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宝妈,宝宝现在十一个月了建议你最好是多注意点适当的给宝宝补补营养
你好宝妈,宝宝现在十一个月了建议你最好是多注意点适当的给宝宝补补营养收起
让他饿急了就会吃,慢慢就会习惯,我宝宝也是九个多月才长牙,而且一开始只长一颗,现在周岁了才长了四颗。
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没有关系,这是正常的一个生长过程!在宝宝小的时候都会这样。我家宝宝月子里也是这样,有时候一惊一惊的,有的是缺钙有的不是,这是出生的宝宝都有的摩罗反射。以前我家宝一直都是哄睡放床上就醒,半夜要喂三次母乳,一直到4个月以后才睡上整觉,也就是晚上8点能睡到3点或者5点。而且我家宝宝一直睡他自己的小床,放在我们大床旁边。父母带着睡容易感冒,祝你宝宝健康成长!!
四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有想法了,他们比较喜欢尝试新东西。所以宝宝爱用勺子吃是很正常的。
如果宝宝夜里尿比较多还是可以用的,这样也是不打扰他的睡眠. 不过还是要培养宝宝把尿的习惯,多试几次一定会成功的.因为现在天气渐渐变热.不用纸尿裤宝宝会舒适一些的. 祝宝宝茁壮成长!
正常,不容担心。只要宝宝能吃能睡,精神好,就没有问题。我家宝宝刚开始也是这样。后来过几天就好了。
其实不用特别紧张,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买一些酸锌钙口服液让孩子吃,平时多注意户外活动,就可以了.
便秘一般的处理方法有: 1)多喝水,可以在奶粉或是水中加入奶伴侣,每天1包。 2)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吃的清淡一点,妈妈也要多喝水。 3)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 4)如多天未解,可用婴儿开塞露或是肥皂条。但不要长期使用。 5)多吃水果,蔬菜。 每次吃奶的速度不可过快,奶粉可以充稀点。 婴儿便秘食疗方: 热结便秘 大便干结难解,口干,口臭,脸红,腹胀痛,小便黄短,舌红,苔黄干,脉滑数。 治法:清热润肠。 (1)马蹄海蜇汤:马蹄60克,海蜇50克。煎水饮用。 (2)香蕉煮冰糖:香蕉2条,冰糖适量,加水煮汤食。 (3)菠菜汤:菠菜150克,麻油适量,将菠菜煮熟,加盐调味,用麻油拌食。 (4)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半杯拌匀,每日早晚空腹饮。 (5)沙葛汁:沙葛去皮,捣烂绞汁,蜂蜜适量。用凉开水冲服。 (6)大黄泡水:大黄3~5克,放入杯内,用沸水(约半杯)泡15分钟,加入蜂蜜少许服用。适用热结较甚。但不宜长期服用。 气虚便秘 大便不一定干结,虽有便意,即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面色苍白,神疲懒言,舌质淡,苔白,脉虚。 治法:益气润下。 (1)红薯蘸蜂蜜:红薯半斤,蜂蜜适量。将红薯洗净煮熟,蘸蜂蜜食,可常服。 (2)牛奶粳米粥:牛乳15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煮成粥,入牛乳及白糖,再煮片刻,空腹服食。 (3)杏仁芝麻粥:杏仁10克,黑芝麻2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前三味加水煮成粥,入冰糖溶化后服食。 (4)莲藕粳米粥:莲藕250克,大米30克。将莲藕洗净切碎,入沸米粥中煮熟,加油盐等,早晨空腹服食。 (5)黄芪玉竹煲兔肉:黄芪15克,玉竹12克,兔肉适量。加水煮熟,用盐调味服食。 血虚便秘 大便秘结难解,面色萎黄无华,口干不欲饮,唇舌淡,脉细。 治法:养血润肠。 (1)首乌红枣粥:首乌20克,大米30克,红枣5枚,冰糖适量。将首乌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去渣,入大米及红枣,煮成粥,入冰糖溶化后食。 (2)红薯叶炒猪瘦肉:鲜红薯叶200克,猪瘦肉50克。将红薯叶洗净,瘦猪肉切碎,用武火炒熟,入少许油盐调味服食。 (3)柏子仁粥:柏子仁10克,大米30克,蜂蜜适量。前二味一起加水煮熟,入蜂蜜调匀服食。 (4)芝麻粥:黑芝麻15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芝麻炒熟研末,大米煮成粥,入白糖和黑芝麻末调匀,再煮片刻即成,空腹服食。 (5)牛奶蜂蜜:牛奶250克,蜂蜜30克,将牛奶煮沸,调入蜂蜜服用。 友情提示: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1岁以下的宝宝肠胃比较娇嫩,不易消化,可能会引起肉毒杆菌的中毒,其症状表现为为便秘、头颈部肌肉软弱、吮乳无力、吞咽困难、眼睑下垂、全身肌张力减退等,一般建议1周岁以上宝宝食用!婴儿便秘不要着急,建议参考下以上的办法,选择适合您的宝宝的。祝宝宝健康成长!
