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我国企业年金及其会计问题的建议有哪些呢?

首页

关于我国企业年金及其会计问题的建议有哪些呢?

关于我国企业年金及其会计问题的建议有哪些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5-04 22:08:15
  •   1.在继续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类似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年金计划。我国目前虽已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但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仍停留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建立和完善上,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年金计划)目前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企业年金计划仅担当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计划势在必行,企业年金计划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的“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这种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左右,因此还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从而将总的替代率达到75%左右,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
      此外,发展企业年金计划还是一条增强企业吸引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   2.企业年金计划应采用确定缴费型。因为:①确定缴费型实施较容易,管理成本较低,会计处理也比较简单。而确定津贴型实施难度大,管理成本较高,会计处理复杂。②确定缴费型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对劳动力流动的障碍相对于后者而言较小,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
      对于企业而言,不承担将来支付确定金额养老金的义务,只需按预先确定的养老金金额或比例缴纳,至于以后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则由职工个人承担。③确定缴费型的安全性比确定津贴型要高,这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优胜劣汰司空见惯,若采用确定缴费型,一旦企业破产倒闭,由于建立了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的养老金将不受影响。
      相反,确定津贴型则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该类型下未来的养老金给付由企业预先承诺,若企业面临破产倒闭,则将给职工的养老金收益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在非基金计划下。二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信用普遍不高,企业管理也欠规范,相应的法规制度尚不健全,实行确定缴费型有利于减少因道德风险而可能给个人带来的损失。
         3.规范养老金会计处理。养老金计划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养老金费用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从而在企业会计报表中正确反映各期养老金成本以及相应的资产和负债。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养老金会计的理论架构,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金会计准则、构建养老金会计体系,从制度上规范养老金会计处理。
      

    J***

    2017-05-04 22:08:1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