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紧急求救!!!!!!

首页

紧急求救!!!!!!

"紧急求救!!!各位学长.小妹我遇到麻烦了.距近我语文考试关于"修改病句和语句排列顺序"老是错很多,望哪位学长能给举例我讲讲,小妹在这真心的感谢了!!,"

   要详细举例讲解,谢谢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2-12 21:32:36
      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高考题型示例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999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引导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简析:正确选项是C项。
      A项搭配不当,"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消防车"则不能。B项属句式杂糅,应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D项介词搭配不当,应将"关于"改为"对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0年全国高考考试题) A、这项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年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B、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异的奇迹变来。 D、这家工厂虽然规范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评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简析:本题重点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A项属句式杂糅,可以说"学员除……外,还有清华大学……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可以说"学员除……外,来自……也参加了学习。"将两种句式掺杂柔合在一起使用)必然造成结构上的混乱。B项不合逻辑,"一切出版物"包括"报刊、杂志",因而不能将他们并列。
      D项搭配不当,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规模不大""曾两次获省科学大会奖"可以指"这家工厂",但"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则不能是"这家工厂"了。 3、下列各句中,没能语病的一句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B项犯了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的毛病。上文说"如何让大家都富起来呢",下文就应接着说"要让知识起决定作用",仍用未然语气,现在变成已然语气,显然前后失去照应。
      C项犯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毛病。"日前"意思是"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还在进行中,因而这两个词在时态上相矛盾,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犯了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而只能说"扩大规模"。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句子排序 解题思路:注意文字上下文的联系;还可以考虑语言标志;此外,注意总起和总结性的句子;再有,不同的文体文章的思路也有明显的区别。 1、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认识这一点很难,因之忏悔也难。
       ②每个人、全部历史、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绝无“完美”一说。 ③一些伟人,一些强者尚如此,何况芸芸众生如我辈者乎? ④认识了,忏悔了,又改了,更难!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2、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
       ②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 ③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④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①③ 3、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
       ②人生须知道负责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③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 ④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 A ③②④①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③④②① 4、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种发展和变化往往会突破原来量的限制,引起质的变化。
       ②凡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和变化,是我们所希望的。 ③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 ④还要创造一定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原有的度,发展为新事物,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⑤所以掌握事物的度,既要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界限,又不能把事物的度绝对化。
       A ②③①⑤④ B ⑤④③①② C ③①②⑤④ D ②⑤④③① 5、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人曾经进行这样的试验:在大房间里张起密密的铁丝网,然后放出几只失去视力的蝙蝠。 ②蝙蝠何来这种如此高明的夜视术呢? ③结果这些盲蝙蝠在房间内飞来飞去,丝毫不触及铁丝网。
       ④后来,人们将蝙蝠的耳朵封住,再让它们飞行。 ⑤于是,科学家明白了:蝙蝠是用耳朵来“看”东西的。 ⑥不料蝙蝠不仅分辨不出铁丝网,甚至在光亮的房间里也四处碰壁。 A ①③②④⑥⑤ B ②①④③⑥⑤ C ①③④⑥②⑤ D ②①③④⑥⑤ 6、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其中大量的有机物会发生化学分解和气化,带走大量的热量。
       ②当宇宙飞船返回舱由太空"下凡"返回地球通过大气层时。 ③这件"避火衣"遇到高温时就会主动"引火烧身",自己先燃烧起来。 ④与空气剧烈摩擦将产生大量的热。 A ③①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③②④① 7、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声波振动耳鼓时,振动就被传导到基底膜。
       ②蝙蝠飞行时利用它特有的喉头产生高频率的超声波,通过口或鼻孔向外发出。 ③蝙蝠的耳很特殊,其耳蜗内有基底膜。 ④超声波遇到物体后背反射回来,又蝙蝠的耳朵接收。 ⑤刺激膜上的神经细胞,使神经元产生电脉冲,从而眼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 ⑥蝙蝠据此判定目标及其距离:是食物,捕食之;是障碍,躲避之。
       A ②④③①⑤⑥ B ③②④①⑤⑥ C ⑥②④③①⑤ D ③①⑤②④⑥ 8、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可见,对某些花卉来说,它们受到病毒的浸染,不是“受害”,而是“幸运”。 ②植物病毒对植物生长产生的危害作用,是使植物的叶或花改变颜色。
       ③使花色更奇异、绚丽,起到对花卉的美化作用。 ④正是因为病毒的浸染,使花瓣上原有的颜色产生了花斑或条纹。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②① 9、排列下列句子顺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对方的“抗性”太强,它们便无法依附。
       ②病毒也是一样,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们曾经“试探”了各种各样的宿主。 ③就在这漫长而又不断地“磨合”过程中,物种之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协同进化关系。 ④生态系统也平衡下来。 ⑤如果对方的“抗性”太弱,便会被“斩尽杀绝”,导致宿主物种的消逝。
       A ③②①⑤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③④②①⑤ D ②③④①⑤。

    孤***

    2008-12-12 21:32:36

其他答案

    2008-12-09 23:36:42
  •   排列顺序 10分 
    (1)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 
    (2)路上油菜花的香味更浓了。 
    (3)凉凉的,脆脆的,还有甜味呢! 
    (4)我摘下一截菜梗放进嘴里。 
    (5)春游路上,从车窗往外看: 
    (6)下车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泥土软软的。
       (7)一阵阵春风吹进车窗,让人神清气爽。 我的回答和解释: (5)春游路上,从车窗往外看: (1)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 (7)一阵阵春风吹进车窗,让人神清气爽。 (6)下车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泥土软软的。 (2)路上油菜花的香味更浓了。
       (4)我摘下一截菜梗放进嘴里。 (3)凉凉的,脆脆的,还有甜味呢! 先说在车上的情形:通过车窗往外看,看到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接着写春风吹来,送来花香,让人神清气爽。 再写下车后的情景:下了车,离油菜更近,当然油菜花的香味也更浓了。
      受到诱惑,“我摘下一截菜梗放进嘴里”,下面当然要说油菜梗在嘴里的感觉:“凉凉的,脆脆的,还有甜味呢! ” 。

    忙***

    2008-12-09 23:36: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