你好,根据你的病情叙述,患有慢性鼻炎。建议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给孩子拍个鼻窦CT检查,看看有没有鼻窦炎,口服鼻炎宁膏,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液。禁食辛辣食物,多喝水,避免上火感冒。
我家六个月多了!一次基本吃二百左右!一天也就三次或四次!五六个月宝宝会有一次厌奶期的!辅食要换着吃!搞点菜泥!肝泥!果泥给他吃!
没关系的,正因为囟门闭合,所以需要的钙质比较多,所以医生会嘱咐注意补充钙质。
我家宝贝也是吃得惠氏的 不过是铂臻 还可以 我宝宝长的非常好
我家大宝一岁半都不会用奶嘴,一直母乳,最后断奶喝奶粉直接用吸管或者举着杯子喝[鬼脸]
你好,在哺乳期用药要特别谨慎,有些药物虽然是中药成分,但长期服用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小孩,因为你吃的药物一部分经过乳汁分泌 介于你的情况,建议先不要服用,断奶后再用药,一面影响到小孩
你好,我个月的宝宝可以选择妈咪宝贝纸尿裤,透气好,好吸收,导尿均匀,不容易侧漏,而且不会得红屁屁,我家宝宝一直在用。
寒气重 的话 大人就有寒气 大人多是羊肉肌肉补补 出来的奶水自然也是好的
你好,这个应该是有点上火才会这样的只要是多给孩子吃点清淡的食物要多喝点水这样就可以了,最好是给宝宝多按摩一下肚子会好点的。
这是乳头混淆。只要方法正确,很容易纠正的。 乳头混淆现在已经成为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很多家长和月嫂不重视也不了解如何成功实现母乳喂养,早早的用奶瓶给新生宝宝喂上了奶粉。很快,宝宝爱上了吸吮硅胶奶嘴的容易,熟悉了吸吮奶嘴的技术,对吸吮妈妈的乳头既没有兴趣,也不知道该怎么吸吮。看着哭闹着不肯吸吮妈妈乳房的宝宝,家人又心疼又着急,更不知道怎样纠正乳头混淆,于是奶粉越喂越多,母乳则越来越少,慢慢就彻底没有了。 宝宝越小,使用奶瓶的时间越短,纠正乳头混淆就越容易。纠正方法也没有更多选择,就是停止使用奶瓶,在宝宝重新接受妈妈乳头之前使用小勺喂奶,或者“手指喂奶法”等任何宝宝能接受的,奶瓶以外的喂奶方式。 乳头混淆的宝宝拒绝妈妈乳头的最大原因是觉得这样吃奶没有吃奶瓶来的快,来的容易。所以妈妈可以在喂奶之前,刺激出奶阵来,让宝宝一吃上奶头就能大口的吃到母乳。 具体做法是,放松心情,想着宝宝吃奶的可爱样子,用洗净的手指轻轻捏住乳头左右转动,并不时触碰乳头的前端。当乳房有痒痒的感觉,乳房变硬,乳头潮湿,轻轻一捏,会有奶水喷出来,就表明奶阵来了。赶快抱起宝宝来喂吧。奶阵刺激法对使用吸奶器吸奶也很有帮助哦。 乳头混淆的宝宝的妈妈,通常也都受到“奶水不足”的困扰。乳头乳晕缺少宝宝吸吮的刺激,奶量上不来是很正常的。奶水越少,宝宝越不爱吃。宝宝越不吃,奶水就越少。这个恶性循环的打破除了要纠正宝宝的乳头混淆,妈妈提高奶量也是当务之急。在宝宝爱上妈妈奶头之前,妈妈可以借助吸奶器来模拟宝宝的吸吮,增加对乳头乳晕的刺激,进而增加奶量。可以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吸奶一次,不要等到奶涨了再吸。纠正乳头混淆和追奶同时进行,对于乳头混淆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妈妈奶水严重不足的母子是非常必要的。 乳头混淆的宝宝吃不到心爱的奶瓶,都会哭闹的。妈妈或其他家人要允许宝宝用哭泣表达不满,也要温柔慈爱的给予安慰,更要对纠正计划坚定乐观。一看宝宝哭闹就慌张了,焦虑的抱着宝宝,甚至就此变卦,都是不恰当的做法。尽管有的妈妈以惊人的毅力一直把奶吸出来用奶瓶喂到宝宝1岁甚至更久,但其中的辛苦和不便都是巨大的。更常见的是,乳头混淆没得到纠正的宝宝早早的结束了有母乳吃的幸福日子。
一般孩子一岁的时候断奶好点,到了宝宝吃奶的时间不要坐在喂奶的老地方,晚上最好不要跟妈妈睡,断奶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要有决心,决定给宝宝断奶,就算宝宝哭也不要妥协呀,不然就功亏一篑了。
