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六个月宝宝扎假牙是怎么回是?

六个月宝宝扎假牙是怎么回是? 牙床白硬,像牙但不是牙。
只*** | 2016-05-07 02:07:15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2016-05-07 02:07:15
  • 马牙
    梁*** | 2016-05-07 02:07:15 71 33 评论
    0/300
  • 2016-05-07 02:07:15
  • 有的婴儿在刚出生或生后1~2 个月时在牙床上长出像米粒样大小的白色颗粒,数个到数十个不等。这些新生物并不是牙齿,而是牙齿在发育过程中,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加厚,形成牙板,牙板继续发育形成乳牙胚。   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使咀嚼功...

    查看全部>>

    有的婴儿在刚出生或生后1~2 个月时在牙床上长出像米粒样大小的白色颗粒,数个到数十个不等。这些新生物并不是牙齿,而是牙齿在发育过程中,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加厚,形成牙板,牙板继续发育形成乳牙胚。   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马牙不是病,它是牙齿发生过程中伴发的现象,并不是人人都长。婴儿吮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便会自行脱落。   有些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随便用针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婴儿的牙床粘膜非常嫩薄,婴儿口腔内平时就有细菌存在,唾液分泌量又少(相当成年人的1/20~1/30),唾液抑制细菌和对口腔的清洗作用较差。“马牙”一旦被挑破或擦破极易造成感染,细菌、病毒就会随挑破的口腔粘膜处,侵入来世不久的婴儿体内,引发口腔及面部细菌、病毒感染。严重者还可并发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婴儿的马牙应随其自行脱落就行了,不必进行任何处理。
    一*** | 2016-05-07 02:07:15 100 27 评论
    0/300
  • 2016-05-07 02:07:15
  • 这应该是马牙。有的婴儿在刚出生或生后1~2 个月时在牙床上长出像米粒样大小的白色颗粒,数个到数十个不等。这些新生物并不是牙齿,而是牙齿在发育过程中,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加厚,形成牙板,牙板继续发育形成乳牙胚。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

    查看全部>>

    这应该是马牙。有的婴儿在刚出生或生后1~2 个月时在牙床上长出像米粒样大小的白色颗粒,数个到数十个不等。这些新生物并不是牙齿,而是牙齿在发育过程中,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加厚,形成牙板,牙板继续发育形成乳牙胚。乳牙胚发育到一定程度时,牙板就会破裂,部分被吸收,部分逐渐增生角质化,在牙床上形成小球状的白色颗粒,这就是“马牙”,也叫“板牙”。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它的大小、形状以及内部结构都不像牙齿,也不能行使咀嚼功能。马牙不是病,它是牙齿发生过程中伴发的现象,并不是人人都长。婴儿吮奶过程中牙床和乳头摩擦,经过一段时间后“马牙”便会自行脱落。      有些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随便用针挑或用布去擦,这都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婴儿的牙床粘膜非常嫩薄,婴儿口腔内平时就有细菌存在,唾液分泌量又少,唾液抑制细菌和对口腔的清洗作用较差。“马牙”一旦被挑破或擦破极易造成感染,细菌、病毒就会随挑破的口腔粘膜处,侵入来世不久的婴儿体内,引发口腔及面部细菌、病毒感染。严重者还可并发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婴儿的马牙应随其自行脱落就行了,不必进行任何处理。
    切*** | 2016-05-07 02:07:15 99 27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