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一门没过,是要两门都重新考吗?

首页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一门没过,是要两门都重新考吗?

去年参加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一共考两门。有一门没过,今年是要两门都重新考吗?还是过的那门就不用再考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1-19 14:06:56
    两门都重新考
    考一门的条件
    参加免试部分科目(考l科)考试条件:
        按国家统一规定已受聘担任出版专业初级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只参加相应级别“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一个科目的考试。
    

    更***

    2009-01-19 14:06:56

其他答案

    2009-01-19 15:22:04
  •   我看到很多坛友在关心“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事情,我在当时报考的时候也碰到很多考友,虽然报了名但仍然不知从何入手去应考,作为考过的人,我想在这里简单地给感兴趣的朋友介绍一下考试的概况。我在北京考的是中级,所以以下内容以中级为主,并以北京的情况为蓝本。
            1、概况      “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级别,是新闻出版总署和人事部一起办的一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能够得到新闻出版行业的普遍认可。特别是,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实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下职称 “以考代评”、图书责任编辑 “持证上岗”两项原则以来,该考试更是成为大多数新入行者的必过一关。
         此外,对于发行人员而言,虽然还有一个全国发行员的资格考试,但据我所知,由于该资格考试未与人事部达成一致,因此,仍然作为事业单位的大多数国有出版社是不予实质承认的,即考过了也不算拥有中级职称,这样一来还是要去考“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该考试的内容,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都是两门——《基础知识》和《理论与实务》,只是初级与中级的考核侧重点不同。一个比较突出的差别是,初级中考察被试者的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包括现代汉语和少数古汉语,而中级考核内容中则没有。   该考试每年的通过率大概在25%到30%之间。
      经过2002年以来4年的考试,考试模式已经相对成熟,出题的路数越来越侧重考核实际业务能力,题型越来越灵活,很多试题内容是书本上没有成文的,非常贴近出版专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完全靠应试者活学活用。但是基本可以说,从事日常正规出版业务(特别是编辑业务)的朋友稍加复习通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其主要筛除的应试者是大量虽在出版单位工作,但并不从事日常专业工作的报名者。      2、报考      每年报名的时间大概在6月份左右,考试在10月、11月前后,出成绩在12月底。报名和考试由各地政府人事考试院统一安排,参考教材在报名点有售。
      报考条件如下:   1)初级:任何专科以上学历人员,应届毕业生也可以。   2)中级:首先要求报名者在正规出版单位工作,即其工作单位必须出版正规出版物;其次,大专学历要求工作满5年,本科学位满4年,双学士或各类研究生班学历满2年,硕士学位满1年,博士学位不限工作经验。
            3、资料      标准教材有:《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种)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分为初级和中级两种)上海辞书出版社、《考试大纲》上海辞书出版社。   辅助教材有:《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著作权案例评析》上海辞书出版社、《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练习和参考答案》(分为初级和中级两种)人民文学出版社。
         其他参考书:《现代汉语(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法规及其应用》苏州大学出版社、《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汇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4、备考      各地政府人事考试院或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会根据各地情况考虑举办考试培训,北京每年都办。
      建议有时间的朋友都报名去听听,特别是并不从事日常出版业务的报考者,对复习是有帮助的,但并不透题。   其实,考试内容在教材上都有,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材,并结合实际工作加以学习、理解。但并不要去硬背教材内容,因为题型非常灵活,原样照搬教材内容的试题只占少数。
      看教材时一定要对照考试大纲,大纲上划为重点的内容一定要反复看几遍,大纲上划为“了解”的在时间紧张时可以舍弃。   另外,近年来出版法律法规成为考试内容的重中之重,应试者一定要熟记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并应该适当地了解一些典型案例。   在通看教材的基础上作一下往年的试题,可以找到考试的感觉、了解出题人的思路。
            5、注意事项      考场交通路线的熟悉,文具、准考证的携带自不必说,只说说考试时的注意点。   1)答题前请一定要注意认真研读题面,近年来不少灵活题的文字表述中隐藏有不深的陷阱,如果疏忽就会中计。   2)在撰写应用文时,请一定注意要求,不要将任何泄露考生身份的信息无意间写进文中,造成违规试卷。
         3)多选题中拿不准的选项一定不要选,选错会倒扣分。   4)注意控制答题时间,遇到明显不会的题目应果断放弃,立刻向后继续答题,以免影响后面的发挥。   5)计算题一定要把公式和步骤列在卷面上,这些都是得分点。

    1***

    2009-01-19 15:22: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