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司诺克台球起源于什么时候?起源地在哪?

首页

司诺克台球起源于什么时候?起源地在哪?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14 16:23:47
      台球在14——15世纪起源于欧洲,它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台球也叫桌球。台球流行于世界各国,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从国度、台球的数量以及台球的击球技巧进行分类。 
    (1)按国度分:法式台球、英式台球、美式台球。
       (2)按数量分:3球台球、4球台球、9球台球、16彩球台球、22彩球台球。 (3)按击球技巧分:司诺克台球、8号台球、轮换台球。台球的种类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斯诺克台球以外,还有很多打法都在国内和世界上流行,并且都有各自的世界大赛,在一些综合性的大赛中,台球项目也设立了很多小项。
      为了使大家能了解台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发展,这里介绍几种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台球打法。 世界流行的台球种类主要分为英式台球、美式台球、法式台球和开伦式台球,顾名思义这是按照台球起源划分的。 英式台球又包括英式比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两大类。主要流行于英国和欧洲大陆。
      英式比例台球又称为三球落袋式台球,属基础类型的台球,是世界上正式台球比赛项目之一。英式比例台球出现较早,要求具有较全面的技术打法,目前,世界许多著名斯诺克台球运动员,比例式台球的基本功都相当扎实。而英式台球的另一个种类斯诺克台球更是为世界流行的主流台球项目之一。
      英文“斯诺克”的含义为障碍之意,是从英文“snooker”音译而得名。斯诺克台球不仅自己可以击球入袋得分,也可以有意识地打出让对方无法施展技术的障碍球,从而使对方受阻挨罚。因此,斯诺克台球竞争激烈,趣味无穷,也是世界台球大赛的项目。 美式台球又称美式普尔(也有称鲁尔球),是台式台球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在法式台球和英式台球之后又形成的一种新风格。
      它与英式台球和法式台球并驾齐驱,广泛地流行于西半球和亚洲东部。不过美式台球与法式台球和英式台球相比,仍不如它们家喻户晓。有人认为,美式台球仅仅是属于酒吧、街头巷尾的“下里巴人”式的游戏而已。然而这正是美式台球大众化、普及化的可取之处。美式台球中诸如8球制台球在我国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美式台球包括8球制台球、9球制台球、芝加哥台球、普尔台球和保龄台球等种类。 法式台球起源于法国,也称为卡罗姆台球,其含义是连续撞击两个球,即用主球连续触及两个球,这是法式台球最基本的要求。与英式台球、美式台球球台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网袋。卡罗姆台球有多种比赛方式,其中主要的是三边卡罗姆式台球。
       开伦式台球起源于法国,后来在日本却非常盛行,有“日本撞击式台球”之称,是国际大赛项目之一。开伦式台球所用的球台没有球袋,它是以球杆击球得分的一种台球打法。在我国的一些台球厅里很少能见到这种台球打法。开伦台球打法分为颗星开伦、三星开伦、四球开伦、直线开伦、台线开伦等等,但最流行的要算四球开伦打法了。
       司诺克(斯诺克)台球规则 斯诺克台球球台内沿长350厘米,宽175厘米,高85厘米。 斯诺克共用球22颗,其中15颗红球、6颗彩球,1颗白球(主球)。排法如右图,数字代表彩球及其分数。红球分值1分,排成三角形,放在6分和7分之间,彩球的颜色及分值如下: 2分球:黄 3分球:绿 4分球:咖啡 5分球:蓝 6分球:粉红 7分球:黑球 台上半圆形区域为开球区,以彩球2-4-3为直径。
