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什么来历吗?

首页

为什么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什么来历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1-10 17:18:41
      这里牵涉到一个有趣的心理学规律,那就是,审美评价是一种个性化感情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如果一个人对于某事物具有特殊的感情,那么他对于该事物的评价就会倾向与好的方面。即使在一般人看来是缺陷的东西,他也有可能看作是优点。
    西施,是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
      相传越王勾践采用谋臣范蠡的计策,将西施献与吴王夫差;致使夫差因而荒淫误国,西施的名声因此流传,成为后世“美女”的代称。“情人眼里出西施”意思是说,恋人之间产生了好感,就会觉得对方像西施一样美丽无比。正如古人诗云:“草茅多奇士,蓬荜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称心斯为得。
      ”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在二定意义上说明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道理。 意识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既然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那么,什么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人的头脑里会有不同的反映呢?这是因为,反映是被反映者和反映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不但为被反映者所决定,\又受到反映者的制约。
      不同的反映者,由于社会地位、思想修养、文化水平等不同,或者由于年龄、性别和心智的完善程度等;对于同一事物的反映会有差异。所以,“反映”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又具有主观的特征。一句话,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或者说,对于同一客观对象,由于主体的不同,所形成的映象也不完全相同。
      “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一个女子,在素昧平生的人的眼里,可能是相貌平平,但在情人的眼里,就可能成为像西施一样的美丽佳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富有迷人的魅力。这正是由于反映者的主体因素对“反映”制约的结果。 当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情人眼里出西施”虽然表现了意识中所具有的主观的特征,但这种特征的根源仍然是客观的,因为反映者的不同认识都是由于社会环境、实践经验、生活条件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而所有这些原因,归根到底都可以在物质的过程中得到解释。不认识到这一点,把认识的主观性绝对化,那就确实是主观主义地凭感情用事了。 。

    l***

    2008-01-10 17:18:41

其他答案

    2008-01-10 17:59:35
  • 我听说有过这么一个故事,秦仁找西施,西施和侍女跟他开了个玩笑,西施在脸上涂了很多灰,衣服也穿得破破的,但是秦仁一眼就认出西施,因为西施的美貌和气质是掩盖不掉的!所以就有秦仁眼里出西施,谐音情人眼里出西施

    l***

    2008-01-10 17:59: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恋爱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