为, 使用原子弹就可以完全独立地结束远东战争,不需要依靠苏联。7月24日,波茨坦会 议中,当杜鲁门以非正式方式向斯大林提到:“美国已拥有一种具有空前毁灭性能的 新式武器”时,斯大林冷淡地对杜鲁门说:“希望能好好利用它来打击日本”。
      鉴于 斯大林的这种冷淡态度,美国决定迅速使用原子弹,希望轰炸能够“使苏联变得更好 说话”。   7月30日,杜鲁门总统发布命令:鉴于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无条件投降,美军可在 8月3日以后,在天气许可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的广岛、小仓、新??和长崎四城市中 选择一个目标,投掷特种炸弹。
         原子弹并不是使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因素   1945年8月6日,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到了广岛;随后杜鲁门发表声明, 要求日本赶快接受《波茨坦公告》,以免再遭原子弹打击。但广岛的悲剧并没有使日 本政府立即同意接受“无条件投降”。
      当时日本国内的通信系统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加之主战派继续准备在本土决战,日本当局向人民隐瞒了美国人使用核武器的消息, 甚至没有在日本的最高决策会议上讨论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的问题。8月9日上午,日 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正激烈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战争,10时58分,代 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共造成数十万日本人伤亡。
      美军 在日本投下大量传单,称如日本再不投降,将会遭到成千上万颗原子弹的轰炸,直至 彻底毁灭!随后苏联正式对日宣战。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终于颁诏,宣布投降。 不可否认,原子弹确实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但正如英国首相丘吉尔所说,“原子弹决 定了日本命运的观点是错误的”。
      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是反法西斯盟国共同浴血奋战的 结果,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后,人们对使用原子弹问题产生了激烈争论。大部分人认为是正义之举。如驾 机亲自轰炸广岛的美轰炸机飞行员保罗·蒂贝茨,在接受《芝加哥论坛报》采访时表 示毫不后悔。
      所有支持者都认为,为了人类少流血,原子弹投向日本无可厚非。持反 对意见的也大有人在。尽管至今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仍不统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那就是如果日本不发动侵略战争,原子弹就不会落在广岛和长崎的上空。世界各国 的人们,尤其是日本的右翼分子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希望亲手在长崎投下原子弹的投弹手克米特·比汉上尉的临终愿望能够实现:“但愿 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投下原子弹的人!” 。

    红***

    2005-09-13 11:32: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