      开球前,双方可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开球一方,可将白球摆在开球区的任何位置,每次击球后,白球停在什么位置,就必须接着由什么位置打起。打球方必须先打入一颗红球后,才能任选一颗有利的彩球打。彩球打进后,需取出重新摆回其自己的定位点。接着,再打红球,红球打进后再打彩球,如此反复,红球全部入袋后,必须按照从低分值球到高分值的顺序打彩球,依次是黄球、绿球、棕球、蓝球、粉球和黑球。
      此时打进的彩球,不用再拿出来,直至所有彩球入袋,台面上剩下白球,比赛宣告结束。 从开球到所有球被击打入袋这一个过程称为一局。打球过程中,如果一方未能一杆全收,或者打了一个违规球,则击球权让于另一方。一场比赛可约定打一局、三局、五局、七局决定胜负。
      世界职业锦标赛决赛则是打三十五局。如果结束时,双方平分,传统决定胜负的方法是:将黑球摆在黑球位上,白球摆在开球区,双方通过抛硬币,决定谁先打,先将黑球打入者为胜方。 每局的胜负由双方积分多寡决定,分值高者为胜方。得分有两种途径:一是靠进球得分,二是通过对方失误罚分而得分。
      每打入一颗红球得1分,打入一次黄球得2分,绿球3分,棕球4分,蓝球5分,粉球6分,黑球得7分。因此,双方都会尽最大努力,多将黑球打入袋内。 斯诺克规则规定,未遵守下列规则,属犯规行为,当处罚分。 打红球时,如果白球未能撞到任何红球-空杆,则要罚4分;如果误撞了彩球,则按照该彩球的分数罚分,但是最少罚4分。
      即,如果撞到了黑球罚7分,撞了黄球罚4分;打彩球时,如果未能打到要打的彩球,则按照此彩球的分数罚分。如果误撞了更高分的彩球,按照高分罚分,最少罚4分。因此进红球后,打彩球前,如果要打的彩球不能明显看得出来,则必须要声明击打的是哪个球,否则自动罚7分;如果误将白球击入袋,最少罚4分,或者按照白球进袋前最先碰到的最高分数球罚分。
      白球入袋后,接着打的一方可将白球摆在开球区的任何位置击球;罚分不从受罚方的分中扣减,而是加入对方的得分中。 下列行为也属违规:(1)将球打落台桌面;(2)双脚同时离地击球;(3)白球跳过中间球击打目标球;(4)台面上的球被球杆击球端以外任何物品或身体任何部位所碰到;(5)在出杆时,球杆连续击白球两次以上;(6)球杆、白球和目标球同时接触。
      当白球和目标球距离少于2。5厘米时,想不犯规出杆非常困难,所以当白球紧贴目标球时,击球方就只准将白球击开,而不得带动目标球。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要将白球打离目标球,就当作击中目标球。好的球手,经常会利用这种机会做安全球或斯诺克。 斯诺克其他规则 自由球: 在一方打了失误球台面出现斯诺克后,另一方无法直接打到红球,则可以任选一彩球当红球打,此彩球便被称为"自由球"。
      如果这个彩球入袋,就当做红球入袋得1分,接着照常规打彩球。但如果台面红球已被打完,另一方无法直接打的是彩球,则另一方可以任选一彩球打,此球即为自由球,自由球入袋得分按台面上所剩的最低分球计算,进球后其他球按常规顺序击打。 重打球: 如果一方打了一个失误球,而使对方处于不利的境地,对方有权要求失误方接着打。
      这条规则同自由球规则一样,是防止任何一方有意打失误球从中得益。不过,在决策让失误方重打之前,一定要确认台面上每个球都不存在机会,而且要正确考虑失误方打球的水平因素。 无意识救球: 在一方打了失误球以后,如果裁判认为这个球应该可以打到,则可以判罚无意识救球。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可以有以下几个选择:(1)将球恢复失误球前的原状,要求失误方重新打;(2)要求失误方在现在的位置上接着打;(3)在现在的位置上自己打;(4)如果台面上出现斯诺克,自己打自由球。 彩球摆位: 当彩球落袋重新摆回台面时,如果这个彩球的原位点被其它球占了,则将这个彩球摆到当时最高分的彩球空位点上。
      
