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吴三桂为什么不入四川

首页

吴三桂为什么不入四川

吴三桂反清有点不自信,他为什么不入四川作退路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1-13 16:00:32
      吴三桂及部属经营云南十多年,家产家眷都在云南,视云南为根本之地。吴三桂1678年在衡州病死,死在前线,那时的局势还没有到退守的局面,吴军还反复在长江流域和两广于清军争夺。吴死时,南北两线的攻势均被遏止。接到三桂死讯,诸将纷纷赶到衡州,商量后事。
      所以不能说吴三桂战略上不退守四川。而是后面三年战略如何调整是他部下做出的决定。 1678年吴三桂称帝,建立大周。死后由孙子吴世番继位。年号“洪化”。三桂侄、女婿、心腹将领本想把他迎到衡州来再做决定,但留守云南的郭壮图坚决不肯,郭认为云南为根本重地,吴世番不能轻易出国门,况且三桂一死,吴世番必然即位,立皇后,而他的女儿嫁给了吴世番,与他的女儿争皇后的还有卫朴的女儿,所以他要把吴世番控制在自己手里,果然。
      吴世番立郭壮图女儿为皇后,郭壮图把持了大权。 吴世番没去衡州,三桂侄、女婿、心腹将领只好在衡州商量今后出路,公推吴国贵总理军务,吴国贵提出宁进死,勿退生,北度长江,在中原开辟一块根据地的冒险战略,诸将都比较持重,默然不答。马宝首先反对,其他人考虑到财产家眷都在云南,纷纷支持,于是北上决议被否定,诸将决定专守云南。
       主意已定,由于清兵步步进逼,而守岳州的吴应期骄傲自大,没有容人之量,手下军士将领离心离德,纷纷投降清军,湖南其他吴军也一样,在清军强大的政治军事攻势下,叛逃的不少,原本还不想放弃湖南的吴军,在政治军事不稳及人心向背的情况下,在湖南退得干干净净,跑到贵州据险扎营。
      仅2个月时间,清军便取得了湖南绝大部分地区。个人认为,既然决定专守云南,那么最好的的退路就是从贵州步步退守,贵州靠着云南,后路非常安全。如果去四川,长途跋涉,而且北方人心都不稳,沿途都面临清军威胁,很难保证不出意外。在四川也是一穷二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心理上也都惦记着自己在云南的财产以及家人,所以让他们放弃根本他们是不愿意的。
       考虑到湖南形势一片大好,四川叛军必然震动的情况下,康熙不失时机地向四川派出四路大军,由于之前陕西的王辅臣已经投降,所以清军很顺利,吴三桂的心腹,王屏藩兵败自杀,吴之茂投降。四川形势基本稳定。 吴军一路向云贵退,清军一路追,虽然郭壮图派军突袭四川,形势又出现反复,牵制了清军正面的兵力,但从大局出发,吴军主力已如惊弓之鸟,每仗皆败,吴国贵又战死。
      人心已经倒向了清朝,三桂的心腹、女婿、侄等,虽然不愿降清,但不是战死就是自杀,最后落得个郭壮图挟制吴世番死守昆明,最终被叛变的士卒打开城门,吴世番自杀的结局。

    h***

    2008-01-13 16:00:32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