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入声字能否与上去仄声字通押?

首页

入声字能否与上去仄声字通押?

入声字能否与上去仄声字通押?
 
填词时,同韵部的上、去、入能否通押?

同韵部的上、去、入都属仄声字,上、去可通押,而入声为何不能通押?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9 18:46:34
      楼主提到入声,可能是指现在使用古韵来创作诗词的情况。
    根据古代诗词创作中的原则,魏晋以前,押韵并不是必须的。但由于汉语言自身的韵律美,使人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多自动地采用了押韵这种表现形式,也可以通押或换韵。韵书韵典的出现,为诗歌创作选用韵字提供了方便。
       唐代以后,按严格的要求,不同韵部的韵字,是不能通押的。但实际做诗的过程中,邻韵通押也不是个别现象。 您说的上去入声同韵部,如果是按今韵,并无入声一说,填词押韵时根据平仄填入定格即可。如果它们在古韵典中原来就是同一韵部,说明它们古时候的发音韵尾相同,当然可以通押。
      分为不同韵部后,严格讲就不能通押了。押韵,是依据韵尾,而不是平仄。您说的上去入声同韵部,应该是现代的发音。古韵典中,似乎不太可能。比如《平水韵》,平上去入字是分开韵部的。许多字在今天读起来完全一样,科举考试中不同韵部也不许通押。两个今韵完全相同的字不在平水韵同一韵部,说明它们古时候不是现在的念法。
       如果您在赏析唐宋诗词时,发现一首诗词中用的韵字分属于《平水韵的不同韵部,这倒极有可能。因为宋代以前诗词押韵,主要依据《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压缩或分拆了不少原来的韵部。平水韵的广泛传播,是在成为朝廷科考教科书以后,并不能完全用来确定唐宋诗词中的用韵。
      
       如果发现一些古诗词不押韵或平仄不对了,也很正常,说明古人不是现在这种念法。唐诗宋词中,同一首诗词有些韵字被《平水韵》划成了不同韵部,一点也不奇怪。平水韵是后来才有的,唐诗中的韵字不可能选自平水韵,包括大多数宋词。 请教:您可以举出古诗词中上去入通押的例子吗?谢谢。

    j***

    2018-02-09 18:46: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