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种子萌发时胚乳的变化是什么样的?

首页

种子萌发时胚乳的变化是什么样的?

种子萌发时胚乳的变化是什么样的?过程中它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2-26 10:55:46
  •   胚乳在被子植物种子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发育中的胚提供营养。在兰科植物的种子中,胚乳只有很少几个细胞。柳叶菜科、河苔草科和菱科植物的种子不具胚乳。蚕豆、豌豆和菜豆等豆科植物,种子发育初期虽有胚乳,但后期完全被发育中的胚吸收消耗了,因此种子成熟时不具胚乳或者只在种皮下残存1~2层胚乳细胞;这种无胚乳的种子,胚具有肥厚而肉质的子叶,在种子萌发时为胚提供营养。
       谷类植物胚乳最外面一层或几层细胞,在形态与生理上高度特化,形成糊粉层。这些细胞富含糊粉粒,还含有一些圆球体。糊粉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植酸钙镁、磷酯和碳水化合物。在成熟谷粒中,糊粉细胞是活化的,当籽粒萌发时,胚乳细胞的贮藏物质被糊粉层细胞分泌的水解酶所分解。
       有些成熟胚乳表面,呈不同程度的凹凸不平,称为嚼烂状胚乳。在被子植物中约有32科植物具嚼烂状胚乳。 胚乳吸器:最初在银桦胚乳合点端发现的蠕虫状附属物(图3a)。以后在葫芦科、豆科和山龙眼科等许多植物中, 也相继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胚乳吸器。 Iodina rhombifolia的胚乳吸器形态复杂,甚至成珊瑚状;Impatiensroylei的胚乳吸器呈菌丝状分枝,并侵入珠柄组织(图3b);Nemophila aurita的胚乳组织呈球状,其珠孔端和合点端两极均具胚乳吸器。
      在细胞型胚乳中胚乳吸器特别发达。按胚乳吸器分布位置可将其分为合点端吸器和珠孔端吸器两种类型。在Lomatia中,除合点端的主要吸器外,整个胚乳表面有许多单细胞的指状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胚乳的吸收面积。 多数被子植物胚乳,开始时是三倍体细胞。但由于胚囊发育类型不同,胚囊中极核的数目也不同(见胚囊),所以初生胚乳核的倍性也不相同;月见草型为二倍体;椒草型为九倍体;蓼、葱、五福花以及德鲁撒型为三倍体;皮耐亚和白花丹型为五倍体;贝母型和小白花丹型也是五倍体。
      即使一般为三倍体的胚乳组织,在发育过程中,也能发生倍性的改变。不少胚乳细胞有很高的倍性。例如Thesium alpinum胚乳吸器的核为384倍体,而 Melam-pyrumpratense合点吸器的核倍性达 1536倍。倍性的增加与核内有丝分裂和核融合现象有关(见染色体倍性)。
      胚乳细胞的大小与数目也有很大变化。葱莲属胚乳有特大的细胞核,核仁数目多达23个。 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都是双受精的产物,但是胚乳核和合子核的分裂并不同步,一般说来,前者分裂比后者早,所以,初期胚的发育和分化就可靠胚乳提供营养。无胚乳种子的胚可以从外胚乳甚至珠心或珠被绒毡层组织吸收营养。
       。

    w***

    2016-02-26 10:55:4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