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在自然界里,软体动物有很多,乌龟是吗?

首页

在自然界里,软体动物有很多,乌龟是吗?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8-04 23:54:53
  •   软体动物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了真体腔的动物。软体动物的真体腔是由裂腔法形成,也就是中胚层所形成的体腔。但软体动物的真体腔不发达,仅存在于围心腔及生殖腺腔中,所以真体腔出现的意义将留待环节动物门中论述。
    软体动物在形态上变化很大,但在结构上都可以分为头、足、内脏囊及外套膜4部分。
      头位于身体的前端,足位于头后、身体腹面,是由体壁伸出的一个多肌肉质的运动器官,内脏囊位于身体背面,是由柔软的体壁包围着的内脏器官,外套膜是由身体背部的体壁延伸下垂形成的一个或一对膜,外套膜与内脏囊之间的空腔即为外套腔。由外套膜向体表分泌碳酸钙,形成一个或两个外壳包围整个身体,少数种类壳被体壁包围或壳完全消失。
      这些基本结构在不同的纲中有很大的变化与区别。 软体动物具有完整的消化道,出现了呼吸与循环系统,也出现了比原肾更进化的后肾(metanephridium)。 软体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存的有11万种以上,还有35000化石种,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门类。
      特别是一些软体动物利用“肺”进行呼吸,身体具有调节水分的能力,使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构成了仅有的适合于地面上生活的陆生动物。 软体动物包括在生活中为人们所熟悉的腹足类如蜗牛、田螺蛞蝓;双壳类的河蚌、毛蚶等;头足类的乌贼(墨鱼)、章鱼等;以及沿海潮间带岩石上附着的多板类的石鳖等。
      它们在形态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它们的体制或者对称,或者不对称;体表或者有壳,或者无壳;壳或者是一枚或二枚或多枚。但根据现存种类的比较形态学的研究、胚胎学的研究,以及早在寒武纪就已出现的化石的古生物学研究发现:所有的软体动物是建筑在一个基本的模式结构上,这个模式就是人们设想的原软体动物,也就是软体动物的祖先模式,由原软体动物再发展进化成各个不同的纲。
      所以原软体动物代表了所有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 一般形态及生理 人们推测原软体动物出现在前寒武纪,生活在浅海,身体呈卵圆形,体长不超过1cm,两侧对称,头位于前端、具一对触角,触角基部有眼。身体腹面扁平,富有肌肉质,形成适合于爬行的足。身体背面覆盖有一盾形外凸的贝壳(shell),保护着整个身体。
      贝壳最初可能仅由角蛋白形成,称为贝壳素(conchiolin),以后在贝壳素上沉积碳酸钙,增加了它的硬度。贝壳下面是由体壁向腹面延伸形成的双层细胞结构的膜,称外套膜(mantle)(或pallium),它具有很强的分泌能力,贝壳即由外套膜所形成。
      外套膜下遮盖着内脏囊。身体后端、足的上方与内脏囊之间出现了一个空腔,即为外套腔(mantle cavity),它与外界相通。外套腔中有许多对行呼吸作用的鳃,以及后肾、肛门、生殖孔的开口。 原软体动物鳃的结构可能相似于现存腹足类的鳃,它是由一个长的鳃轴向两侧交替伸出三角形的鳃丝所组成,这种鳃称为栉鳃(ctenidium)。
      鳃轴是由外套膜或体壁向外伸出,其中包含有血管、肌肉和神经,鳃丝的前缘(即腹缘)具有几丁质的骨棒支持,以增加鳃的硬度。鳃在外套腔的两侧分别由背、腹膜固定了位置,因此鳃将外套腔分成了上、下室。水由外套腔后端的下室流入,经鳃丝表面及上室流出外套腔,鳃丝前缘及表面满布纤毛,由纤毛的摆动造成水在外套腔中的流动。
      鳃轴上具有两个血管,背面的为入鳃血管(afferentblood vessel),腹缘的为出鳃血管(efferent blood vessel),血液由入鳃血管流向出鳃血管,也由鳃丝表面的微血管直接由背缘流向腹缘,这样血流的方向正好与鳃表面的水流方向相反,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气体交换。
       原软体动物像许多现存种类一样,不仅鳃的表面布满纤毛,其外套膜及皮肤(包括足部皮肤)部分布有纤毛,这些纤毛的摆动造成水流不断的经过,以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及捕食,所以在原软体动物中皮肤的呼吸作用是很重要的。足部的纤毛运动与肌肉的收缩还联合构成身体的运动。
