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诗句分析

首页

诗句分析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情感 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选取一种 作具体分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8-14 09:13:55
    1.①抒发了思乡之情。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诗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恋乡思绪。 
      ②抒发了客居他乡孤寂之心绪。萧萧寒声,衬托出诗人客居他乡心境之凄凉。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更显得客居他乡的孤寂。 
      ③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童年回忆,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更衬出客居他乡时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 
    2.①以景写情。萧萧寒声,儿童夜捉促织,相互映衬,以此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 
     ②动静结合。萧萧梧叶声、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 
     ③悲欢对比。儿童夜捉促织,乐景反衬悲情。 
     ④通感运用。萧萧的声音,引起秋寒之感,用听觉引起触觉。 
     ⑤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秋风: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 

    小***

    2007-08-14 09:13:5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