宝宝一般在10个月时,萌出第一对乳牙,从此慢慢学会了咀嚼食物。要使乳牙长得好,保持健康,宝宝出牙后,注意临睡前不要让他吃甜食,可以让宝宝喝点白开水。2岁左右要教会宝宝早晚漱口,3岁左右学会早晚刷牙,以清洁口腔,不使口腔内长时间存有食物残渣。少吃糖果,特别是硬质糖,因为在口内含的时间长,更易发酵。另外,吮手指、长期使用安抚奶嘴或奶瓶喝水,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生长。
很高兴能够为你解答,十四个月的宝宝,拉7,8天,每天大便3到6次,有时成形,有时像水渣样,这两天又发烧,无呕吐现象,考虑小儿腹泻病,多与着凉病毒感染,消化不良有关,精神佳,吃的好可以口服益生菌调理,稀次数量多加蒙脱石散口服,发热体温大于38度5口服退热药,多喝水。精神差嗜睡,吃不好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病情,以免电解质紊乱。最后祝宝宝早曰康复。
等奶水多了,就不会起泡了,起泡是因为没有多少奶水,然后宝宝一直吸一直吸,所以才起泡了,奶水多了慢慢的就会好起来的,起泡了刚开始的时候特别疼,我就是这样过来的
我家孩子也这样,爱做梦,如果白天她的要求都能满足,就很少哭醒,做梦会呵呵的笑.
一天一次或两次都正常。估计你孩子上火了。吃香蕉没用,有报告说吃香蕉还造成便秘。自己买菊花煲冰糖菊花水给孩子喝(下火的),买罗汉果(加冰糖)煲水给孩子喝(下火润肠通便),另外,买火龙果给孩子吃(下火润肠通便)。效果都很不错。给孩子喝温开水。另给孩子吃思连康(四联杆菌)或金双歧(二联杆菌),均可治便秘调理肠胃的。
没有关系的,孩子小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孩子脱离母体没有多旧,还不适应。他在妈妈肚子里紧紧的抱在一起,出来了不适应。可以开些柔美音乐,晚上就把他包的紧些,让他觉的有人抱着他,他就不害怕了。 我的宝宝小时候也是这样,有人咳嗽一下他都会从梦中惊醒。大些自然就不这样了。 不用着急。慢慢来。 这是正常的,慢慢大一点睡觉就会踏实一些了,我儿子也是这样,以前他睡着了拉下窗帘他都会惊一下。 建议3 :补点钙和鱼肝油,多抱抱宝宝,新生儿都这样。 建议4 :不用担心的,我儿子也是这样的.那时我们连走路都轻轻的,咳嗽一声都要出去的,其实这样不好.孩子是在潜睡眠状态的,对声音特别敏感,最好屋子里总是有些声音,让孩子适应适应.可以开着录音机什么的. 建议5 :我家宝宝也是这样,你可以在他睡觉时用一块布紧紧地把他包起来,这样他就不容易醒了. 建议6 :正常现象!宝宝在妈妈的子宫里又温暖又安静,一出生对陌生的外部环境不习惯,容易受惊吓。我宝宝以前也是,等三个月左右才会好转。要尽量保持宝宝睡觉的环境安静、光线柔和,还可以在他的小手上给盖上薄薄的毯子,使得他在受惊时小手能感觉到有东西依靠,增强他的安全感。但要千万注意被子之类的东西别盖太高,以免遮住他的鼻子! 建议7 :宝贝都会这样的,我是天天拿青布给他洗嘴,然后给他抹点“惊风散”,特别是他受惊的时候 。 建议8 :是正常的,我家宝宝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慢慢大一点就会好一些.也有可能是因为缺钙,你可以给他补点钙,或是可以给他服用鱼肝油(有利于钙的吸收). 建议9 :我宝贝也是这样,稍微有点响声就惊醒,他们老人家讲是在做梦啦~!哎~! 建议10: 我家宝宝开始也是这样,她喜欢把手放在头上,或伸直,我就把她的手放下来在贴着身子,好像不会惊吓了,可以试一下. 建议11 :睡觉的问题,新生婴儿睡觉都爱动、睡不实,所以老人们总是愿意为小儿打包,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伸直腿,另一方面使婴儿感觉紧,令他不易小手一惊一惊的。你可以做两个小米枕头,在孩子睡后把他的手放进被子内,然后枕头压在他身体两侧的被子上,会有一定的效果;另外,新生婴儿在出生半月以后要按医生的要求为小儿补VAD,促进宝宝吸收钙,缺钙也会使宝宝睡不踏实的。 建议12:我家宝宝刚出生时也这样,特别容易受惊吓,经常多抚摸他多抱抱他,让他感觉大人在身旁 建议13: 宝宝刚出生不久都是这样的,不必太担心,我家宝宝到两个月的时候都还总是会容易受惊吓,要经常安抚他,还有就是要补充一些钙,缺钙也会这样的. 建议14 :是啊,新生儿都是这样的 刚脱离母体对外面的新环境还有点不适应吧,毕竟在妈妈肚子里是那么的舒服!! 如果给宝宝手上抓点东西会好点,试试吧! 还有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尽量抓着宝宝的手 。 