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不知者无罪在法律上的适用

首页

不知者无罪在法律上的适用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4-05-09 18:01:25

    不知者无罪在法律中并没有适用的空间。

    不知者无罪可能包含两种情况:

    1、是对事实理解错误或者没有意识到存在违法事实,

    2、是对法律理解错误或者不知道存在相关法律。单是不能免除行为责任,我国没有不知者无罪的法律依据。

    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不知者无罪,即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行为是否违法,通常包括:

    1、不知道法律。这个很好理解,在我国,如果确实不知,也只能以《刑法》第13条的“情节显著轻微”来认定无罪,或者作为量刑情节从轻处理。

    2、对法律理解错误。一般情_下个人的主观理解不影响其行为评价,以其行为实际上是否违法为准。故理解错误基本不能成为无罪的理由。

    3、对行为违法性的认知。这个是实践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常用的标准是以某种行为属于“违背一般性社会伦理观念或道德水平”来判断行为人是否能认识到自己行为具备违法性。更准确一些的评判标准,是看行为人在一般人的社会观念下能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损害了某一正当权益”,能认识到这一点,则具备违法性认识;不能认识到,则不具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中国刑事辩护网提供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棒***

    2024-05-09 18:01:25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