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独生子女教育现状是怎样的?

首页

独生子女教育现状是怎样的?

独生子女教育现状是怎样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07 00:06:26
  •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目前许多城市幼儿园的幼儿中,独生子女年所占比例在90%以上。独生子女的大批出现,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速率,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教育方面,也出现了“独生子女问题多”、“独子难教”的思想倾向,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夸大其词的称为“中国的一群小皇帝”。
      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位臵非凡,家长对这种非凡性缺乏熟悉和心理上的预备,因而带来一些值得探讨的新问题。一、独生子女的独特性一般说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着优良的素质,把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
      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责任心、好高骛远、没有目标;缺乏爱心、偏激自私;娇气任性、以我独尊;心高气盛、目中无人;独立能力弱、依靠心理强;缺乏合作精神等等都在这一代人身上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
      “频繁跳槽”:这不仅表现出独生子女的责任感缺乏,还表现出他们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够、对自我估计过高和对工作想象过于单纯等,总觉得工作不能符合自己的期望,这种态度就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强化表现。“不好协作”:独生子女的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目中无人是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强烈表现。
      在工作中就表现出不尊重工作伙伴和协作对象,缺乏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从而给工作造成损失。“不守纪律”: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无限迁就和放纵,缺乏纪律和约束。在工作中就出现了不愿意接受纪律和制度的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没有组织和集体的观念,娇气、感情脆弱、缺乏心理承受力、不愿意接受批评等现象。
      “动手能力差”: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包办和代替,其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相对低下;过度的保护,使其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发育不足”。因此,在工作中表现出了应对实际工作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不足和欠缺。二、独生子女教育的现状尽管作为独生子女的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助人与利他行为,主体意识、法律观念和老实品质。
      青少年学生逐渐孕育形成了许多崭新而进步的道德品质,如重时间、讲效益、讲实际、求进取,肯定开拓,鼓励竞争,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等等,但是,理性地审阅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时,不难发现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面临许多困惑:孩子生活条件更好了,身材越来越胖,但动手能力却越来越差,责任心不强:孩子的学习环境越来越好,知识更丰富,多才又多艺,但心灵更脆弱,心理问题更突出……独生子女身上出现的种种不良情况,说明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不断凸现,己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若不及时矫正,不仅会影响到独生子女自身的发展,破灭家长们的幻想,也将会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一)偏重智育。1、以分数衡量孩子的成功。
      当今社会家长对独生子女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其分数了。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能得高分就一定能成材。分数几乎成了孩子立足家庭的支柱,家长的喜怒哀乐都几乎系于孩子的考试分数和升学情况。因而一些家长为了促使孩子提高成绩,对孩子的成绩实行奖惩措施,就连过年的压岁线也根据孩子的成绩发放。
      他们用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不注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只关心孩子学习的家教方式,既不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不符合社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2、重“金”投资孩子能否成才必要的财力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独生子女的家长们认为自己只要舍得投资,就会有收获。
      于是家长们不惜耗费重金和精力,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书、辅导书,几千上万的诸如钢琴类乐器眼睛都不眨一下买回家。在孩子很小时,家长们就迫不及待地花钱投资帮孩子选择了书法、绘画、音乐、作文、英语等爱好班,家长们也不辞劳苦地迎往接送。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们从小就受到心灵和身体的摧残,不少孩子厌学,逆反心理重,小小的年纪就被磨损了灵性,失去了童趣。
      (二)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日异,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学历加名牌,而是人的知识水平、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但不少家长们仍然按照个人经验和普通惯例,认为智育是孩子成功的唯一途径,而对孩子的品德个性、行为习惯、情绪情感、思想志向、爱好爱好不闻不问,完全忽视对孩子思想品德培养。
      家长们不让孩子担任班干部,不准参加双休日的公益劳动和学校的演讲合唱等文体活动,一味地安排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怕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孩子的学业。甚至有些家长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自然就好了。(三)娇宠溺爱,提供过多关心和帮助。现代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长们对孩子包办过多,家长们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
      盛饭、穿衣、削铅笔、戴红领巾、洗手绢袜子等等,都由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拐棍,一步也离不开。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靠性,降低了这一代人的素质,孩子不仅不能成为强者,倒可能会成为一个窝囊废和寄生虫。孩子的意志力、坚韧性得不到锻炼,自立自理能力较弱。
      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这实际是剥夺了孩子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逆境中锻炼意志的机会。使孩子越养越娇,弱不禁风,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从独生子女政策实施的那一刻起,家长们就己经把孩子作为家庭的成员中应尽的一份义务给埋葬掉了。
      

    老***

    2016-09-07 00:06:26

  • 2016-07-11 13:26:04
  • 家长:明确体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幼儿运动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功开展,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相应的负面问题也日益严重,很多孩子贪吃贪睡,不愿意从事体育锻炼:另外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使孩子没有时间进行锻炼

    m***

    2016-07-11 13:26: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