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韭花帖》的字体有什么特点?

首页

《韭花帖》的字体有什么特点?

《韭花帖》的字体有什么特点?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26 12:34:33
  •   
    此帖疏处甚为轩朗,密处似不通风,以对角布白的强烈对比,造成了深邃的书法意境。
    释文:昼寝乍兴,调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狞实谓珍羞,充腹之余,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
       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 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意。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疯子,下笔便到乌丝栏。”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攱侧取态者有殊,然攱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馆,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为裴伯谦藏本,见于《支那墨迹大成》,今己佚一本为罗振玉藏本。
      据考证,三本中只有罗振玉藏本为真迹。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曾经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元代此本为张晏所藏,有张晏跋,明时归项元汴、吴桢所递藏。乾隆时鉴书博士冒灭门之罪,以摹本偷换,摹本留在宫中,即为清内府藏本。真迹后来流入民间,清末为罗振玉购得收藏,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另外在台湾“兰千山馆”藏有一本《韭花帖》,今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刘***

    2016-07-26 12:34: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书画美术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