       原软体动物可能是植食性的,取食浅海岩石上生长的藻类。具有与现存软体动物相同的取食结构。口位于头的前端,口后为口腔(buccal cavity),口腔后端有一袋形齿舌囊(radulasac)。齿舌囊的底部是一条可前后活动的膜带,膜带上分布有成行成排、整齐排列的几丁质细齿,齿尖向后,膜带及齿构成齿舌(radula),齿舌囊的底部有齿舌软骨(odontophora),齿舌和软骨上附着有伸肌(protractor muscle)和缩肌(retractormuscle),靠肌肉的伸缩、软骨和膜带可伸出口外,以刮取食物,由于取食的磨损,前端的细齿逐渐老化丢失,膜带后端可以不断分泌补充新齿,其替补的速度在许多软体动物是每日数排。
      这种齿舌的结构在大多数现存软体动物中是存在的。 口腔的背面有一对唾液腺的开口,其分泌物可以滑润齿舌,并将进入口中的食物颗粒粘着在一起,形成食物索,食物索经食道进入胃。胃的前端呈半球形,胃内壁的一侧具有几丁质板,称胃?J(gastric shield),相对的一侧形成许多细小的嵴与沟,沟中具有纤毛,称为筛选区(sorting region)。
      胃的后半部分成囊状,称晶杆囊(style sac),因其中有一胶质棒状结构,称晶杆(crystalline),晶杆囊的内壁也有褶皱及纤毛,也形成纤毛沟。食物在口腔中被粘液粘着形成食物索后,不断地进入胃内,依靠胃酸作用(现存种类胃液的pH值一般是5—6)除去食物索的粘滞性,使索中的食物颗粒游离,同时靠胃筛选区内的纤毛作用对食物进行筛选,将细小的食物颗粒经胃上端的消化腺管送入消化腺中,消化腺是食物进行胞内消化及吸收的场所;较大的食物颗粒在胃内被进行胞外消化;未能消化的食物经胃壁的褶皱而进入肠道,由肠道再进行部分的消化作用,最后在肠道中形成粪粒。
      肛门开口在外套腔后端,粪粒的形成减少了对外套腔的污染,粪粒可由水流排出体外。 原软体动物的体腔位于身体的中背部,它包围着心脏及部分肠道,所以实际上代表着围心腔与围脏腔。心脏包括前端的一个心室及后端的一对心耳,由心室通出的动脉经过分枝形成小血管,最后在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血窦,再经血窦汇集成静脉,经过肾、鳃等血液流回心耳及心室,此为开放式循环。
      血液中包含有变形细胞及呼吸色素,其呼吸色素主要是血蓝素(hemocyanin)。 排泄器官为后肾,位于围心腔两侧,后肾的一端与围心腔相通称为内肾口(nephrostome),一端与外界相通,称为外肾孔(nephridiopore)。围心腔接受由心脏及围心腔腺体释放出的代谢产物,随围心腔液由肾口进入到肾脏,肾脏具有一定重吸收的能力,它将有用的盐类回收,无用的废物变成尿,经外肾孔、外套腔再排出体外。
       原软体动物的神经结构很简单,围绕着食道形成一神经环,由神经环分出两对神经索,腹面的一对称足神经索(pedal cord),支配足部的肌肉收缩;背面的一对称内脏神经索(visceral cord),支配内脏及外套的运动。根据对现存软体动物的推测,其感官可能也包括一对眼,一对位于足内的平衡囊(statocyst),及一对嗅检器(osphradia),它位于下鳃膜上,是一种化学感受器。
       生殖系统包括一对生殖腺,位于围心腔前端中背部,雌雄异体,没有生殖导管,精子或卵成熟后释放到围心腔,因为生殖腺腔也是体腔的一部分,所以生殖细胞经围心腔,再经过肾脏排到体外。受精作用发生在海水中,原软体动物的胚胎发育可能十分相似于现存软体动物,也进行典型的螺旋卵裂,囊胚孔形成口,经原肠胚后便形成了担轮幼虫(trochophore)。
      担轮幼虫呈梨形,具有典型的口前纤毛轮(prototroch),在口的上部环绕身体,卵裂时的第一个四集体都位于顶端,顶端还有成束的纤毛。担轮幼虫不仅出现在软体动物,也出现在环节动物。 原始的种类发育中仅经过担轮幼虫,大多数现存的软体动物担轮幼虫时期很短,其后进入面盘幼虫期(veliger larva)。
      面盘幼虫时出现了足、壳、内脏等结构。推测原软体动物没有面盘幼虫期,它由担轮幼虫失去口前纤毛轮、变态为成体,并开始在海底营底栖生活。 乌龟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龟科。

    持***

    2005-08-04 23:54:53

  • 2005-08-04 22:02:34
  • 不是

    2005-08-04 22:02:34

  • 2005-08-04 19:40:52
  • 乌龟是爬行动物,不是软体动物。

    r***

    2005-08-04 19:40: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物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