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李白对飞舟过三峡的景象写的诗是什么

首页

李白对飞舟过三峡的景象写的诗是什么

李白写过一首诗,对飞舟过三峡的景象做过绝妙的描述,那首诗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02 01:46:53
  •   下江陵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下江陵:诗题一作《早发白帝城》。(2)白帝:即白帝城,西汉末公孙述拨筑,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
      其城地势高竣,常有云气缭绕。(3)千里江陵:旧说白帝城至江陵一千二百里。这里说“千里”是举其成数。江陵,即今湖北省江陵县。这两句写江水湍急,船行快速。语本《水经·江水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当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4)啼不住:指猿啸声此落彼起,连续不停。(5)轻舟:轻快的小船。万重山:指三峡两岸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
    [简要评析] 此诗在诗人李白七绝之中成就非常高,在于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辞句,在二十八字之中,将自己过三峡一日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尽都精当又舒展地表现了出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起势突兀,在叙事中寓情蓄势,为全篇奠定基调。“彩云间”三字写出白帝城景色的绚丽多彩,饱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既给人以非常美丽而富有奇幻色彩的感觉,又形象地表现出白帝城与下游的江陵之间斜度差距的悬殊,为下句的船速迅疾作好了铺垫。
      “千里江陵一日还”,用空间距离之远与所用时间之短作对比,写出船行速度的惊人之快,而李白则是将其融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再化出的诗句,其间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出神入化,使前人之语言完全融在自己的诗境之中。这是大家创作方可达到的境界。第三句一转,别开生面,抒写自己乘轻舟飞越三峡时的感受。
      “两岸猿声啼不住”为全诗神韵之所在。两岸凄哀的猿啼声彼伏此起,一叶轻舟在这猿啼声中顺流直下,速度如飞,何等的惬意!正是这猿声为全诗增添了音响效果,颇具神韵,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清人桂馥评此诗曰:“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施补华说得更具体:“中间用‘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垫之,无此句则直而无味,有此句走处仍留,急语仍缓,可悟用笔之妙“(《岘佣说诗》)。
      第四句进一步描述舟行之速。此句最妙在一“轻”字,看似漫不经意,实则妙不可言。“轻”字既表现出舟行水上的迅疾轻飘,同时又暗寓着诗人心情的轻松。轻松之人乘一叶轻松之舟飞奔在顺流的江面上,两岸猿声相衬,真如神仙境界一般。诗人用“轻”字主要是突出船速之快,李白是个充满激情的诗人,此诗又写于充满激情之时,诗中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喜悦的激情。
      李白作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飘逸舒放、一泻汪洋之势写出了盛景与生命的礼赞,使本诗盛传不衰,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

    蹲***

    2018-11-02 01:46: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