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求读后感一篇!

首页

求读后感一篇!

要求是原创,不要转载的,水平高低道不重要。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8-13 09:34:08
      --读《简爱》有感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莉是姐妹。虽然两人生活在同一社会,家庭环境中,性格却大不相同,夏洛蒂。勃朗特显得更加的温柔,更加的清纯,更加的喜欢追求一些美好的东西,尽管她家境贫穷,从小失去了母爱,父爱也很少,再加上她身材矮小,容貌不美,但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灵魂深处的很深的自卑,反映在她的性格上就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自尊,以自尊作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的补偿。
      她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
      。。。。。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在罗切斯特的面前,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反而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也正因为她的正直,高尚,纯洁,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污染,使得罗切斯特为之震撼,并把她看做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谈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爱上了她。他的真心,让她感动,她接受了他。而当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必须要离开,她这样讲,“我要遵从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我要坚守住我在清醒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疯狂时所接受的原则”,“我要牢牢守住这个立场”。
      这是简爱告诉罗切斯特她必须离开的理由,但是从内心讲,更深一层的东西是简爱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自尊心受到了戏弄,因为她深爱着罗切斯特,试问哪个女人能够承受得住被自己最信任,最亲密的人所欺骗呢?简爱承受住了,而且还做出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
      在这样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包围之下,在美好,富裕的生活诱惑之下,她依然要坚持自己作为个人的尊严,这是简爱最具有精神魅力的地方。 小说设计了一个很光明的结尾--虽然罗切斯特的庄园毁了,他自己也成了一个残废,但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个条件,使简爱不再在尊严与爱之间矛盾,而同时获得满足--她在和罗切斯特结婚的时候是有尊严的,同时也是有爱的。
       小说告诉我们,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
      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读《居里夫人传》有感 近日重新阅读了《居里夫人传》,再一次为居里夫人的生命历程所震撼。记得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后就激动不已,自觉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楷模,生活的榜样。其实本人一向自恃颇高,很少敬佩什么人,但对于居里夫人,却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折服了。
      她的一生,对于年轻的我,有着太多太多的启示。 在我看来,这个本名玛妮雅·斯可罗多夫斯基的普通波兰女孩日后之所以会成为举世闻名的居里夫人,她的家庭、她本人的天赋以及她所处的那个时代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居里夫人出生时,她的祖国波兰正遭受沙俄铁蹄的蹂躏。
      知识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担任过中学校长),赋予了她良好的修养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当然也将知识精英的聪慧和坚韧毫无保留地遗传给了她。开明和蔼的双亲和五个孩子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尽管沙俄施行严厉的殖民统治,但身为小妹的玛妮雅,还是幸福地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今人借鉴。他们从未对孩子进行过什么“启蒙”,而是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玩耍,去尽情地拥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时代埋下的种子。父亲虽然是一名颇有才华的理科教师,却从未刻意引导过孩子的兴趣,他甚至不让小玛妮雅过早地接触理科书籍,好让她在上学后能够全面地涉猎知识,从而逐渐找到志趣所向。
      当然,他对于孩子们的学业还是非常关心,并且要求严格的。至于母亲,则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放弃了女校长的职务,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况下,她仍旧若无其事地操持家务,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不让年幼的他们过早地承受心理负担。
      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义所在,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一个塑造人的大熔炉。因此,年轻夫妇若想为人父母,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从此他们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他们要担负起一项重大使命——养育一个小生命,将他(她)塑造成一个“人”。这可不比养猫养狗,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人父母,责任重大。
      我认为如果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决不可随便尝试。毕竟,我们不仅要对生命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 斯可罗多夫斯基夫妇的教育是成功的,子女们不但个个成才,而且团结友爱,感情甚笃。居里夫人和姐姐布罗尼雅间的手足之情尤为感人。姐妹俩先后资助对方完成了大学的学业。