      如果所有彩球点都被占,此时应将此彩球摆在自己定位点垂直于底边的直线上-应最靠近自己定位点,且不能够碰到其它球。 僵局: 当裁判认为台面已成僵局,裁判会向双方声明,如果几个回合之后,局面仍无明显变化,此局便成为无效局,得重新开始。 。

    年***

    2007-06-14 16:23:47

其他答案

    2007-06-14 00:19:38
  •   虽然台球运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5世纪,但斯诺克的发明则相对晚了许多。关于斯诺克的起源,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19世纪晚期,台球运动风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当时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这种玩法用1个白球,15个红球和1个黑球。
      1875年的一天,驻扎在印度贾巴尔普尔(Jubbulpore)的英国陆军上校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战友们觉得这种玩法过于简单、乏味,便决定增加黄色、绿色和粉色3个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够,再加上了棕色和蓝色球。
      这种新玩法很快流行开来,从而导致了斯诺克台球的诞生。而斯诺克一词则是当时英国军队中对军校一年级新生的流行叫法。这使得斯诺克被这些军人们用来称呼这种新玩法的初学者,最终则成为了这项运动的名称。 1885年,当时的英国英式台球冠军约翰-罗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时见到了张伯伦并从他那里知道了斯诺克这种新玩法。
      回国后,罗伯特就把斯诺克台球带回到英格兰。但是,当时正处于英式台球热,斯诺克台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式台球日渐衰落,许多名手才逐渐转向斯诺克台球。这其中包括斯诺克台球的传奇人物乔-戴维斯(Joe Davis)。戴维斯首先意识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
      在此之前,打斯诺克台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将明显可以打进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杆斯诺克防守。而乔-戴维斯通过良好的意识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连续得分能力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斯诺克运动的水平。从此斯诺克台球才开始在英国兴盛起来,并流行到世界各地。 斯诺克台球对球员击球有严格要求,正确的击球是: 1、击球运动员必须等待台面上滚动中的球完全静止,落袋和出界的彩球已经摆在球点位置上,再进行击球。
       2、击球球员应避免用球杆、架杆、身体、衣服和佩戴物触动台面上任何球。 3、击球球员击球时,不许双脚离地,否则算犯规则。 4、击球球员只能用球杆头击打主球,而不能用球杆推球和连击主球。 5、每一击球只能用球杆击球一次,即便击球球员瞄准时,不小心用皮头触动了主球,也算击球一次。
       6、击球球员不准将任何球击出界外,也不允许将主球击成跳球。跳球:主球被击出后,没有接触任何和台边就直接跳越过其他球体,即使擦着被超越过球的球皮过去也算跳球。主球击出,先撞击过目标球后,又跳起或超越其它球体,则不算跳球。使用“扎杆”等技术击球,明显绕过其它球体后去撞击别的球,不是跳球。
      如果主球被击出后,主球跳起后击中目标的后半部分算跳球,没击中主球越过目标球上方也算跳球。裁判员裁定一方运动员犯规,除停击外,还要根据情况宣布处罚分值,并将所罚分值记录在另一方球员的成绩栏中。 7、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均算犯规。 (1)按规定顺序应打的目标球,虽然被击中但没落袋判失机、换上另一方球员击球。
       (2)击球时发生推杆、连击现象、无论击中目标球与否、均按红、黄、绿球罚4分,其它球按分值罚分。 (3)击球球员的衣服、球杆、倾戴物等任何部分角到或角动球台上任何一个球时,都算犯规,按瞄击目标球的分值罚分,小于4分按4分罚,高于4分值以上按分值罚分。
      如果击球球员应该击彩球,而未向裁判员示意之前,发生以上犯规现象,均罚7分。 (4)击球球员没有使用白色球而使用其它任何一个球作主球(即错击主球),一律罚7分。 (5)击球球员第一击将红色球击落袋内,接着应该击彩球,而没有这样,又一镒击红色球,即按连击打红色球,一律罚7分。
       (6)击球时发生空杆、空杆自落、击中目标球自落或与目标球同落、将主球或其它球击出界外,都属于犯规行为。应按目标球分值罚分,若目标球分值小于4分,应按4分,应按4分罚分。 (7)击球时首先未能击中目标球,而误中或击进其它球,即使又将目标球撞落袋内,不仅得分无效,并且应按其中最高分值罚分。
       (8)击球时,误中低于目标球分值的球或发生自落、击落和同落的情况,按目标球的分值罚分。例如,目标球是粉色球而误中的是黄色球时,应按粉色球6分分值罚分。反之,误中球的分值高于目标球的分值,应按误中球的分值罚分。例如,目标球是红色球,而误中的是黑色球时,应罚7分。
