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哪些自然因子影响除草剂的田间药效?

首页

哪些自然因子影响除草剂的田间药效?

哪些自然因子影响除草剂的田间药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4-04-24 11:03:26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子分析     1 除草剂的种类      依照化学构造分类,除草剂可分为15类以上,每一类除草剂均具有各自的特征和利用范畴,区分不同种类的除草剂,明白不同种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应用对象、防治对象等,是准确应用除草剂的主要前题。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如2甲4氯,2,4-d,2甲4氯丙酸等重要利用于禾本科作物以及草坪、非耕地等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和莎草科的一些杂草,是我国多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类重要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宽,价钱低等长处,如芽前土壤处置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种子滋生的多年生杂草也具有强烈的克制造用。
       苯甲酸类除草剂如百草敌普遍利用于羊茅、马尼拉、狗牙根、翦股颖等草坪以及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苗后茎叶处置,防除卷茎蓼、刺儿菜、柳叶刺蓼、黄花蒿、香薷、问荆、苍耳、田旋花等阔叶杂草。 芳氧苯氧丙酸类可利用于豆科草坪,对禾本科杂草特效,盖草能、禾草克、稳杀得、威霸等除防除一年生杂草外,对多年生杂草如芦苇、假高粱、狗牙根、双穗雀稗、白茅等也有良好的防除后果。
      这类除草剂几乎对所有双子叶作物都安全。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可普遍地利用于各种作物,重要消灭杂草幼芽,多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土壤处置时用。防除对象重要是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如野燕麦、稗草、狗尾草、马唐、千金子、牛筋草、画眉草、早熟禾等,对种子出苗的假高粱等多年生杂草和一些一年生的小粒阔叶杂草也有效,如氟乐灵能防治藜、马齿苋、扁蓄、繁缕、猪毛菜等,地乐胺还能防除大豆菟丝子。
       三氮苯类除草剂如阿特拉津、西玛津等重要防除一年生杂草和种子滋生的多年生杂草,在一年生杂草中,防除阔叶杂草的药效好于禾本科杂草,对多年生杂草的作用差,甚至无效。这类除草剂不影响杂草种子发芽,重要防除杂草幼芽,施药应在杂草萌芽前、作物播前、播后苗前,最好播后随即施药,苗后应在杂草幼芽阶段,大多数杂草出齐时进行。
       氨基甲酸酯类如芽根灵(terbucarb)可利用于草坪,禾大壮、杀草丹利用于水稻田重要防除稗草,卫农可利用于大豆、花生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 酰胺类除草剂种类较多,此类除草剂目前在我国利用的有敌稗、拉索、乙草胺、都尔、丁草胺、扫氟特、杀草胺;几乎所有品种都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特效除草剂,如狗尾草、稗草、牛筋草、马唐、看麦娘、早熟禾、画眉草等,兼治部分小粒种子的阔叶杂草,对大部分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防治后果较差;大多数种类为土壤处置剂,重要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幼芽,不能防除成株杂草,部分品种只能进行茎叶处置,施入土壤无活性。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代替尿类除草剂的大部分品种都是土壤处置剂。环己隆(siduron)可利用于草坪、甜菜、棉花、苜蓿。 黄酰尿类除草剂是推广利用最敏捷的一类除草剂,目前已遍及世界各地。它杀草谱广,可防除绝大多数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也有必定的克制造用。
      绿黄隆和甲黄隆是此类除草剂中活性最高的品种,可防除许多阔叶杂草,特殊是抗2,4-d的杂草如鼬瓣花、香薷、卷茎蓼,可利用于移植和成坪期的高羊茅、马尼拉等禾本科草坪防除阔叶杂草。 有机磷类除草剂草甘磷是目前世界各地利用最广的灭生性除草剂,具有杀草谱广、成本低、高度、稳固性、在植物体内快速接收与传导、对环境安全等特色。
       其他还有二苯醚类、吡啶类、连吡啶类、亚胺类、黄酰胺类、嘧啶类、有机杂环类等除草剂。其中快杀稗、恶草灵等可利用于高羊茅等防除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苯达松、施它隆等可利用于禾本科草坪防除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dithiopyr、halosulfuron可利用于冷地型草坪。
       2 环境因子 2。1 风与雾滴漂移 风可下降杂草对除草剂的接收量以及造成雾滴漂移对其他植物的药害。各种植物对2,4-d等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禾谷类作物抗性很强,甜菜、向日葵、番茄、柳树、榆树等很敏感,施药时,被风吹到这些作物叶面上的一些渺小雾滴可使其严重受害,甚至相距施药地点数百米也难免受害。
      应选择无风或微风时施药,一般风速达4m/s以上时就应结束喷药。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如卫农、环草特、燕麦畏等以及二硝基苯胺类如氟乐灵等易挥发和光解,施药后应立即耙地混土。 2。2 温度与湿度 大多数种类的除草剂,其药效随温度与湿度上升而进步,高温有利于2甲4氯、禾草克、稳杀得、盖草能、巨星、施它隆、百草敌、甲黄隆、绿麦隆、骠马,草坪青(sl-160)等除草剂的接收和传导,同时由于作物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茂盛,代谢加快,能够敏捷地将药剂运输到其生长点而中毒,并导致杂草逝世亡。
