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说庄子是审美主义哲学家?

首页

为什么说庄子是审美主义哲学家?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0-23 01:40:42
  •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是最浪漫的一个,也是最偏于艺术审美的一个哲学家,只有庄子的文字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自由驰骋的。他大胆地挥洒想象,极尽夸张之能事,自造出一个神奇的寓言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上至高天,下至九渊,大至鲲鹏,小至稊米,真实如孔子、颜回,虚幻如匠石、庖丁,端正如老子、惠施,邪怪如支离疏、哀骀它,奇奇怪怪,不能穷举。
      
    但绝对是一个想象和夸张的世界。
    本来是鱼卵的东西,在庄子的笔下却变成了巨鸟,这就是屡被后世引用、用以代指远大志向的“鲲鹏”。“鲲”,《尔雅·说鱼》训为“鱼子”,“鱼子”也就是“鱼卵”。一粒“鱼卵”,却变成了一条大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又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何其庞大的一只神鸟!翅膀扇动起来,能遮挡半天的云彩,这是多么奇异的想象!再比如,任公子垂钓。任公子制作了一个巨大的钓钩和粗黑的绳子,钓竿能从会稽山一下子甩到东海里去。任公子用五十头阉割了的牛作鱼饵,一天天蹲在会稽山上钓鱼。
      可是鱼没有上钩。一直等到一年以后,游来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咬上巨大的鱼钩,昂着头在水里迅速地游动,那白色的鳍背,鼓动起来,就像连绵不绝的群山,整个东海都为之震荡,发出的响声好像神鬼出没,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
    还有什么想象能超过庄子的巨大夸张和极度的荒诞?这里不仅有壮阔的画面,而且言辞飘逸,完全构造了一个非人的世界,令人叹为观止。
      
    庄子不仅能把细微的东西夸大为巨像,而且也能把巨大的东西缩小为微尘,能把庄正的东西想象为卑俗。比如东郭子问“道”。“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你看,被老子和庄子奉为世界本体的“道”,竟然是藏在人的屎尿里,如此下作,这样的想象谁人敢为?
    庄子的想象和夸张历来为人称道。司马迁说,庄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是说其想象无边无际。
      刘熙载说庄子是“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是说其虚构常常出人意料,常人难为。鲁迅说,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是说其想象和夸张不仅浪漫神奇,而且丰富多彩。其实,庄子对自己的创作是有认识的。在《天下》这篇总结性的文章中,庄子说,他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虚构了一个寓言世界。
      可见,庄子是有意为之的。
    庄子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勇认为,庄子与先秦诸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庄子的文章不以说理为目的,他的文章的文学性大于哲学性,是哲学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统一,并且文学性超越了哲学性。
      此说深有道理。我们现在读庄子,往往会忽略庄子的思想,而沉浸在庄子的文学世界中。闻一多说,“读庄子,本分不出哪是思想的美,哪是文字的美”。的确是这样,庄子的文章,从创作形式上说就是审美的,而且是有意为之的。庄子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文学家。郭沫若认为,自秦汉以来,中国大半个文学史,都深受庄子的影响。
      这里说的“影响”,大半也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肯定的。
    庄子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偏于审美,在思想上,庄子更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一个偏于审美的人。他是一个美学家。他活在这个世界上,却又脱身于世界之外;他看到了万象之物性,却又高蹈于一切物性之上。
      于生,他看到了苦难,于死,他看到了解放,因此他超越生死;于名,他看到了危险,于利,他看到了羁绊,因此他抛却名利。他穷而富有,卑而高尚,俗而大雅,形怪而心灵无限。他是一个唯美的艺术家!
    西方哲学家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这是西方人终极追求的理想,西方人没有做到。然而,庄子却早已做到了。在庄子这里,一切都可以进入艺术审美的殿堂。
    有一次,庄子和惠施散步走到一条小河边,庄子说,你看这条小鱼游得多么快乐。庄子从小鱼身上发现了快乐,他借助鱼的飞翔展开了对现实世界的超越,翩然飞到了一个极乐世界。
      一个人,如果既能看到物质世界的本性,又能在这之上看到人性的飞翔,这就是审美。可惜惠施不懂,惠施是一个逻辑学家,他要证明这个世界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惠施完全忽略了人心对这个世界的打量,在这一点上,庄子比惠施站得高,他看到了审美主义的生活。
    或许“濠梁之辩”还不是庄子最彻底的审美体现,这个故事中的庄子还是比较客观、冷静、清醒的,还没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还没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他是一个站在岸上的人。
      在“庄周梦蝶”中,庄子才彻底地抛弃了那个臭皮囊: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蝴蝶与人本应有分,如何在梦里却物我不分呢?陈鼓应说,庄子“梦中化蝶”其实是对苦难时代的一种艺术观照。
      庄子处在战国中期,用同时代的孟子的话说,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人们过着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的生活,危险无处不在。那么,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如何才能“适己”,使生命得以升华?庄子选择了艺术审美。在梦里--也只能是在白日梦里,人们才能暂时忘却物我的区别,抛弃一切烦恼,甚至连肉体都可以瞬间消亡。
      
    这是一种艺术观照,是用审美的愉悦超越生活的苦恼。艺术原本就是白日梦,对这一点,东方人和西方人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日本文艺家厨川白村说,文学就是“苦闷的象征”。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艺术就是“酒神精神”。“象征”也好,“酒神”也罢,它都是艺术的审美!庄子用极富浪漫色彩、穷极想象和夸张的“寓言故事”,缔造了一个自我圆满的艺术世界。
      
    庄子卓然是一个飘逸的艺术哲学家。

    z***

    2018-10-23 01:40: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哲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