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李成梁有什么样的简介?

首页

李成梁有什么样的简介?

李成梁有什么样的简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4-13 17:45:28
      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极为诡异,直到今天的历史学界也没有人能够真切地考证清楚。诚如我们所知早期的努尔哈赤远不像人们后来愿意相信的那样强大和传奇。而早期的李成梁则是一位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
      一位起于贫寒但却曾经百战百胜的将军。可惜当努尔哈赤日益强大起来的时候,这位英雄却在大明万历十年之后扑朔迷离的政局当中,如美人迟暮一般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末路。努尔哈赤崛起的整个过程,几乎贯穿在李成梁没落的全部过程当中。双文此种消长的原因何在?正是我们要在这个地方所展开的。
      而这种消长的结果,便是大明帝国辽东局势的糜烂日深。仔细观察一位真正的英雄走向末路,真的是一种令人伤感的体验。四十岁的时候有一位巨眼识人的大明辽东巡按御史发现了李成梁。当时这位具有朝鲜族血统,出身于中高级武将世家的李成梁,正在辽东铁岭卫走投无路苦度时光。
      这里就是今天因为出了赵本山,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辽宁省铁岭市,李成梁,字汝器,号银城。他的先祖李英是朝鲜人,在大明朝开国初年从朝鲜渡过鸭绿江来到了中国定居在辽东铁岭卫,并且他也军功当上了大明帝国的中高级军官。按照大明帝国的这种军事制度,军职是可以由他们的子弟来世袭的。
      然而因为家道中落到李成梁这一代的时候贫困交加,他连到北京去办理这个袭职手续的盘缠和费用都没有。那么已经四十岁的李成梁空怀着一身本事和满腔的雄心壮志,但是却只能在窘迫当中长吁短叹,没有办法。 恰在此时他的幸运之星降临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成梁见到了那位来自北京中央机关的巡按御史李辅。
      李成梁器宇不凡,给这位御史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慷慨地拿出一笔不算少的钱,赠给这位在贫穷之中,已经蹉跎到不惑之年的好汉,资助他来到北京,获取了辽东军事要塞险山堡参将一职。这一年是公元1566年,是为大明嘉靖四十五年,这一年努尔哈赤八岁。险山要塞的所在地,位于今天辽宁省丹东市西南约十二公里处。
       参将这个职位是明代边防军的一个领兵官,那么他的职位在总兵和副总兵之下,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边防部队团级军官。他负责一地或者是一路的防务和策应,就此李成梁获得了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虽然这个职位并不高。从此这位虽然很落魄,但是在《明史》的记载当中被形容成是“英毅骁健有大将之才”的中年男子,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一颗照耀在帝国东北部上空极为耀眼的将星。
      公元1567年是大明隆庆元年,这一年李成梁41岁,他第一次在对抗蒙古骑兵入侵当中崭露头角。因为他星夜驰原,赴援有功而一战成名。 他随着捷报进入了帝国最高层的视野,因为他的军功他被提拔成了副总兵。虽然继续驻守在险山堡要塞,但是他已经不是参将了,是副总兵了。
      按照帝国军事制度呢?总兵这个职位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员,那么他负责统帅镇军,也就是整个军区部队为正兵,副总兵分领三千士兵为奇兵,在副总兵之下有一个游击,他分领三千兵往来防御叫做游兵。参将是分领各路东西策应为援兵,那么正兵,奇兵,游兵,援兵就成为这几种中高级将领的这种重要的职责。
      那么这个时候的李成梁已经相当于省军区副司令员,中一个帝国高级将领了。 也是在这一年四十三岁的张居正,在他的老师徐阶的提拔重用之下,由礼部侍郎升迁到了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这个职位我们可以把他理解成今天的副总理兼中央组织人事部的第一副部长。
      史书记载说张居正正在这一年预机务,就是参与国家方针大策的这种制定和决策。在此后的十六年当中,前六年在中国历史上是名臣云集,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个人,联手开创了历史上很著名的隆庆新政,后十年是更加著名的张居正新政,后十年是更加著名的张居正新政。