      其谦让、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由联想到报章杂志上的一些社会新闻:某家的兄弟姐妹为了争夺财产而对簿公堂,甚至大打出手。在我看来,他们真该为自己的举动而忏悔。要知道,大家是一母所生的同胞手足啊!理应好好珍惜这样的血缘亲情才对,为什么一旦牵涉到利益问题,就变得如此自私无情呢?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抛弃了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实在是得不偿失呐!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的非常羡慕玛妮雅的家庭,羡慕她与姐姐之间的那份无私真挚的亲情。
       事实上,为了给姐姐筹措学费,年少的居里夫人饱尝了世态炎凉。十七岁那年,她孤身一人背井离乡,去外省当家庭教师,一当就是六年。这六年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逐渐意识到了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失恋的痛苦经历,更教会她该如何选择终生伴侣,如何从本质上去认识一个人。
      看来,“长大”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磨难是不可避免的。再过两年半,我也要正式踏上社会,不知未来等待我的将会是怎样的考验。目前我的心中仍是憧憬多于忧患,但我知道,是校园的那堵围墙帮我暂时挡住了狂风暴雨。终有一天,我必须走出去,独自应对惊涛骇浪。
      希望我在受伤之后不会跨掉。因为我明白,栽跟头是必然的,可关键是跌到了要能够爬起来,继续前进。居里夫人在她成长的转折点上顽强地挺了过来,我相信我也定能跨过这道坎。 整本书中,对我触动最大、也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那章。
      她当时经济拮据,为了避免干扰,便从姐姐家搬到了一个阴冷的小阁楼上。每天七点起床,学习到凌晨三点方才就寝。冬日的巴黎寒风刺骨,一床薄被哪敌严寒。于是,玛妮雅只能将所有的衣服都盖在被子上,甚至将椅背压在上面,以此来增加重量和温暖感。仅有的一点生活费只够她终日以水果果腹,根本谈不上添置衣物。
      她正是穿着打补丁的衣裙和垫着硬纸板的破皮鞋度过了在索尔本大学的求学生涯的。看到这里,我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了。现在的我,生活得太安逸了,以致于空有雄心壮志,却拿不出半点实际行动。自订的学习计划哪回不是落得个虎头蛇尾、一纸空文的下场。我实在很想拥有居里夫人拼搏奋斗时的那股子劲头,哪怕是三分之一也行。
      但我清楚,有些东西看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放下书本,跑到外头教太阳一晒,那点所谓的“激情”便十有八九挥发掉了大半。要是再耗上几日,肯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可不就是我看本书第一遍时的情形?现在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成功的秘诀人人都懂,问题在于真正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人只占少数;所以,成功者寥寥。
      我若想成功,必须痛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坏了,我哪回不是这么对自己说来着?难道非得把自己逼入绝境,来个“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成?难道人真的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在此,我只希望这次的“激情”可以持续地长久一些,但愿我能够尽快找到自我奋斗的动力。
      毕竟,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是需要一点精神支柱的。我的支柱究竟在哪儿呢? 也许上面的话题显得有些无病呻吟,但那确是我目前的疑惑之一。当然,对于人生,除了迷惘,我尚有许多幻想。比如说:爱情、婚姻。那么,怎样的爱情和婚姻可称得上是理想和美满的呢?我觉得,居里夫妇的例子给了我最好的回答。
      他们的婚姻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最高意义——家庭与事业的和谐统一。他们的相恋是那么的奇特:一场“纯学术”的谈话让他们互生好感;简陋的小阁楼成了他们探讨学术问题兼约会的场所;居里先生将自己的学术著作作为定情之物;最终,“科学”这个共同理想,把两个天才溶化在了一起。
      婚礼议程极其简单,结婚用品除了两辆自行车外,别无他物,而蜜月旅行便是骑车郊游。在短暂的十一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始终相濡以沫,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现并提炼了钋和镭,双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这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爱情啊!或许在爱情观上人各有志,更何况这样的“天作之和”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他们的故事至少给了我们一些信心,确切地说,是一种信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存在着完美境界的!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向往的!幸福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我想,有了这信仰,那些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们便又可平添一份力量和勇气。 不仅如此,居里夫妇的结合更是两颗高尚心灵的碰撞。
      这碰撞迸发出耀眼的人性光辉。在这对纯粹的学者心目中,科学是最神圣的,是属于全人类的。因此,他们无偿地将镭的提炼方法公诸于世。在生活上,他们几乎毫无要求。对待科学研究却是异常严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荣誉”和“财富”在他们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又微不足道。
      居里夫妇为那些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作出了最好的榜样!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一个严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探求真理没有捷径可走,那必将是一条清贫而又寂寞的漫漫长路。若无足够的毅力,千万不要轻易涉足。最可怕的事莫过于知难而退,临阵脱逃,继而变成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学者。
      君不见今日的学术界里,这类招摇撞骗的假学究何其多也!然而,科学研究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之人,永远无法踏进科学的神圣殿堂。所以说,真正的学者是心怀宇宙的,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方能发现真理,并且真正懂得真理的价值。 行文至此,我已将我的感悟的悉数言及;还有一些东西,忽隐忽现,难以捕捉。
      我看,那只有边生活、边体会了。 想要更多读后感,请登陆 。

