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急求《童年》、《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首页

急求《童年》、《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21 01:30:40
  •   一、《童年》故事梗概: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写的是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断面。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
      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
      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
      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茨冈人,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
      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
    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
      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
      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二、《西游记》故事梗概:
    在遥远的古代,东胜神洲海外傲来国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块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无意之间发现了一股飞瀑从山顶流下。众猴说:“谁能从这瀑布中钻进去看个究竟,我们拜他为王。
      ”石猴自告奋勇,钻入飞瀑,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宽敞、幽静的石洞,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众猴拜石猴为王,称他美猴王。
    过了很多年,美猴王为能够长生不死,远离花果山去寻仙访盗。在海上漂泊了几日来到南赡部洲地界,他参访仙道,但是无缘得遇,这样过了八、九年,一日,他想着海外必有神仙,独自又飘过西海,直西牛贺洲地界,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收他为徒弟,赐名孙悟空。
      须菩提祖师认为他有灵性教授悟空七十二种变化和一个跟头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功夫学成,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为操练群猴,悟空使起法术,将傲来国的兵器摄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兽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后来,悟空入东海龙宫借宝,讨得了天河定底神珍铁,即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
      不久,又大闹地府,在生死簿上涂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东海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
    玉帝采纳太白金星的建议,召孙悟空上天宫当了专管养马的弼马温。当时猴王欢欢喜喜,与木德星官径去到任。事后,悟空发现这是个不入流的官职,知道受了愚弄,气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帘洞,树立了“齐天大圣”的旗帜。
      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带着天兵天将来捉悟空,结果被悟空打得大败。玉帝无奈,只好承认“齐天大圣”的名号,命令孙悟空到天宫管理蟠桃园。
    在蟠桃园中,悟空听说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会体健身轻,长生不老。孙悟空知道后大喜,便偷吃光了园中大桃。
      过后不久,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要开蟠桃会,但没有请他,心中十分恼恨。到蟠桃会这天,他骗走了赤脚大仙,自己冒充成赤脚大仙,进开会的地方喝光了宴会用的仙酒,还闯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尽了葫芦内的金丹,然后回到了水帘洞。玉帝对孙悟空扰乱蟠桃会甚为痛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悟空,10万天兵被悟空打败。
      玉帝又派二郎神来战孙悟空。经过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战之际,太上老君抛下金刚圈击中悟空,方才将他捉拿。
    玉帝传旨处死孙悟空,但因悟空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任凭刀砍斧剁,雷打火烧,皆豪发无伤。太上老君见状,禀告玉帝道:“这猴子吃了我的仙丹,不如让我领去,将他放在八卦炉中用文武火烧炼,既可炼出丹来,又可将他化为灰烬。
      ”玉帝应允,于是太上老君将悟空放进了八卦炉中,经过49天烧炼,太上老君以为悟空已死,谁知悟空不仅活着,反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悟空跳出丹炉,挥动金箍棒不分上下,东打西敌,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大乱天宫。玉帝束手无策,求助西天如来。
      悟空对如来说:“玉帝不把天宫让与我,定叫他永不太平!”但孙悟空终究敌不过佛法无边的如来,一路筋斗云却翻不出佛掌。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吃铁丸,渴饮铜汁,苦度了500年。
    五百年后,正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如来为劝化东土众人为善,令他的高徒金蝉子投生陈状元家,但他尚未出世时,父亲就被人害死,母亲也遭人霸占。
      他生下后,母亲把他放入木盆抛入江中,后被金山寺和尚救下,做了和尚,法名玄奘。玄奘成年后,德行高尚,被唐太宗请入长安宣讲佛法。这时,观音菩萨奉了如来佛的法旨,带着袈裟等五件宝贝,跟惠岸行者一块儿来到东土大唐,寻找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经的人。观音变成一个癞头和尚,将袈裟、锡杖赐与玄奘,说道:东土皆是小乘佛法,还无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苦人脱苦,功德最大。
      指点玄奘去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如来处取大乘佛经三藏经。玄奘得观音开导之后,决定往西天取经。唐太宗亲自排驾送行,口称玄奘为御弟,赐尊号为三藏,一直送到长安城外。

    青***

    2018-09-21 01:30: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