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翻译沈复的【幼时记趣】【文言文】 ?

首页

怎样翻译沈复的【幼时记趣】【文言文】 ?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30 01:31:44
  •   编辑本段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图片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连忙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来,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突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遐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庞大的动物如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词语解释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浮生六记》。他出身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沈复工诗画、散文。
         2。余: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1。私拟:暗自比作。拟,比。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
      项:颈(jǐng),脖颈(g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
      观:景观。   23。唳 (lì ):鸟鸣。   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6。以……为……:把……比作……。   27。兴:兴致。   28。。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
      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29。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30。方:正。    31。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2。之:代词,它指虾蟆。   33。驱:驱赶。    34。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
         35。果:果真   36。林:森林   37。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8。纹理:花纹。   39。土砾:土块。   40。壑:山沟。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观蚊如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驱赶蛤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出自本文的成语:   明察秋毫 (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清楚。
      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 (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庞然大物 (又高又大的东西。比喻貌似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东西。)   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
    编辑本段通假字和多音字
      通假字 1。
       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项为之强 :脖子看得都酸了   多音字 2。 虾: há 虾蟆xiā 对虾
    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鞭数十(“鞭”,鞭子,这里活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   果然鹤也(“鹤”,白鹤,这里活用作动词,“变成白鹤”的意思。)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⑴观: ①昂首观之〔看〕 ②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   ⑵察: ①明察秋毫〔看〕 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⑶神: ①定神细视〔精神〕 ②神游其中〔思想〕   ⑷时: ①余忆童稚时〔时候〕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⑸以: ①徐喷以烟〔用〕 ②以丛草为林〔把〕   ⑹为: ①项为之强〔因为。
      。。而。。。〕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⑺之: ①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 ②物外之趣〔助词,的〕 ③心之所向〔这样〕 ④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只小虫斗草〕 ⑤项为之强〔代词,指看蚊子〕 ⑥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   ⑻其∶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微小物〕②蹲其身〔代词,指我〕
    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式:   (1)、“徐喷以烟”等于“徐以烟喷”。
      译为:慢慢地用烟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 等于“于素帐中留蚊”。 译为: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2、省略句式:   (1)、“使与台齐” 等于“使(之)与台齐”。 译为: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见二虫斗草间” 等于“见二虫(于)草间”斗。
       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判断句式: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5、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 译为:把------当作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方:古义:正在; 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   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   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
       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观:古义:景象 今义:看   私:古义:私下 今义:自私。

    憋***

    2018-12-30 01:31: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