    小***

    2005-08-13 09:34:08

其他答案

    2005-08-17 08:58:10
  • 嗯,读后感考试不考,平时用处不大,还是不要了罢

    p***

    2005-08-17 08:58:10

  • 2005-08-13 07:43:24
  •   《童年》读后感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
      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一些小事争吵、斗殴……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
      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好听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想丑恶现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
      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似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侈,我们应该不再浪费,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开始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以后,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生命匆匆的交错,它再短我也盛开过 。 生命如此的美好,有些苦一定要经历过。
      

    美***

    2005-08-13 07:43:24

  • 2005-08-12 21:10:40
  •   从读《红》开始一直很喜爱宝玉。后来在论坛中,看到很多批评宝玉的文章,起初尚欲一辩,但后来发现其实并无甚可辩之处,于是作罢。
      看网友们的观点,批评宝玉者,说其软弱消极、缺少责任感;夸奖宝玉者,赞扬其对女性的尊重体贴、对黛玉的专情与执著。其实两种观点都对,都无可辩驳。
         王蒙的《红楼启示录》中说:“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非责任非使命非献身的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非文化非社会非进取的性灵主义,天真的审美喜悦式的泛爱论与唯情论,充满了对死亡、分离、衰老等的预感、恐惧与逃避的颓废主义,善良、软弱、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消极人生态度。
      ”这个评价可以说是很中肯的。宝玉的性格矛盾就在于,一方面他坚定的信奉着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并且深切的喜爱和依恋着身边的女儿们,另一方面,他却从来没有为了争取自己的价值实现或是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女儿们而做出积极的努力。   这是宝玉这个人物所表现出的最大的矛盾,而这个矛盾也是《红楼梦》中非常值得读者思考的。
      作者如此写宝玉,用意何在?   于是,我们可以试着从更高的角度诠释一下宝玉的人格特征,让宝玉的性格矛盾,在一个更高的角度达成统一。而这,就是人性的高度。   贾宝玉的历史使命,既不在于遵守,又不在于抗争,而是在于情,在于人性的觉醒,在于灵魂的自由舒展。
      他向往的归宿,是女儿们的眼泪葬他,是“活着一处活着,死了一起化灰化烟”。理想的归结点是死,不是生。他要的不是守护生命也不是为生存而抗争,而是一起毁灭。而肉体的毁灭背后,则是精神的永存。宝玉他来过了这大观园,和女儿一起哭过了,笑过了,为女儿赞叹过了,喜爱过了,悲伤过了,他的一生已经完满。
         这种近乎幼稚的单纯追求,在书中叫做“痴”,在今人口中叫做“软弱”、“消极”,其实对于宝玉,甚至对于作者,这种“痴”,这种“软弱”和“消极”,可能是弥足珍贵的。   纵观历史,为人们传诵的英雄无外乎两种,一种在于“捍卫”,保护国家、民族或者体制等等不受侵害,另一些在于“破”与“立”,推翻旧有的制度或是礼教,建立起新的世界。
      而宝玉的“不卫不破不立”就将其与此类英雄人物区分开来,甚至将其与整个人类社会中的斗争、倾轧等等污浊之气中剥离了出来,表现出一派空灵纯真的气象。   作者给宝玉定评“于国于家无望”。一切的道德规范,不管是光宗耀祖,还是报效国家,都是作为社会的属性而存在的,这种对于权势名利的追求,往往使人迷失本心。
      与之相对的,一个人作为人的属性存在的权利,却很少受到重视,甚至被直接剥夺。宝玉要体验的,正是人性的自由和觉醒,对于礼教和体制,与其说他是不遵守,不如说是不参与。既然不参与,当然更提不上抗争和改变。   宝玉所承袭的是人性的脉络,与社会性毫无干涉。
      就如同他可以为了女儿去死,却要批判“文死谏武死战”这样的礼教大义。为女儿死是因为情,而文死谏武死战又是为何?为名?为义?为礼?不管为何,其已经脱离了天地之初的那份朴素和赤诚。宝玉是游离于社会属性之外的一个精魂,因情而生,因情而死,由情悟空,空则回归大荒,仍是远离世俗。
      所以他必须要纯粹,纯粹的只剩下那么一点痴诚。这样,他的单纯和执著,才变的如此光彩夺目,而他表象中体现出的矛盾,也在人性上达到了统一,共同书写着社会属性和人的属性在那个时代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构成了这一部矛盾红楼。 一盏冷灯,几页书香,透过扉黄的书页,思量着眼前这三个迥异的女子。
      她们的命运同与"红楼"牵绊在一起。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说的便是晴雯。霁月,天净月朗的景象。作者笔下,在贾府形形色色的婢女丫环中,她恰如这一派清新明朗。素有"晴为黛影"的说法, 而黛玉总让人心头平添几分凄楚,晴雯却以其个性的美丽和悲惨的结局在让人摇头叹惋之后又暗生一股敬佩。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供役使,连父母的乡籍都无从知道,地位原是最低下的。但在曹雪芹的笔下,她是最具反抗性的一个。全书中与晴雯相关的著名情节有"撕扇"、"补裘"。前者表现物随人性,宝玉尊重晴雯的自由个性;后者突出了晴雯的慧心巧手,于重病之际殚心竭力织补"雀金裘",见出其为宝玉分忧解难的赤诚之心。
      三十七回写她不屑拾人余惠,不怕冲撞太太的言论,和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圆时兜底倒荚,使王善保家自讨没趣的行动,都显出其与众丫环不同的识见与骨气,至七十七回"侨丫环抱屈夭风流,晴雯终因遭忌被逐,抱屈夭亡。在这样一个刚强的女子身上,不见"美人的轻怒薄慎爱宠的使性弄气。
      "她是奴隶,是一个虽未完全觉醒,但对她已能感觉的屈辱怒火冲天的奴隶;而不是那种把奴隶的手铐看作的手镯,铁链当成项链的无耻奴才。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间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红楼梦》把晴雯这个聪明美丽的少女写得光彩四射,楚楚动人,又把她的结局写得刺心搅肺,引人心酸泪落,让人陷入深沉的思索。
