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哪?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首页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哪?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哪?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7 01:34:10
  •   选A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徽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
      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从魏征劝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这个成语意思是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要听信于一人,才能把事情办好。

    笑***

    2018-12-27 01:34:1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