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敬业于乐业联系现实生活学生应怎么样敬业与乐业?

首页

敬业于乐业联系现实生活学生应怎么样敬业与乐业?

敬业于乐业联系现实生活学生应怎么样敬业与乐业?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3-10-13 20:56:27
  • 敬业就是做到专业化职业化,当然乐业就是喜欢。

    河***

    2013-10-13 20:56:27

  • 2013-10-13 20:40:24
  •   
    学目的 
    1、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引入课文《敬业与乐业》 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正音、义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7段,总体结构是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三、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的论述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交代了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本段末尾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生动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2、学习第二部分 朗读第3、4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次。 思考:⑴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3段作者阐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情,“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说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4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
       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朗读第5、6段,论述了“乐业”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层。
       思考: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事例,说明要“从劳动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 第6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
      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四、小结 第二部分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算是敬业。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 2、 背诵课文第6段 3、 探究练习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书情况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朗读第7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趣味就是乐业,做事情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和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1、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可以归纳如下几条 ⑴“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敬业就是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 ……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资料卡片类别: 编号: 题目: 作者: 出处: 内容摘要: 四、小结 1、中心思想: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⑴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 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
      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⑵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全篇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意化深为浅。 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评论|00 2013-04-17 14:26热心网友最快回答 论点:第一自然段中【“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第2~8段)分三个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则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归结全文,把“敬业”和“乐业”概括为“责任心”和“趣味”,希望青年人都要“敬业”“乐业”,立足本职多作贡献,这一部分与上两部分的关系就是先分后总的分总关系了。 第二部分三个分论点的关系应是并列和层进的关系。本文的中心论点包含“敬业”和“乐业”两个方面内容,文章的标题又是《敬业与乐业》,说明“敬业”与“乐业”两个分论点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列的。
      而第二分论点“要敬业”和第三分论点“要乐业”与第一个分论点间的关系应是层进式关系了。第一个分论点提出了“有业”的必要,而有业又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这层和第二分论点,第三分论点间前后顺序不得随意改动,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所以说第一分论点和第二、三分论点间的关系是层进式。
       。

    小***

    2013-10-13 20:40: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