       画上,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一个"似桂如兰"的女子--"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一首说的是花袭人。在作者笔下,她是"温柔和顺"的,颇与薛宝钗的"安分顺从"相似,合乎当时的妇道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
      而判词中"枉自","空云","堪羡","谁知",又是作者对这"花气袭人"的否定,从中不难看出她将来的结局。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可知袭人是丫环之中唯一与宝玉有私情的一个,最后却落到一个戏子手里。她唯一用以表示旧情的,只不过是将来宝玉、宝钗处于"贫穷难耐凄凉"时,与丈夫一起对昔日的主人有些生活上的资助而已。
      袭人的可鄙,并不是什么她不能"从一而终",而在于她的奴性。曾经"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最后也只能留下"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的感叹。 "一株桂花,一池沼,其中水沽泥干,莲枯藕败。"便让人联想到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她命运的真实写照。作者自始至终对这个女子充满了同情。判词第一句是说香菱原来是英莲,原是甄隐士家的贵小姐,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养到十几岁卖给薛蟠,给这个花花太岁作了侍妾。后来薛蟠娶了个搅家不贤的泼妇夏金桂,又贪又毒,香菱受尽他们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
      关于香菱的结局,这首判词说得很明确。高鄂的续书写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当了正夫人,是显然不符曹雪芹意图的。 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姑,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圆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的?谁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英莲就是"应怜",从作者宿命的观点来看,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落寞的灵魂在红楼风雨中摇曳出一段别样的凄美。
       三个迥异的女子,同因命运与"红楼"的牵绊,生命结局逃不出那一份无奈的悲凉。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作者内心最深刻的反映。它的控诉,它的呐喊,它的无奈,在《红楼梦》中这一个个鲜活而引人深思的人物身上真实地呈现出来,留给今天的人们去思索…… 晴雯在红楼梦里面的地位,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应该相当的心知肚明,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很有意思的写了两个重要主人公的另一影子,姑且称为影子,那就是贾宝玉与甄宝玉,林黛玉与晴雯。
       两玉主要是形极其的相似,地位不同,刚开始确实有点惺惺惜惺惺,但后来的结果是志不同,不相与谋。 林黛玉与晴雯的相似,更是神似,在外貌上都是风流妩媚,眉眼相仿,在剧组红楼梦中,林黛玉和晴雯演员都让导演不好选择。晴和林的性格的相似导致了他们的命运的相似,刚烈不怕得罪人的性子,加上其貌胜西子,心比比干,在大观园里都并不是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更多的是招人嫉妒,和怨恨。同样深爱着宝玉,但发之以情,止之以礼,在众丫鬟中唯一真真没有和宝玉瞎混的只有说是情雯, 最后的结局,晴雯的死,很大的缘故还是我们的那位吃斋念佛的贾府的政治家,王夫人,凤丫头其实也是向着晴雯,贾母把情雯给宝玉更说明其对她的看重,但很不幸, 其结局让人心碎,我们的宝玉其实可以救我们的晴雯,但他没有救。
       我读红楼是很少的,可能和大家比有点羞赧。实际上小学时候读的书很多,但是看红楼梦是比较没有感觉的(也早就忘得没有印象了)。人们常说红楼写世情,孩子很难看懂——不过我大学的时候又浅浅翻一遍红楼(可能也没有翻完),知道红楼的确写得好了,却仍然看不懂——可能我太天真,既不象黛玉有颗玲珑剔透心、有不象宝钗有机心。
       人的动机往往是很复杂的,不会非此即彼的单纯,也未必仅仅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或仅仅为对方设身处地去考虑。举个例子,几年前有个朋友问我,如果二选一,你会娶哪个?我说,当然我更希望是宝钗,这样就算我以后有了情人,她也会宽容我,但也许并不由我来决定,而要看我先遇到哪一个(也多半就是哪一个先进入我的心),肯定就会选择这一个了;如果先遇上黛玉这样执著又知己的,我还敢去想别人么,我还舍得去想别人么?话又说回来,如果先遇上是宝钗这样宽容又体贴的,我还忍心去想别人么? 这最后一点也是我讨厌宝玉的地方,你有个性很好,敢爱敢恨很好,但你有本事自立于天地之间么?要人养着的公子哥儿,却偏要看不起世上的一切庸人忙碌,你哪里有这个资格?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人间也没有平白奉送的富贵,又粪土经济文章、又不事稼祥,只合去喝西北风活活饿死拉倒、倒有闲情逸致去弹琴说爱。
      :-)在这个世界上都要有付出才有得到,对宝玉也是一样。 作为一部优秀的小说,作者不应该通过说教或旁白的方式来直接诱导读者接受某种观点,而应当通过人物的巧妙表现和情节的合理发展让读者中在自然中发现不自然、在平淡的叙述中感受强烈的情感、在真实的塑造和还原中领悟人生和世界的真相。
      从这个角度说,红楼梦虽然有瑕疵,但的确是中国人的文学瑰宝、也是全世界的文学瑰宝。红楼梦人物在中国语言文学中的影响、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甚至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影响,恐怕还几乎没有别的任何文学作品可以媲美。虽然说红楼梦是世情小说,在对生活文化的影响方面自然肯定要比历史演义的水浒、三国和神话讽刺的西游(可能相对接近一点)更占优势,但只要和其它的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世情小说比一比(金瓶梅、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就很清楚红楼梦的成就的确是难以比肩的。
      我能想起可以一提的只有阿Q正传和里面的阿Q(当然这不是长篇,而且是讽刺小说,和西游记比要合适一些,但比西游记要锐利得多)。

