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外科

病毒性肝炎的基因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如何?

病毒性肝炎的基因疗法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如何?
张*** | 2016-08-16 22:27:07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08-16 22:36:07
  • 反义核酸,抗基因寡核苷酸实验性治疗和一些免疫调节目的
    基因、抗凋亡基因的基因转移、基因免疫的实验是目前病毒性肝 炎基因治疗的主要研究。反义核酸抗基因寡核苷酸可互补于靶 RNA或DNA,特异性封闭其靶位点,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基因的
    复制目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ASODN)因更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而倍受重视,系指合成的20 个左右碱基的一小段核苷...

    查看全部>>

    反义核酸,抗基因寡核苷酸实验性治疗和一些免疫调节目的
    基因、抗凋亡基因的基因转移、基因免疫的实验是目前病毒性肝 炎基因治疗的主要研究。反义核酸抗基因寡核苷酸可互补于靶 RNA或DNA,特异性封闭其靶位点,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基因的
    复制目的。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 ASODN)因更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而倍受重视,系指合成的20 个左右碱基的一小段核苷酸,按照Watson
    - Crick碱基配对原 则,与特定的靶序列杂交,从而抑制基因表达。近年来的研究表
    明,AS0DN具有抗HBV活性。体外试验显示,AS0DN以序列 特异性方式抑制HBV基因表达,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不同靶基因的AS0DN联合用药有一定的协同抑制作用,而对细
    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HBV具有逆转录病毒的特性,其3.5kb 前基因组mRNA既是合成DNA的模板,又是指导蛋白合成的模 板。所以,AS0DN不仅可以抑制其翻译而且还可能抑制其复
    制,故而此mRNA常是AS0DN作用的靶序列,并主要以此作
    为最佳甄选AS0DN的区段。进入90年代以来,研究者相继证 明,针对HBV基因组的多聚腺苷酸信号区,前S2基因起始位 点、C基因起始位点及X基因起始位点的AS0DN均显示有抑制 HBV基因表达的能力。又阐明针对S基因与前S1基因区
    ASODN可以抑制细胞释放HBsAg及病毒颗粒,但不影响细胞内 HBV复制;S基因起始区20〜25碱基内的ASODN抑制HBsAg 产生最有效;C基因区ASODN可抑制病毒颗粒的产生、细胞内 HBcAg水平及HBV-DNA复制中间体;HBeAg及多聚酶编码 基因区ASODN不影响HBV复制水平,但可降低细胞释放 HBeAg的水平;HBV衣壳化信号的上茎及环区ASODN是HBV 复制的最有效抑制剂。还证明,上述ASODN的作用机制是逋过 mRNA翻译的抑制而实现的。
    迄今,有关ASODN抗HBV活性研究所采用的实验对象多 数为人肝癌细胞系,特别是HePG2
    2*2.15细胞,系应用克隆双 体HBV-DNA基因转染的HePG2细胞,它含有完整的HBV基 因多倍体,能表达HBV基因并产生HBsAg、HBeAg和Dane颗 粒。其次是PLC/PRF/5细胞,含有完整HBV-DNA,能表达 和分泌HBsAg。1993年首次报道采用原代鸭肝细胞培养及
    DHBV感染的北京鸭进行ASODN抗DHBV研究证实,互补于 前S基因5端的ASODN在体内、体外均能完全阻断DHBV基因 表达,论证了
    ASODN在体内的应用,遂为人类的ASODN抗
    HBV研究提供了依据。1996年有报告采用转X基因鼠肝癌模型 设计了针对X基因起始区及富含GC区的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分别称为AS2及AS1)进行硫代-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内抗
    HBVx基因表达研究,发现针对X基因起始区的ASODN (AS2) 能特异性地抑制X基因表达而对肝脏无损害。采用AS2对转X 基因鼠模型实施长程治疗(2周〜8周龄),发现AS2通过抑制 X基因表达确实可阻止转基因小鼠肝脏癌前损害之发生。该实验 既为ASODN治疗HBV感染防止肝细
    胞癌发生提供了依据,又 为ASODN在体内抗HBV基因表达提供了证据。研究表明, ASODN乃是值得研究的新型抗HBV药剂。90年代初,有报告 用脱唾液酸糖蛋白(asialoglycoprotein, ASGP)与多聚赖氨酸交 联,再以非共价键形式与针对HBV基因组多聚腺苷酸信号区21
     
     
    聚ASODN结合构成导向配体-ASODN,在HePG2 2*2.15细胞
    中进行导向性及抗HBV基因表达活性研究。结果表明,HepG2
    2*2.15细胞对导向配体-ASODN的摄取较单纯ASODN快12 倍,细胞内累积也高12倍,该作用可被游离的ASGP阻断。导
    向配体-ASODN作用的第1天,HBsAg抑制率达80%;第7天 达95%。这一研究证明,AS0DN能与ASGP载体系统结合,并 能特异性靶向具有ASGP受体的细胞而不影响AS0DN的抗病毒 活性,同时也证明了肝炎病毒感染并不改变细胞受体活性。内源 性配体与多聚赖氨酸交联构成的肝导向性载体制备繁琐、价格昂 贵且自身羧基成分影响带负电荷的寡核苷酸运载能力。国内研究
    者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白蛋白及半乳糖多聚赖氨酸作为导向载 体,对HBV基因特异性AS0DN进行体外导向性及抗HBV活性 评价,结果认为,此不仅制备过程简单、价格相对便宜和携带能 力强,而且还能增强AS0DN的抗HBV作用。
    最近,国内学者有关AS0DN抗HBV基因的研究已有长足 的进展。有报告合成一系列互补于HBV不同基因位点的反义硫 代寡核昔酸(antisense phosphorothioate oligodeoxynucleotides, a- sON),应用HBV基因转染的HepG2 2*2.15细胞平明,反义核 酸抑制HBV基因表达具有序列特异性、剂量相关性、时效依赖
    性、修饰增强性、联合协同性、对宿主细胞无害性等高效无毒特 点。其中针对HBVmRNASPlI增强子帽区、多聚腺苷信号区及 S基因起始区的asON抑制活性最高,对HBsAg抑制率可达 85% ~ 90%,对HBeAg抑制率也近50%〜60%,反复用药后 HBV-DNA同样受到抑制。继而应用2*2.15细胞转种裸鼠,建 立荷瘤裸鼠HBV动物模型,以20;xg/g鼠体重剂量连续治疗10 天,结果证明反义核酸在动物体内同样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应,
    表明该研究为开发新一代抗HBV基因治疗药物奠定了基础。又 有报告以HepG2 2*2.15细胞为靶细胞,.在HBV前-C/C基因 区设计合成16聚硫代和脂肪链-硫代两种修饰的AS0DN,用酶
    联免疫吸咐和斑点杂交技术分别检测作用细胞的HBsAg和 HBeAg以及HBV - DNA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ASODN在浓 度为10|um〇l/L时能特异性抑制细胞92%〜95%HBsAg和84% ~87%HBeAg的产生,并减少HBV-DNA分泌,同时未见对细 胞的毒性作用。ASODN在短时作用于细胞的情况下,脂肪链修
    饰的硫代ASODN的抗病毒活性显著高于未经脂肪链修饰者 (P < 0.002, P < 0.05)。该研究提示,脂肪链修饰是今后 ASODN药物设计和开发的一个新途径。现阶段的有关研究中, 解决封闭超螺旋型HBV-DNA靶基因,是克服ASODN停用后 病毒可重新复制的关键问题,抗基因寡核苷酸的设计是这种尝试
    之一。
    一*** | 2016-08-16 22:36:07 55 8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