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五官科

如何提高助听器的康复效果?


      		
M*** | 2017-12-29 03:55:04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2019-05-05 08:49:04
  • 助听器只是整个听力康复工作中的一部分,还应该同时接受听觉与唇读训练,以期收到相辅相成之效。充分利用视觉的功能,在交谈时注意对方的嘴型、表情与动作。由于助听器无法完成克服辨音方面的困难,“唇读训练”或许值得一试,以作为辨音时之辅助。视觉同时能改进自己的发音。以往的实践表明,唇读与助听器一起运用的效果比只用其中任何一项的效果要强得多。在日常与人交谈时,还应把听力、理解力、注意力、兴趣以及视觉所得之信息...

    查看全部>>

    助听器只是整个听力康复工作中的一部分,还应该同时接受听觉与唇读训练,以期收到相辅相成之效。充分利用视觉的功能,在交谈时注意对方的嘴型、表情与动作。由于助听器无法完成克服辨音方面的困难,“唇读训练”或许值得一试,以作为辨音时之辅助。视觉同时能改进自己的发音。以往的实践表明,唇读与助听器一起运用的效果比只用其中任何一项的效果要强得多。在日常与人交谈时,还应把听力、理解力、注意力、兴趣以及视觉所得之信息整合起来,加以分析,再有效地运用,通过综合训练,可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H*** | 2019-05-05 08:49:04 0 0 评论
    0/300
  • 2017-12-29 06:55:04
  • 由于老年性聋
    、生理的特点及
    电声性能的局限,这两方面严
    响助听效果,使老年人对
    的经济投入与助听效果的回报有一定差距,难以满
    分病人对
    的过高期望值,并因此而产生某些
    问题,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听力康复。为此,在选配
    后,选配人员应向老年患者详细讲解老年性聋的
    特点与相关的
    知识,对其进行适当的辅导训练,从而使老年乐于接...

    查看全部>>

    由于老年性聋
    、生理的特点及
    电声性能的局限,这两方面严
    响助听效果,使老年人对
    的经济投入与助听效果的回报有一定差距,难以满
    分病人对
    的过高期望值,并因此而产生某些
    问题,进而影响老年人的听力康复。为此,在选配
    后,选配人员应向老年患者详细讲解老年性聋的
    特点与相关的
    知识,对其进行适当的辅导训练,从而使老年乐于接受
    ,并提高助听效果及康复质量。
    (一)向老人介绍老年性聋的
    特点
    介绍老年性聋的
    特点,有利于老年人对
    的期望值趋于合理,并耐心、自觉地进行
    。老年性聋的听力特征见
    一。此外。老年人的

    、高龄思维、体力精力的衰退等也是影响助听效果的因素。
    (二)指导老年人学会放置
    及调节
    上的各功能钮
    一些老人因为
    的放置不到位,产生刺耳的
    啸叫而不愿意佩戴
    ,选配
    后耐心地指导老人
    放置方法,直至老人能自己正确放置,很容易克服这一不适。向老年人详细讲解
    上各功能钮的作用,并教会他们如何调节,可使
    发挥更好的声响效果。如音量的调节,应以声音听起来舒适又能听清对方讲话为宜。避免声音放得太


    重振。
    (三)辅导老人掌握适应
    及与人交流的方法
    语言是
    的高级
    活动,它的接受与认知是人的主动过程,通过对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训练,开发其综合潜能,可克服佩戴
    早期
    不适和
    不习惯现象,提高社会交流能力,增强助听效果。
    (1)首先告诉老年人戴
    后听清每个字是困难的,只要能听与交流就可以,而不必达到100%的言语识别率。宜采用
    离(1M以内)放低语言声的交流方式。
    (2)决心与耐心是取得良好助听效果的保证。开始先在家中与家
    对面交谈,家
    音应慢而清晰,句子应简单易懂,并耐心、
    ,使老人感到温暖。当听懂80%交谈内容时,就可提高说话速度。注意不要让老人疲劳,切忌长时间与老人交谈。
    (3)因
    的声音和原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所以要适应一段时间,开始每天戴1~2小时,3个月内逐渐递增佩戴时间,能听清自己讲话声和室外声后可以多和人交谈,直到整天戴用为止。
    (4)老人聋耳长期处于“安静”状态,戴
    后一旦听到外界各种声音,一时不能适应,因此不同一下子接触声大的环境,要先在安静环境下使用
    ,适应后再接触
    环境,同时要再次学会
    去听想要听的东西,把要听的东西从背景声音中分开。
    (5)初戴
    后听自己的声音要比听外界语声大,有时甚至听不清自己的声音,应每天自己练习朗读,控制发音。
    (6)
    时间越长,在
    环境中聆听语言的功能就缺失得越多,需要再次学习这种能力。
    (7)在和众多人交谈时,只集中听一位讲话者的声音,并尽可能接近他,不要因为要求与别人
    离交谈而害羞。
    (8)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去听

    的播音,因为这些复制声是不自然声,速度也快,只要听懂讲话的内容即可。除上述方法外,交流时还应把听力、
    、注意力、兴趣以及视觉所得的
    整合起来,加以分析运用,必要时请别人讲话慢些,以充分发挥
    潜能
    l*** | 2017-12-29 06:55:04 44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