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消化内科
湿疹中医辨证与治疗

中医如何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胆囊炎?

中医如何辨证分型治疗急性胆囊炎?
情*** | 2016-12-13 15:10:52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2-13 15:38:52
  • 
    湿热胆滞证
    
    临床表现:胁肋部呈持续性绞痛,起病急,阵发性加剧,腹
    
    肌紧张、拒按,常伴有心烦喜呕,口苦咽干,或高热寒战,或身
    
    热不扬,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或黄腻,
    
    脉弦或弦滑。•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理气通下。
    
    选方用药: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25g,黄芩15g,半夏
    
    15g,木香7.5g,郁金15g,大黄15g (后下),车前子15g,木
    
    通15g,栀子1...

    查看全部>>

    
    湿热胆滞证
    
    临床表现:胁肋部呈持续性绞痛,起病急,阵发性加剧,腹
    
    肌紧张、拒按,常伴有心烦喜呕,口苦咽干,或高热寒战,或身
    
    热不扬,尿少色黄,大便秘结,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或黄腻,
    
    脉弦或弦滑。•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理气通下。
    
    选方用药: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25g,黄芩15g,半夏
    
    15g,木香7.5g,郁金15g,大黄15g (后下),车前子15g,木
    
    通15g,栀子15g,茵陈25g。
    
    该证为湿热内蕴胆经、气机不利所致。临床多属急性感染性
    
    胆囊炎,或化脓性胆囊炎,病人多以突然髙热、胁肋剧痛或黄疽
    
    为主要特征。本方柴胡、黄芩清利肝胆,配半夏降逆止呕、化痰
    
    利湿,木香、郁金疏利肝胆、行气止痛,大黄泻热通便以除湿
    
    热,车前子、木通泻水道以排湿邪,栀子、茵陈清利肝胆湿热以退黄。故本方为清热利湿、理气退黄之良剂。
    
    毒热内壅证
    
    临床表现:胁肋持续剧痛,右上腹或全腹部硬满、拒按,或 胁下可触及包块,同时伴有高热寒战,口苦咽干,头晕,精神萎
    靡不振,甚则神昏、谵语,或者肌肤发黄,黄色鲜明,小便短 赤,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苔黄燥或有芒刺,或少津无苔,脉弦 滑而数。
    
    治疗方法: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选方用药:大承气汤加龙胆泻肝汤加减。大黄15g (后下), 厚朴l〇g,枳实15g,芒硝10g (冲服),栀子10g,龙胆草l〇g, 木香5g,生地10g,柴胡20g,黄芩15g,连翘30g,蒲公英 30g,板蓝根30g。
    
    本证以毒热内盛、肉腐成脓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属急性化 脓性胆囊炎,或坏疽性胆囊炎,故选用大承气汤通泻攻下,并合
    用龙胆泻肝汤清利肝胆。方中大黄、芒硝通里泻热、解毒散瘀, 枳实、木香行气止痛,梔子、龙胆草、柴胡清热利胆,生地、黄 芩凉血解毒,连翘、蒲公英、板蓝根清热解毒,专疗毒热内壅。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解毒通下、利胆止痛之功效。在临床 上,髙热神昏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精神萎靡不振、脉弱无力者 可加用参附汤。
    朱*** | 2016-12-13 15:38:52 148 6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