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医院

凋亡的形态特征和发生机制是什么?

凋亡的形态特征和发生机制是什么,检测凋亡 细胞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终*** | 2018-03-21 15:51:3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3-21 18:20:46
  • 
    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发展过程主要是通过透射电镜和 扫描电镜观察到的。凋亡细胞的核变化发生较早,染色质浓缩, 形成新月体或帽状结构聚集于核膜下,核仁解体为许多嗜锇酸的 细小颗粒;以后核皱缩直至碎裂。凋亡开始时细胞体积缩小变 圆,细胞表面的特殊结构如微绒毛、细胞连接等减少甚至完全消 失,胞质密度增强,细胞器结构基本保留但呈浓缩状,线粒体结
    
    构无显著变化,有的内质网扩张并与细胞膜融合。稍后细胞...

    查看全部>>

    
    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发展过程主要是通过透射电镜和 扫描电镜观察到的。凋亡细胞的核变化发生较早,染色质浓缩, 形成新月体或帽状结构聚集于核膜下,核仁解体为许多嗜锇酸的 细小颗粒;以后核皱缩直至碎裂。凋亡开始时细胞体积缩小变 圆,细胞表面的特殊结构如微绒毛、细胞连接等减少甚至完全消 失,胞质密度增强,细胞器结构基本保留但呈浓缩状,线粒体结
    
    构无显著变化,有的内质网扩张并与细胞膜融合。稍后细胞显著 变形,胞体部分向外膨出形成大囊泡,成为特征性的“发泡现 象”,部分则呈“痉挛”样收缩,同时质膜卷曲内摺,包绕胞浆 基质、细胞器和核碎片,最终整个细胞进一步崩解成为互相分离 的大小不等的有质膜围绕的凋亡小体(图01)。有的凋亡小体内 包有核物质,有的只含有胞质成分,其中细胞器质膜仍保存。组 织内凋亡小体形成后很快被邻近的巨噬细胞及其它固有的细胞 (如上皮细胞,甚至肿瘤细胞)识别、吞噬和消化。体外细胞培 养中凋亡细胞的结局与在体内组织中不同,因无巨噬细胞的吞 噬,凋亡小体可被其他死亡细胞所释放的溶酶体酶溶解,类似细 胞坏死的后期变化。
    
    有关凋亡发生机制,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凋亡细胞内的 DNA内切酶激活,后者将核双股DNA在核小体连接区切割成180
    
    ~2G0bp (即核小体DNA长度)整倍数的大小不一片段,电泳时 呈现阶梯状条带。一度曾认为这是凋亡的特征和关键机制,但 9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的机制远较此为复杂,有许多 至今未知的细节。一般认为细胞接受到某种(些)凋亡信号后, 启动细胞内一系列基因(称凋亡相关基因,其中包括一些癌基因 和抑癌基因,如8€1-2家族、〇-111^、1)53等),表达产生多种 蛋白酶、蛋白激酶、受体蛋白等,其中有的分子参与凋亡信号传 递,有的对凋亡的进程起到正或负调节作用,还有的是执行凋亡 的效应分子。但迄今对于细胞内分子水平的变化与凋亡细胞的一 系列细胞水平的变化(如染色质的凝聚、细胞骨架的解聚或重 组、巨噬细胞对凋亡小体的识别和吞噬等)之间的联系还不很清 楚,尚在研究中。
    
    目前病理学对细胞凋亡的检测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一般光 镜观察:HE染色的组织切片中凋亡细胞很难确认,低倍镜下易 误认为分叶核白细胞或核碎裂的坏死细胞。树脂包埋的组织薄切 片在高倍镜下可以分辨其中典型形态的凋亡细胞。但是据研究, 细胞凋亡过程短暂,从最初出现核染色质变化到凋亡小体的形成 可短至只需数分钟,凋亡小体形成后至被吞噬消化大约也只需数 小时,所以在组织切片中能看到的凋亡细胞数量实际是很少的, 难以作定量分析;②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如上已述,凋亡细胞具 有一定的超微结构特征,电镜技术可以较准确地判定单个的凋亡 细胞,但由于视野所限,无法对组织中凋亡发生的总体情况进行 检测和分析;③TUNEL法:TUNEL的全称是1虹-11^(^6(1- dUTP nick end labeling,即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 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此方法是基于认为凋亡细胞的特征是细 胞内有许多在核小体连结处被切断的DNA片段,其3' - OH末端 可在TdT介导下与试剂中已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常用为dUTP) 结合,通过标记物(常用荧光素FITC、地高辛/辣根过氧化物酶 或碱性磷酸酶)的显示来识辨凋亡细胞。由于此方法可用于石蜡 包埋标本,可显示常规切片上不能确定的凋亡细胞,且在组织中
    
    原位显示,易于识别凋亡细胞的性质,是当前流行使用的一种方 法,但现有不少人对其特异性提出疑问。坏死晚期由于内源性核 酸内切酶和蛋白酶的作用,DNA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片段,也 可能出现TUNEL标记阳性;而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的形态改变时, 也可不伴有核小体间的DNA降解,因此宜将TUNEL标记与细胞 形态特点结合进行判断;④免疫组化法:已知某些凋亡相关基因 编码的蛋白如Fas、Bel - 2与凋亡的关系较密切。此技术为病理 医生所熟悉,并有市售的抗体,但其特异性及敏感性有待确定; ⑤核酸凝胶电泳法:此技术显示的阶梯形条带在一段时间内被认 为是判断凋亡最可靠的标准,但近年来对此已有异议。此外,这 种方法可用于培养细胞而不适用于组织标本,故此处不赘述。
    
    
    
    
    遺*** | 2018-03-21 18:20:46 54 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