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化知识!

首页

文化知识!

以下个诗句的作者是谁?意思是什么?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既文章
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5-04-28 10:31:26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解读]要问那池塘里的水为什么会那样清澈?因为上有源头,活水不断地流来。现在常用来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吸取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动人心弦的好作品。也用来比喻人的思想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渠:它,指方塘。如许:这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撰 宁府上房联 【注释】①洞明:了解透彻。②皆:全,都。③学问:本谓学习,问难,后指通称各种知识。
      ④人情:人心,世情,人情世故。⑤练达:熟练通达。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词九首》其九 [解读]全诗为:“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意思是,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
      
      淘金要千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 述愁,吟愿,抒情,达意。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借喻作者虽然辞官,不在政坛,但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红***

    2005-04-28 10:31:26

  • 2005-04-27 21:07:50
  •   1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朱熹的诗《观书有感》。大意是问它怎么会如此澄澈明丽?原来有一股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源头活水”可引申为著书人不断地读书学习,加强修养;也可理解为生活实践丰富。全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出自《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懂得道理,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文章。 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其大意是:学会明辨是非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历程,但只有这样,才会得出真知灼见。全诗: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意思是说,花虽然败落了,化作春泥了,还要为后来的花提供养料。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全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卷***

    2005-04-27 21:07: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