       (9)击落、未击落目标球或发生自落,同时又是将其它球撞人袋内,得分无效,按落袋球最高分值罚分。例如,目标球是红色球,击落的是兰色球,应按兰色球5分分值罚分,反之,目标球分值高于被击落球的分值,应按目标球的分值罚分。 (10)凡是主球被击出后,没击中目标球而跳跃过其它任何球体,都算跳球,要罚分。
       (11)当台面上没有红色球时,击球球员搅乱了击打彩球的顺序,按错击球的分值罚分,若目标球分值小于4分,均按4分罚。 (12)当台面上还有球在滚动时,就开杆击球或击球时双脚离地,按所瞄击目标球分值罚分。若目标球分值小于4分,均罚4分。
       (13)用自由球做成死球算犯规,按分值高的罚分(只剩黑球和粉球时除外)。自由球就是在一方犯规后,如果主球成为死球(主球直线行进时,能够直接撞击到任何活球的任何部分的线路都被一个一些非活球阻挡了,这时的主球就被称为死球),这时裁判应宣判为自由球。
      如果由非犯规主接着击球时,他可以指定任何一个球作为活球。 (14)主球同时撞击两个不同分值的球,判罚两个球中最高的会值(同时撞击两个红色球或一个自由球和一个活球除外)。 (15)不论主球或目标球被击出界外,都是犯规行为。若主球被击出界外,按目标球分值罚分;若其它球被击出界外,按其分值分值罚分;若同时将两个以上球击出界外,按出界球其中一个最高会值罚分。
       (16)一击球中,允许同时击落两个以上的红色球,击进几个红球得几分。无论同时击进几个红色球,下一击只有一次击打指定彩球的机会。例如,第一击同时击中两个工色球落袋则记两分,第二击将指定的彩球击落袋内,第三击仍以红色球为目标球,若第三击又打彩球,按犯规处理。
       (17)一击球中,如果同时将自由球和活球击入袋中,则只记活球分值。 (18)允许球员运用正当的击球动作,给对方造成障碍球。如果对方球员使用弧线球和利用空岸反弹等救球方法,均未击中应该击打的活球,应按活球分值罚分,小于4分按4分罚。如果误击中比活球分值高的球,应该按该球分值罚分。
      罚分后,制造障碍球的球员认为台面上的球势对自己不利,没有获得高分地把握,有权要求犯规的球员再次击球,再犯规再罚。如蓝色球为活球,被粉色球阻挡,用空岸反弹法没有击中活球,又停在第2点,恰巧黑色球又将活球阻挡,无法直接击打活球,此时,制造障碍的球员可以要求犯规球员继续再击。
      对方球员要求犯规球员继续再击,只要要求一经提出,就不准收回。当救打活球时,击球方应尽最大努力去救球,击打后裁判员判出无意识救球,对方球员还可以要求把球恢复原位重新再打(而且按犯规规定罚分)。 (19)在比赛中,如果出现犯规行为,裁判员应立刻判犯规,并且在这一击球结束之后,宣布处罚。
      如果没有在下一击球开始之前由裁判做出判决,对方也没有在这一击球之前提出异议,这次犯规即被视为宽赦了。 (20)在比赛中,如果有球(不论是静止不动的,还是运动着的)受到场外人而不是击球者(正要击球或正在击球的人为击球者,在一击球或一杆球结束之前,这个人保持击球者的地位)的触动,或当球员受到场外人员的碰撞而触动台面上的球,对以上这种情况,击球球员概不负责,不算犯规。
      裁判员应按照原来球的位置重新摆好,由击球球员重新击球。 (21)如果裁判认为比赛即将陷入僵局,他应警告比赛双方。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他将宣布这盘比赛无效,比赛应按原先的顺序继续进行。 (22)如果比赛中,发生球员拒绝继续比赛,或者故意地连续犯规,或者有其它不正当的行为,妨碍比赛的继续进行,裁判员应果断地宣布该球员比赛失败,并视其情节严重程度,申报裁判长或组织委员和竞赛委员会,提出取消其本届比赛资格或一定时期参赛资格。
      当裁判员认为击球球况被宣布失败的球员,将丧失本局所有得分,对方球员不但其它盘次得分有效,还将获得本盘台面上剩球的分值总和,每个红色球按击落一个黑色球考虑,按8分计算。 (23)当运动员将主球击出界外、自落、同落或由于犯规造成死球和死角球(如果主球直线行进,直接撞击任何活球的任何部分的线路都被球台边框角阻挡了,这时主球称做角球)时,裁判员可将主球判给对方运动员,做为手中球处理。
      当红色球被击落袋或击出界外,就不再是局中球。当台面上有红球时,彩球被击落袋内或击出外,在下一击前,应将其摆在规定的球位点上。当红色球全部落袋,开始按分值顺序击打彩球时,被正常击落袋内的彩球不再取出。虽然是按分值顺序将彩球击中落袋,但是伴随有违例、犯规行为,应将其从袋中取出,摆在规定的球位点上。
       (24)需要将落袋或出界的彩球摆在规定的球位点上时,出现位点被其它球占据,这时应该将彩球放在最高分球的位上,如果高分球位点也被占,则依次从高分球位点往低分球位点摆球,如果各彩球位点幸免被占据,应将彩球摆在自己球位点与顶岸间的纵轴线上靠近球位点附近的地方,不能相贴。
      例如,黄色球落袋或被击出界外,这时,2分球位点被占,黄色球应摆在黑色球位点;如果黑色球位点被占,则应摆在粉色球位点;如果粉色球位点被占,则应摆在蓝色、棕色位点依此类推,从高分位点往低分点摆下去。如果彩球位点均被占据,则黄色球应摆在黄色球球位点附近。
      如果同时需要放置两个以上彩球,而且他们自己的球位点都被占据,则优先放置高分球。但本号球应该放在自己球号的球位点上。总之,出现上述情况时,彩球如何摆法,均由裁判员裁决执行。 由上述可见,斯诺克台球的比赛规则,对球员犯规,对球员犯规、违例行为裁决较严,处罚较重。
      一盘比赛,一方运动员很可能因为犯规、违例次数过多,导致最后失败。因此,参赛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熟记和正确理解规则中的每条规定,养成严格遵守比赛规则的好习惯,尽量做到避免和减少犯规,违例行为。 。

