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唐中宗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首页

唐中宗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唐中宗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30 23:06:53
      唐中宗李显是高宗李治的第七子,也是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他一生两得立储,两次称帝,最终被爱妻和女儿毒杀,一生可谓离奇。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刚被晋封为皇后的武则天生下第三子李显,希望他将来能成为聪敏显达之人。但李显各方面都与他的两个哥哥李弘、李贤相差甚远。
      他不学无术,得过且过。能够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帝宝座,完全是他的幸运而已。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继大哥李弘突然暴毙,二哥李贤被废为庶人后,李显顺理成章地被立为皇太子,韦妃被立为太子妃。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高宗病死,李显于灵前即位。
      第二年改元嗣圣,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中宗顺利即位后,有点儿头脑发热,自作主张,不把辅政宰相裴炎放在眼里。中宗想要任命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门下省长官)。韦玄贞前不久才由七八品的州参军升为州刺史,现在又要升为侍中,升迁实在太快。而且无论从资历看,还是从才能看,韦玄贞都不合适,因此遭到宰相裴炎的强烈反对。
      他反复劝谏,中宗不听,最后恼怒地说:“我把天下给韦玄贞有何不可,还会吝惜一个侍中的职位吗?”裴炎开始害怕了,就把此事禀告了时为太后的武则天,武则天生气了。不久,武则天在含元殿召集百官,裴炎与羽林将军陈务挺率禁军入宫,宣太后令,废中宗为庐陵王。
      中宗不服气地问:“我有什么罪?”武则天说:“你要把天下给别人,还说没有罪吗?”。中宗当皇帝不足两个月,就因为一句戏言被废为庐陵王。不久,他_又被发配到房州(今湖北房县)。在去往房州的途中,韦氏在押送的车里痛苦地生下一个小女孩,但曾经的皇后却发现她连一条多余的被毡都找不到。
      中宗痛苦地脱下身上的衣服,将冻得有点儿发青的女儿裹在里面。因此这个小女婴取名裹儿,即后来的安乐公主。唐中宗他们一行刚到房州又诏令转到均州(今湖北均县)。第二年又被迁回房州。中宗被放外地达15年之久,在这15年里,朝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后武则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周王朝。
      这期间,扬州徐敬业率兵讨伐武则天。不久,宗室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起兵。他们都打出了匡复李唐王室的旗号,支持中宗复位。这使中宗心里更加恐惧,他担心母后会不惜母子之情,派人杀了自己。中宗多年来一直惶惶不安,每听到母后派使者来探视,就惶骇地想要自杀。
      韦氏在一旁劝导他:“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就这样,中宗艰难地熬着。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三月,李显忽然接到一道从母后那里发来的诏书。诏书宣称庐陵王有病,需来神都(洛阳,大周都城)治疗,命其即刻启程。废帝中宗这次不知道是福是祸,但圣命难为,就即刻带着妻儿出发了。
      这道诏书结束了中宗15年的流亡生活。到洛阳后不久,废帝中宗意外地再次被立为皇太子。有了前车之鉴,中宗这次开始小心谨慎。为搞好与母后及武姓一族的关系,他决定和武氏联姻。他把永泰公主嫁给魏王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将安乐公主嫁给梁王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九月,中宗的儿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对武则天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不满发牢骚,却让张氏兄弟报给了武则天,武则天遂下令让他们三人自杀。这件事情触动了中宗,韦后也因失去爱子悲痛不已。他们看清了张氏兄弟对他们一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力量不够,但他们不想坐以待毙。
