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清明节的问题

首页

清明节的问题

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哪些诗句?哪些谚语?越多越好,越好记越好.谢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07 01:40:08
  •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起源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
      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风俗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
      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诗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
      比如: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刘***

    2018-09-07 01:40: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