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胡同”作为北京的特色地名代表真是元朝形成的吗?

首页

“胡同”作为北京的特色地名代表真是元朝形成的吗?

“胡同”作为北京的特色地名代表真是元朝形成的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7-07 17:34:54
      “胡同”一词,最初见于元杂曲。关汉卿《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之语。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中,张羽问梅香:“你家住哪里?”梅香说:“我家住砖塔儿胡同。”砖塔胡同在西四南大街,地名至今未变。胡同,是元朝的产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据说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指“水井”。
      蒙古族是来自沙漠与草原的游牧民族,是很重视水源的。在当年,“水井”是深宅大院的居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摩肩接踵的社交场所,在井边与左邻右舍谈天说地、嘘寒问暖,恰恰可以弥补四合院的封闭性所带来的不足——既保护了每个家庭的隐秘空间,又为邻里之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胡同与四合院的完美组合,体现出元朝统治者在城市建设 与管理方面的聪明之处。胡同横平竖直,四合院错落有致,怎么 看都像是军事化管理的结果。有了胡同的分割与疏通,北京城 便成了一座由游牧民族安营扎寨的大军营。难怪著名作家汪曾 祺在散文《胡同文化》中赞叹道:“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 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有是正南正北,正东正 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方位感强,恐怕也是蒙古人的遗传,他们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游牧时,一般都要根据日出日落 来辨认方向,才不至于迷路。在元代,北京的胡同间隔较宽,元大都胡同之间基本上都是 三进大四合院的距离。
      因此后代在中间空地建院,必赖小胡同 为出人通道,这样就在许多有名的大胡同中产生了大量无名的 小胡同,于是俗语有云:“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 牛毛。”。

    张***

    2017-07-07 17:34:54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