    q***

    2005-08-12 21:10:40

  • 2005-08-12 20:19:51
  •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这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时那个年代的人的丑陋面目。高尔基的童年跟我们现在比起来,实在是太悲惨了! 我们多幸福啊,被父母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如果有人欺负你,大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
      而高尔基那个年代呢?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我也有些想不明白,那些人做这一类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干吗呢?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值得他们去做吗?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抓住童年的尾巴,努力学习,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样优秀的学习环境,这样美好的童年生活,我们再不好好学习,那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如今,眼看童年就要走了,迎来的是充满活力的少年,让我们珍惜童年的最后一刻,稍不留神,童年就会离我们远去,抓住童年最后的时光,留下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印象吧! 。

    此***

    2005-08-12 20:19:51

  • 2005-08-12 20:17:52
  •   漫画、卡通、寓言、童话和小人书曾让我百看不厌,此外,我也喜欢看励志方面的书,吃过各种版本的“卡耐基”、喝过各种各样的“鸡汤”。眼前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似乎综合了它们所有的口味,着实叫人喜欢。
      从表面看,《谁动了我的奶酪?》和其他众多装祯精美的书没大区别,只是薄了些,约4万字,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
      可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小书,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自1998年9月由美国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后,两年中销售2000万册,雄踞亚马逊网上书店第一名约80周,同时迅速跃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
      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
      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博士是美国知名的思想先锋和畅销书作家,此外,他还是一位医生、心理问题专家,也是将深刻问题简单化的高手。
      在他清晰洞彻当代大众心理后,便在该书中制造了一面社会普遍需要的镜子———怎样处理和面对信息时代的变化和危机。   当代的一位诗人说,“今天,全世界都需要安慰”。作者正是迎合了世界性的巨大心理需求,用一个小小的寓言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给人带来一种内在的勇气,去直面“软心理问题”(即医学病态心理之外的个人心理问题,又叫“正常人的心理问题”)这种每个人都肯定存在的心理障碍。
         世事变化本无常,《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

    b***

    2005-08-12 20:17: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