      这时弟弟相王李旦与妹妹太平公主因为共同的政治利益,也开始与中宗往来。一个除去二张兄弟进而拥戴现任太子(中宗)复位的计谋正在筹划之中。长安四年(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居迎仙宫,张氏两兄弟侍奉汤药,外人不得入内,甚至连太子也很难见到武则天一面。
      因此,朝臣们担心二张会在继承人问题上动手脚。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以张柬之、崔玄障、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为首的大臣联合羽林卫将军李多祚和左威卫将军薛思行,占领玄武门,并与太子一起来到迎仙宫,杀死二张,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神龙政变”。武则天无奈,只好传位于中宗。
      中宗复位后,加封弟弟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又加封妹妹为镇国太平公主,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同时,张柬之等五大臣均被封王,时称“五王”。这年年底,武则天去世,遗制去帝号,称则天皇后。中宗第二年正式恢复大唐国号,去神都之名仍为洛阳,作为东都。
      虽然中宗第二次登基后做了五年的皇帝,但他丝毫不能控制朝廷复杂的政治局面,甚至把家事国事混为一谈,完全是一个稀里糊涂的皇帝。十几年的流亡生活使原本就出身名门大姓的韦氏养成了强焊的性格。流亡途中,她要不断安慰中宗,还要照顾整个家庭,能说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中宗非常感激韦氏,发誓若有一天能够重见天日,任由韦氏做她愿意做的,决不会干涉。因此中宗第二次登基后,再度成为皇后的韦氏便开始了她在政治上的擅权。她仿效公婆武则天当年的做法,对朝政大加干涉。中宗神龙政变后并没有诛除诸武势力,一方面因为他与武姓诸王是亲家,另一方面韦后采取了与武姓势力联合的方式,而把神龙政变有功的“五王”贬杀。
      被封为中宗昭容的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就和武三思私通,此时她投靠了韦后,遂把武三思介绍给了韦后。这样,韦后与武三思这对儿女亲家发生了私通。而中宗丝毫不干涉,甚至在两人嬉笑玩双陆睹钱时,还为他们点数筹码。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在韦后的羽翼下胡作非为,她们卖官鬻爵,干涉刑讼。
      这时官员冗烂,时人称宰相、御史及员外官为“三无坐处”。只要贿赂得当,任何人都能得到斜封官(敕书不经过中书省)。因为太子李重俊非韦后所生,安乐公主侍宠骄横,要求中宗废掉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中宗还算清醒,始终没有答应她这一无理要求。安乐公主非常不满,常常凌辱太子,呼之为奴。
      太子眼看自己地位不保,于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在羽林卫将军李多祚等人的协助下,突然冲进武三思的府第,杀死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时安乐公主不在府中。接着他们直奔玄武门,索求韦后和安乐公主。宫中闻变,韦后、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挟着唐中宗登上玄武门城楼。
      中宗身边的宦者杨思勖下了城楼,纵马疾驰,立斩李多祚女婿野呼利,太子军锐气大减。中宗这时也缓过神来,冲着城楼下喊道:“你们都是朕的宿卫将士,为什么造反?若能斩首犯投降,剩下的一概不予追究!”太子军内乱,李多祚被部下杀死,太子率余部逃到终南山后也被左右杀害。
      太子李重俊的政变失败后,韦后为了实现女皇梦,更加猖狂地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韦后的所作所为引起大臣们的不满,人们纷纷向中宗上表直谏,中宗始终不以为意,仍任由韦后处理国政。韦后错误地认为丈夫中宗是她登上皇帝宝座的最后一道障碍,便把目标对准了自己的丈夫。
      而屡次求为皇太女不得的安乐公主也痛恨父亲,想让母亲临朝称制,立自己为皇太女。她们愚蠢地认为只要中宗不在了,她们各自的愿望都能实现。在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八月,丧心病狂的韦后和安乐公主在中宗最爱吃的饼中下毒,将中宗毒死。中宗当时55岁,死后葬于定陵。
      唐中宗一生两得立储称帝,但却没有什么作为,第一次称帝被母后武则天废黜,第二次称帝被韦后弄权。唐中宗以“和事天子”称于世,却悲惨地死在爱妻和爱女的手中。

    冷***

    2017-07-30 23:06: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