建议15 :没事我宝宝在月内也是这样,宝宝神经发育未全都会叫样,有时睡的好好的也会大叫一下又睡过去了呵....医生说没事 。 建议16: 我的宝宝刚生下来时也是这样,一惊一吓的,现在2个月多点了,这种现象相应的好了很多。听人说这是小孩刚刚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还没适应生活的表现。 建议17 :我的宝宝四个月了,一听见有什么动静也会一惊一吓的,睡着时也有此情况发生,我也说不清原因. 建议18 :我的宝宝才52天,他以前也和你的宝宝一样,一般20到30天的宝宝是这样的比较没有安全感所以老是感觉到怕怕的,你多抱抱就会好的.到40天以后就好了他会习惯的,到满月就大哟带带他到外面去玩否则到了以后晚上会哭闹不休的,另外祝你宝宝聪明健康
日常生活发生一些变化也会使宝宝在情绪上发生变化,如妈妈离开了宝宝、家里换了新环境或换了新保姆,或是来了客人。除此之外,宝宝在白天受到了惊吓,如被人喝斥,或看了使他们感到害怕的电视节目,也会造成夜睡不安。 如果宝宝是因日常生活变化而夜睡不安,可根据不同的原因去解决,担心和妈妈分离的宝宝,就要给予更多关爱,让宝宝放心;家里换保姆时,应该妈妈在家时就提前让宝宝与保姆熟悉,妈妈不在时找出宝宝喜欢的玩具和熟悉的物品,让这些东西陪伴宝宝;家人注意善待保姆,使她们能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宝宝
这个期间很有可能是留肚子啦,我家宝宝也是这个时间开始的,经常性四五天不拉屎,但是拉屎的话大便性状是好的不干燥就可以排除便秘的问题,
婴儿缺钙的表现为小儿佝偻病,俗称缺钙,为小儿常见、多发病,多自出生后三个月左右开始发病,出现一些神经精神上的症状如夜惊、多汗、吵夜、厌食、出牙迟、发稀、站立迟、语言迟等。因出汗较多,婴儿可反复擦枕而导致枕部头发脱落,出现枕秃现象,严重的可见出现骨骼畸形,如鸡胸、罗圈腿等。 你得多注意啊!武汉健民的龙牡壮骨颗粒在儿童补钙方面用了20多年,口碑蛮好的,你有空可以到他们的网站上看一下,有很多有关小儿的相关知识!武汉健民的网址是:
病情分析: 孩子爱出汗很多首先多见于缺钙,其次孩子体内代谢旺盛,汗腺分泌也会比较多,所以多汗也属于是生理现象。 指导意见: 建议::要结合孩子是否有缺钙症状比如枕秃、鸡胸,夜惊,佝偻病等症状,或者给孩子检查下微量元素,如果孩子有缺钙症状,可以给孩子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和AD滴剂,在早晚太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多晒太阳,平时多服用含钙高的食物。
宝宝的这种现象是到了厌奶期,当宝宝出现厌奶的征兆,爸妈可以从改善喂食方式做起,采取较为随性的方式,不需要按表作业。以少量多餐为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吃。可以通过游戏消耗宝宝的体力,例如按摩、肢体活动等,当他精力耗尽、感到饥饿时,进食的状况也会获得改善。
宝出生后就应开始培养和训练良好的睡眠习惯。足够的睡眠是保证宝宝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宝宝越小,所需睡眠时间越长。随着月龄的增大,睡眠时间不断减少。 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兴奋活动持续的时间不长,大脑易疲劳,所以宝宝需要足够的睡眠。在睡眠时,宝宝身体活动减弱,肌肉放松,呼吸心率减慢,大脑得到休息,能量便可得到积累和利用,否则不仅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还会使抵抗力下降,成为养病的诱因。 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二、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 三、要培养宝宝自动入睡的习惯,尽量减少大人陪护的时间。否则宝宝形成习惯后,没有人陪不肯入睡,会把大人拖得疲惫不堪。 四、要有固定的睡眠时间和次数。晚上不要惊动宝宝。白天睡眠时间要适宜,以不影响晚上睡眠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