      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这十六年也恰好是李成梁走向辉煌功成名就的十六年。在相当惨烈的政治军事博杀当中,相当于今天的首相和副首相的张居正,给予了李成梁特别大的支持。这种支持除了人和人之间的这种欣赏、信任、重用之外,那么帝国制度上的保证,就是在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当中,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考成法,可能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万历六年正月,一个名叫速把亥的蒙古族部落酋长,率军大举入犯,李成梁闻报之后昼伏夜行,飞兵出塞。长途奔袭两百里出其不意地直捣敌营,连续杀死对方五位首领级人物。阵斩并伤敌数以万计,李成梁大获全胜。当年底,速把亥会合其他部落,集结三万多兵力,声势浩大地前来报春天的一箭之仇。
      李成梁竟然摸透对方心理,一点不变地又来了一次昼伏夜行、长途奔袭两百里。那蒙古酋长事先准备得颇为充分,却怎么也没想到李成梁会把一模一样的故事再演一遍。结果,大营被李成梁奇袭踏破,伤损比前一次还要严重。一年之内,两次飞兵出塞二百里,并大获全胜,这在当年是了不起的大功,为帝国有史以来诸将之冠。
      为此,皇帝专门登上皇极殿举行大典,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在张居正的主持下,按照考成法,功臣被加官晋爵,先是加封为太保,世荫本卫指挥使,继而晋封为宁远伯爵,岁禄八百石。受到帝国如此大张旗鼓的表彰,李成梁喜悦之余,为了表示对张居正赏识提拔的感激之情,给张居正送去一笔数额大约不小的礼金,结果,被婉言谢绝。
      张居正的理由是:按照帝国制度,李成梁获得的荣誉和地位,都是靠他自己一刀一枪出生入死换来的,不需要感谢我。我若是收了他的钱,就是侮辱了他。我也无法面对高皇帝的在天之灵。这个故事令人感叹,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李成梁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和张居正能够成为一代名相的部分理由。
       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出,长途奔袭是这位将军最擅长的战法。在没有摩托化部队的冷兵器时代,李成梁带领以步兵为主的部下,曾经多次星夜急行军二百里以上,一鼓作气直捣敌人巢穴,将毫无防备的来犯之敌打得措手不及、一败涂地。那么显然要想做到这一点,仅仅骁勇善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出色的情报工作。
      同时,这种战法,对于统帅的判断力、组织力、执行力、亲和力要求极高;他对这个统帅和部队的意志、毅力、训练和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精神也必定要求极高。这一切,李成梁都做到了。在数十次战役中,李成梁史书记载他“出师必捷,威震绝域”,在职业生涯前期,几乎百战百胜地捍卫了帝国边疆,立下极为显赫的战功。
      成为如果不是声望更高、战功更为显赫的话。至少是与同时代的戚继光并驾齐驱的一代名将。因此,当时,在军中与国人口中,当时就有“南戚北李”一说。就是南方戚继光,北方李成梁,他们成为大明帝国后半叶军事成就的最高代表,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与爱戴。 四年以后,速把亥再一次卷土重来。
      当时,这位酋长在蒙古部族中最为剽悍凶猛,号称勇冠蒙古各部。他曾经在战场上亲手将李成梁之前的一位大明帝国辽东总兵斩于马下,并先后数次重创其他几位总兵率领的大明军队。与自己忠实的骑士们呼啸着杀入大明边关,如入无人之境地烧杀抢掠后从容离去,成了这位酋长最为快乐的节日。
      就此,为患边疆长达二十多年。成为令大明帝国君臣将佐谈而色变的一方巨祸。

    纠***

    2019-04-13 17:45:28

其他答案

    2019-04-13 18:11:22
  • 李成梁,明朝后期将领,镇守辽东,曾多次破鞑靼,蒙古军入侵,屡立战功,但晚年因他位望益隆,奢侈无度,后罢官,1615年卒

    小***

    2019-04-13 18:11:22

  • 2019-04-13 17:44:28
  • 清末章炳麟反清复明时起草的宣言就说:“愿吾辽人,毋忘李成梁!在这里,他把李成梁当做是民族英雄,由此可见,李成梁汉族人身份已经深入人心

    徐***

    2019-04-13 17:44: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