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肖邦有几首练习曲

首页

肖邦有几首练习曲

请问肖邦有几首练习曲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03 01:32:52
  •   为训练弹奏技术而产生的练习曲,而又能具有良好的艺术性,首推巴赫。是他的前奏曲,实现了将技术练习与艺术性相结合。但巴赫称那些练习曲为《前奏曲》。在他之后,肖邦是又一杰出典范。肖邦《练习曲》是高度艺术性与明确的技术训练目的的完美结合,成为教学与演奏的保留曲目。
      以《练习曲》为曲名,又适合音乐会演奏的《练习曲》,肖邦是第一位。他的许多《练习曲》也被人们情不自禁地加上了各式各样的标题,我们这里就欣赏一下被加上了标题的几首。
    第一号《C大调练习曲》,有人称为《逃亡圣咏曲》。这是练习琶音的乐曲,当把琶音还原为和弦时,似为一首圣咏合唱曲,“圣咏”之说由此而来。
      其实我们听赏中并无“圣咏”或逃亡的印象,那似驰骋、如飞翔的琶音,倒是很象唐诗名句“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的海阔天空的景象。
    第三号《E大调练习曲》,又名《离别曲》。曲调极为迷人,据传肖邦自己也认为是他最优美的旋律,慢板:

    李斯特曾说,花上三年时间能写出这样的曲调也值得。
      乐曲中间有激动的对比部分,然后再现开始部分。据肖邦的一个学生回忆,当他弹完这首乐曲对,肖邦抓住他的手说:“啊,我的祖国!”看来,这是抒发对祖国离别情的音乐,称《离别曲》是适合的。
    第五号《bG大调练习曲》,又名《黑键练习曲》。
      快板,光彩夺目,美丽无比。“黑键”,是因为右手全部在黑键上弹奏。这等于全部在五声音阶里进行。对西方人来说,有新鲜的异国情调,对我们中国听众则格外亲切。
    第十二号《c小调练习曲》,也就是著名的《革命练习曲》,写于1831年。
      当时他已决定离开维也纳去巴黎。在路途中得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他悲痛万分,愤怒不已。《c小调练习曲》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反映。音乐由右手猛烈的七和弦开始好象晴天霹雳,紧跟着,左手悲痛的音流倾泻而下:

    有如打开感情的闸门,左手的怒涛再也止息不住,右手主题出现了:

    音乐交织着威武不屈、愤怒的抗议,和对祖国灾难的哀痛,甚至是哀哭。
      然而,音乐没有停留在悲哀里,斗争没有止息,最后音乐汇成势不可挡的力量,并用大三和弦结束,表明了作曲家对祖国光明未来的信念。“革命”的名字,恰到好处。
    第十三号《bA大调练习曲》,有两个别名:一个叫《牧羊人的笛子》,这是据肖邦的学生回忆,肖邦曾说过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牧羊人为避风雨,进入山洞。
      远处风雨大作,牧羊人在洞中拿起笛子,悠然吹奏起来,肖邦是在这种想象下作曲的。另一个名字叫《爱奥利安竖琴》,这是舒曼起的名字。爱奥利安是风神,那就是风吹竖琴了。照我的感觉,将该曲理解为:和煦春风吹托下的竖琴伴奏着的牧笛,似乎比较符合曲意。听听开头,舒展的快板:

    符杆朝上的是牧笛悠然的曲调,伴奏是bA大三和弦的分解形式,如同竖琴一样,音乐安祥、温暖,但又是流动的。
      全曲就是这样连绵不断地流动下去,有色彩的变换,没有相反情绪的冲突,始终是那么难言的美好,结尾前流到高音区,透明,更是一尘不染。欣赏中也会想到关于这首乐曲的一句名言:“和声本身在歌唱”。除了倾听上方牧笛式的单纯曲调外,还要特别体味和声的微妙变幻。
      但并无“风雨大作”的迹象。
    第21号《bG大调练习曲》,又名《蝴蝶》。乐曲短小,可爱。音乐轻巧、跳动,确有美丽的蝴蝶在红花绿叶间上下翻飞的印象,主要曲调线是:

    第23号《a小调练习曲》。
      还称为《枯木》、《冬天的旋风》。这首乐曲,开头只用了EFC三个音,慢板:

    是沉思?是远方的号角?凝重中透露出前进的脚步声,微弱中,潜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不禁想起舒曼的名言:“肖邦是花丛中的大炮”。上面那个主题紧接着重复一次,是用圣咏合唱的形式,力度更弱,好象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
      当合唱的声音刚刚消失之际,突然间,好似一团旋风从高空席卷而下,下落到低谷之后又返转而上,于是掀开了波澜壮阔的场面。音乐的性质,语言实在难以形容。小调的基调,有压抑感,可又那么光彩华丽;有时象阴冷的寒风横扫落叶,可又那么美丽动人;我们能体验到悲愤痛苦的心情,但同时又有胜利的曙光在闪耀。
      前进的力度在增长,最后形成了勇敢坚定的意志,尽管是悲壮的结束。
    这首作品,是运用钢琴特有艺术性能的典范之一。它展示的,是钢琴独有的美,是地道、纯粹的诗化的钢琴语言。
    回头看乐曲的两个别名:《冬天的旋风》,是有冷与风的形象,只是不要忘记其中的激情与热情;而《枯木》,只是在由“枯木”联想到秋风时,才能和实际感受衔接起来。
      
    第二十四号《c小调练习曲》,又名《大海练习曲》。千真万确,这里准会联想到海。这是激动的,在大幅度的律动中掀起巨浪的海。我们会感到排排海浪浪尖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和浑厚雄伟当中色泽的变化。还要留心,一条深情有力的旋律在浪涛中时隐时现。
      结尾,雄伟深广。
    以上,我们简介了有别名的练习曲,但切不可以为没有别名的就是艺术性较差的,完全不是。例如,曲折迭宕、势如破竹的第四号《#c小调练习曲》,明快艳丽、朝气勃勃的第八号《F大调练习曲》,还有那焦急不安、无可奈何的第九号《f小调练习曲》,以及梦幻般美丽的第十四号《f小调练习曲》等等,可以说,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的。
      

    王***

    2018-09-03 01:32:5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