      如冬前利用骠马防除看麦娘,施药后须要4~6周杂草逝世亡;而春季利用,施药后2~3周看麦娘即逝世亡。秋季利用草坪青防除马尼拉、狗牙根等暖地型草坪中杂草,施药后杂草2~4周逝世亡;而4~5月份利用,施药后1~3周杂草逝世亡。空气湿度高有利于植物叶面对茎叶处置剂的接收,土壤湿度高特殊有利于土壤处置剂如绿麦隆、氟乐灵、阿特拉津、都尔等药剂的接收。
      在土层潮湿的情形下,药剂均匀地散布于土层,易被杂草的根、茎、芽接收,而在干旱的条件下,药剂被坚固地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很难施展除草作用。禾草灵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药效显明降落,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禾草灵在植株体内降解加快。 2。3 光照及降雨 光照直接影响杂草对除草剂的接收及传导。
      正常光照使萌芽的杂草种子或幼苗对加大除草剂的接收量,进步其接收速度,使杂草逝世亡速度加快。施药后,恰当的降雨或灌溉有利于进步土壤的湿度,有利于土壤处置剂的除草后果,如异丙隆、甲磺隆等,但若降雨量太大,则可能造成除草剂的淋溶增添土壤深层草坪根系的接收量,危及草坪安全,会造成草坪发黄,一旦控水,症状逐渐消散。
      施药后短时光内(6~10小时)降雨5~10mm,可将禾草克、盖草能、稳杀得乳油从植物表面冲洗掉,下降除草后果,但施药后若降微雨或遇大雾气象,则能进步除草后果。 2。4 土壤的理化性质 土壤的类型对大部分种类的茎叶处置剂无显明的影响,但是对大部分种类的土壤处置剂却有明显的影响。
      三氮苯类、酰胺类以及代替尿类等除草剂的大部分种类是土壤处置剂,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对此类除草剂的吸附才能作用较强,导致药效下降。吸附作用机制因土壤ph值、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以及土壤溶液成分而异。被吸附的药剂不能被杂草接收,在生产实践中应依据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断定这类除草剂用量。
      土壤吸附作用强,则单位面积用药量应恰当增添,反之则应减少。如果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8%~10%,即使增添用药量,除草后果也不会进步,而残留期更长。 土壤ph值对三氮苯类阿特拉津、噻克津等具有主要影响,对酰胺类除草剂如丁草胺、拉索、乙草胺、都尔等除草剂影响不大。
       3 除草剂的应用技巧 除草剂的应用方式重要有喷雾、弥雾、拌土(或沙、肥)撒施等,茎叶处置剂多应用喷雾以及弥雾,如使它隆、苯达松、百草敌等,对水量450~750kg/hm2;茎叶处置剂应用弥雾时,应制止雾滴漂移,防止对附近其他花卉植物等的药害。
      土壤处置剂多应用喷雾或拌土撒施等,喷雾时对水量900~1500kg/hm2,或拌土150~450kg/hm2撒施后尽快灌水,有利于除草剂尽快输送到土层。 土壤处置剂请求必需在播前或播后、苗前或苗后早期应用。如氟乐灵必需在播前应用,重要被植物的幼芽,下胚轴以及子叶和幼根接收,出苗后的茎叶不能接收,所以对杂草无效;绿麦隆、异丙隆、阿特拉津等可在播前或播后、苗前或苗后早期应用,杂草最迟不超过1叶1心或2叶1心。
       茎叶处置剂多请求在杂草的1~2。5叶期或3~5叶期应用。如杀草丹、优克稗对施药期请求严厉,它们对小于2。5叶期的稗草有效,稗草超过2。5叶期即无效;禾草克、稳杀得、盖草能、骠马等对3~5叶期的杂草后果最好;盖草能、骠马对6~9叶期的杂草也有效,但应恰当增添应用剂量,否则,杂草的逝世亡速度减慢。
       进行草坪综合治理,于杂草萌芽时应用土壤处置剂或于杂草幼苗期应用茎叶处置剂防除 杂草,几乎不影响草坪的生态景观,杂草萌芽时即逝世亡或于施药后3~5天即逝世亡。 除草剂的应用剂量应根据除草剂的种类、剂型、施药方式等;杂草的种类、密度、生育期等;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草坪的生长状态等而有所变更。
       4 杂草的抗药性 最近20年来,通过调查与鉴定证明,已经有多种杂草对不同类型除草剂发生了抗性生物型,到目前为止,至少已有100种以上杂草对多种类型除草剂发生了抗性,杂草抗药性已成为化学除草实践中一个广泛而日益严重的问题。 在所有利用的各类除草剂种类中,三氮苯类是发生抗性杂草种类最多的一类除草剂,迄今为止已有55种以上杂草发生了抗性生物型,从而导致一些地域玉米田禁用三氮苯类除草剂。
      如对阿特拉津发生抗性的杂草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小苋(amaranthus hybridus及a。 arenicol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野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金狗尾草(setaria glauca)、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等30多种,对阿特拉津和西玛津均发生抗药性的杂草有稗(ecinochloa crus-galli)、地肤(kochia scoparia)、欧洲千里光(senecio vulgaris)等。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是一类多靶标、利用最久的除草剂,杂草抗药性的形成虽然比拟迟缓,但长期连年应用,一些杂草仍发生了抗性生物型。
      1951年发明,群心菜(cardaria chalepensis)不同品系对2,4-d的敏感性不同,从1950年以后发现了很多杂草对2,4-d发生了抗性,如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藜(chenopodium album)、尖瓣花 。

    张***

    2014-04-24 11:03: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