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传染科

淋巴丝虫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哪些?

淋巴丝虫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哪些?
菇*** | 2015-12-06 16:16:4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5-12-06 16:16:47
  • 淋巴丝虫病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丝虫种类、发育情况、寄生部位、传染期幼虫侵入的数量、人体的反应性以及继发感染等。丝虫病在其发病过程中,成虫起着主要作用,传染期幼虫在其发育成熟的过程中与发病亦有一定的关系。当并发细菌性感染时,丝虫病的表现更为复杂。出现于外周血液的微丝蚴,则与发病的关系不大。当传染期幼虫钻入皮肤,辗转到达人体淋巴系统发育以至成熟在此发育阶段,幼虫和成虫所产生的代谢产...

    查看全部>>

    淋巴丝虫病丝虫病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丝虫种类、发育情况、寄生部位、传染期幼虫侵入的数量、人体的反应性以及继发感染等。丝虫病在其发病过程中,成虫起着主要作用,传染期幼虫在其发育成熟的过程中与发病亦有一定的关系。当并发细菌性感染时,丝虫病的表现更为复杂。出现于外周血液的微丝蚴,则与发病的关系不大。当传染期幼虫钻入皮肤,辗转到达人体淋巴系统发育以至成熟在此发育阶段,幼虫和成虫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以及成虫在子宫内的排泄物,能惹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及局部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丝虫热等这种急性淋巴管(结)炎被认为是属Ⅰ型或Ⅲ型变态反应所致。后期多为淋巴管阻塞性病变,认为属Ⅳ型变态反应。丝虫病慢性症状与体征的发生是由宿主对丝虫抗原的免疫应答引起的班氏和马来丝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丝虫成虫和微丝蚴的抗体,在无微丝蚴血症者血清中,则有抗微丝蚴表面鞘膜抗体。丝虫抗体介导或参与消灭血循环中的微丝蚴。无症状的微丝蚴血症者免疫反应低,其淋巴细胞在体外与丝虫抗原通常不起反应,血清中亦无抗成虫和抗微丝蚴抗原的抗体或抗体水平很低。丝虫病发展至慢性阻塞,形成象皮肿此时通常无微丝蚴血症,但其特征性炎症病理是由于高度免疫应答所致局部炎症反应而使组织损伤淋巴水肿的形成也可能是免疫介导的,是对成虫反应所致的闭塞性淋巴管内膜炎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成虫的某些因子与宿主的体液-细胞的炎症反应相互作用而导致淋巴引流不畅。总之,丝虫病的免疫机制很复杂,迄今仍很不清楚。丝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淋巴管和淋巴结。1
    _*** | 2015-12-06 16:16:47 58 1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