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热烈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

首页

热烈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

作为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2-10-12 00:18:55
    好一个扬眉吐气啊,中国人民终于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欢呼!

    S***

    2012-10-12 00:18:55

  • 2012-10-11 19:35:09
    莫言的意思就是闭嘴,俺就不说什么了,俺祝贺他!
    ----------------------------------------------

    别***

    2012-10-11 19:35:09

  • 2012-10-11 19:31:11
    柳树始终认为,我们希盼每年一度的诺文学奖,其实都不是从文学本身角度去思考,只是一种民族主义热情的希望而已;或者,只是潜意识里对西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自身价值体系的否定,自卑啊.其实莫言得奖也好,不得奖也好,我们都应理性地去看待。。。

    柳***

    2012-10-11 19:31:11

  • 2012-10-11 19:16:35
    喜欢肖洛霍夫的人,肯定是喜欢莫言,因为莫言就是抄袭咱的哥哥的哦。

    葛***

    2012-10-11 19:16:35

其他答案

    2012-10-13 16:59:37
  •   一天前有人约我就诺奖发言,我本来是不想置评的,因为一时之间我尚未洞察这着变线棋的真实意图,没有想明白这是礼物还是毒药。以我的经验,礼物和毒药历来是掺在一起分发的,此次何来例外?观察世事,不光别被指着月亮的手指纠缠,而且也别因为看到月亮而沾沾自喜。
       由西方国家经营、既有“国家”名义又以“国际”名义颁发的各种奖,挑中的“石子”无一不皆具政治和利益两个因素,无论是美术、建筑、舞蹈还是电影、文学、音乐,作品和作者的本质都被偷偷抽换掉,而是为一个庞大的征服全球的计划服务的。但这个计划并不摆在桌面上,也没有一个明示的纲领,操作技巧更不公开,唯一暴露的部分是对目标物的选择,整个计划的实现就是靠疏而不漏地挑选卒子,由此潜移默化地篡变艺术观、审美观、价值观、历史观,收拢解释权,垄断定价权,致对手不战而败。
      由于被挑选者只见局部,而只有挑选者能见全局,卒子的接力角色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而卒子却不知道自己只是整盘棋中的一粒棋子。 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奉为二十世纪的伏尔泰是“看不见的手”培养颠覆历史的偶像之惯用步骤。所以每听国人感叹中国文学离诺贝尔奖还有多少年的距离之类的傻话,涕笑皆非之余既觉得国人完全被蒙在鼓里、天真得滴乳汁,又觉得傻也能傻得歪打正着,距离的确还没有缩短到足以让“看不见的手”称心地挑人,那年选中弃中国籍取法国籍的作家显然是匆忙而笨拙的一手,只起了破神话的作用,所以必在若干年后纠偏,下一着变线棋。
      “距离的缩短”与文学水平十万分扯不上,而与一国进入“狼群”猎食场的程度直接挂钩。 这类由西方某国颁发、有“国际”声誉的奖,真实操纵人往往与颁奖国没有多大干系,他们要么是暗中篡变了原来由该国创办的组织,要么是以此国的名义成立实则为国际征服集团服务的组织。
      很多我们以为的正式国际组织都有这个背景,更不要说那些非政府组织;很多我们以为的“国际奖”或“某国奖”都是由这群人操纵,以西方列强或国际社会的名义影响世界甚至发号施令,这才是今天世界被隐藏的现实。在当今被垄断的世界文化艺术市场,“杰作”早就不再由创作者本人和鉴赏者决定,这两个昔日艺术作品价值的真正决定者,被偷偷夺去了权力,尤其当有语言和文化内含的作品不再由本文明的鉴赏者评判,而由毫无资质的“国际”机构定夺,这场史无前例的夺权战之杀人不见血,让看到的人倒吸凉气。
       一个民族将其文明的命根子——审美权拱手让人(认这些所谓的“国际奖”为最高评定标准),形同文明的心脏已经停跳,但由于并非白夺而是一种交换,得到物质好处的个体被收买而不知,分散的利益满足掩盖了夺权的血腥。你能想像有一天我们中国人来评判谁才是瑞典文学的最高水平?谁能给我们这个资格和权力?何况这个“国际”机构不过是以瑞典国打掩护。
      如果单为文学给你这个奖,那就等于是免费的好处,与西人打交道切记没有免费的好处!给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代“没有文化的文学”,给在“受害者流水线”上模仿接力、专事哭诉让自己占尽便宜的时代以期与后世做最合算的交易的写作,给以洋铁签串烤土猪肉(洋魂土胚)为特点的“中国现代文学”,注射诺奖这样一剂强心针,正值复兴的中华文化必将翻过这一页的关口,用心何其诡异。
       任何兵不血刃的权力交接,肯定有收买这一程序,只是台面上不叫“收买”。这一史所未有的交易发生在文人墨客被市场从权贵身边解放之时,在初始的确是一种进步,但这种进步掩藏了垄断悄悄地但不可逆转的脚步,何况在西方拉起这个市场的人从一开始就是那个跨国征服集团。
      他们并没有按照市场的自然规律行事,而是以改变艺术观人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操纵,用操纵审美来夺取定价权,再以定价权人为操控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终极目的不是艺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是为了垄断和征服。 检验一个社会究竟落到了哪一步,测试剂是看“杰作”由谁说了算。
      对于那些并未创造自身文明的小国寡民,这并不构成问题,因其本来就是被他文明覆盖;而当一个创造了独立文明体系的国家堕落到其艺人墨客将自己作品的最高评判权移到本文明之外,意味着这个文明的大脑休克甚至脑死亡。一个文明有两个权是不能丢的:道义权和审美权。
      被抢夺走这两个权力,文明就成了身体尚未冷却的僵尸。那些“国际奖”的宗旨恰恰是围剿异己抢夺这两大权力。 半年前,我在由北京开往江南的高速火车上,隐隐瞥见前排有个男生(八十后或九十后)用电脑观看一部电影。细看画面,是三个月前我在巴黎电影院里看过的《Intouchables》,片名有译成《逆转人生》,也有直译为《不可触摸》。
      我因为亲眼目睹这部平庸之作被炒成“杰作”的过程,在一万公里以外高铁里目睹的,就像看到魔溏里搅动的水圈一直荡到了哪里。由此惊觉世界的统一,她往哪个方向统一,她往哪里收缩和聚集,她看似放大的收小,她形似宽阔的狭隘,她好似多彩的单调,她极似进化的退化,她往终点的飞奔急驰。
       在已变成一个巨大传声筒的世界,这一幕难道不早在意料之中?只不过声音并不是朝四面八方传送的,而有着它设好的渠道和方向,话语从高处流向低处,这个坡度是人为搭建的,有人心甘情愿或无知无觉地作着低处。从“看不见的手”挑选出那粒小石子(赢利将落入“集团”手里的政治极其正确的样板作品),到看见石子被如何使劲抛进水中(从传媒昧着艺术良心联手捧场到西方各大电影奖和电影节的接力配合),一直到瞥见石子激起的水圈之多、之大,全过程首尾相接,一环套一环,有自觉的接棒手,有傻乎乎追逐声音的传声筒,二者却能在惯性中齿轮般配合着转动,细品之后还真有点心惊肉跳。
      一部“杰作”的全部策划、推销过程,已经到了如此随心所欲、指鹿为马的程度,世界已经变得这么大而渺小、这么繁而一律、这么反而听话、这么知而无知,末日帝国的噩梦再度袭上心头。 我们看到传媒军团的运作就是利用了石头入水之后,绝大多数人不会再去探就石头的大小和轻重,人们看到的、口口传递的都是浮在上面的水圈、泡沫、浪花。
      境外的人更看不透“小石头”政治正确在哪里,它赢的利流向何方,他们只知道追逐“石头”落水的声音,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追上去,并越来越像地模仿那声音,“史上最……”像电流一样传遍各大都市。于是真正的杰作,因为题材不符合政治正确的样板,便被巨大的回声挤到无人能见的角落,毕竟看到全局的人微乎其微,没被利益链收买的人也很少很少,有良心兼有眼光的人更少更少,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犬儒,且将越来越犬儒。
      当利益的链条、征服世界的企图取代艺术那本来就少之又少的理由,世界的确越变越小。 。

    庸***

    2012-10-13 16:59:37

  • 2012-10-13 11:38:56
  • 莫言“莫言”?我知道莫言这个作家是1994年时,因为他的作品《丰乳肥臀》,让我记忆深刻,至今还是没有忘记这个书名。但是我至今还是没有看过这本书,也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作品。没想到他竟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除了丰厚的奖金,日后更会是财源滚滚而来,名利双收呀!

    刘***

    2012-10-13 11:38:56

  • 2012-10-12 22:48:54
  • 俺觉得,应该回赠评委们一个奖:醒悟奖
    诺奖来得太迟了
    不是中国人聪明太晚
    而是欧洲人醒悟太迟!
    

    x***

    2012-10-12 22:48:54

  • 2012-10-12 18:04:26
  • 俺见过他,交谈过,当年他来俺这里,俺朋友,呵呵!恭喜恭喜!

    柏***

    2012-10-12 18:04:26

  • 2012-10-12 15:24:52
  • 莫言莫言,诺贝尔也变腹黑了。。。。。。

    缺***

    2012-10-12 15:24:52

  • 2012-10-12 09:40:46
  • 只能说明诺贝尔文学奖水准一般或较偏颇,得不得看来无所谓了。
     
     
     
                         

    二***

    2012-10-12 09:40:46

  • 2012-10-11 21:00:58
  • 楼主既然说祝贺总得有所表示吧,不能就这么嘴上说说啊。。。
    

    哈***

    2012-10-11 21:00:58

  • 2012-10-11 20:09:28
  • 很好,每人发一盒喜糖

    京***

    2012-10-11 20:09:28

  • 2012-10-11 19:27:34
  • 北京师范大学出了两个诺贝尔奖得主

    2***

    2012-10-11 19:27:34

  • 2012-10-11 19:16:04
  • 他最该感谢的是张艺谋,没有老谋子当年的那部电影,莫言在老外眼里什么也不是。

    忧***

    2012-10-11 19:16:04

  • 2012-10-11 19:14:48
  • 恩  太好了 中国第一个吧  老舍当年听说要颁呢 结果自杀了 没办成 

    大***

    2012-10-11 19:14: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