    黑***

    2007-06-14 00:19:38

  • 2007-06-13 22:34:07
  •   虽然台球运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5世纪,但斯诺克的发明则相对晚了许多。关于斯诺克的起源,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19世纪晚期,台球运动风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当时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这种玩法用1个白球,15个红球和1个黑球。
      1875年的一天,驻扎在印度贾巴尔普尔(Jubbulpore)的英国陆军上校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战友们觉得这种玩法过于简单、乏味,便决定增加黄色、绿色和粉色3个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够,再加上了棕色和蓝色球。
      这种新玩法很快流行开来,从而导致了斯诺克台球的诞生。而斯诺克一词则是当时英国军队中对军校一年级新生的流行叫法。这使得斯诺克被这些军人们用来称呼这种新玩法的初学者,最终则成为了这项运动的名称。 1885年,当时的英国英式台球冠军约翰-罗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时见到了张伯伦并从他那里知道了斯诺克这种新玩法。
      回国后,罗伯特就把斯诺克台球带回到英格兰。但是,当时正处于英式台球热,斯诺克台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式台球日渐衰落,许多名手才逐渐转向斯诺克台球。这其中包括斯诺克台球的传奇人物乔-戴维斯(Joe Davis)。戴维斯首先意识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
      
      在此之前,打斯诺克台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将明显可以打进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杆斯诺克防守。而乔-戴维斯通过良好的意识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连续得分能力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斯诺克运动的水平。从此斯诺克台球才开始在英国兴盛起来,并流行到世界各地。 。

    带***

    2007-06-13 22:34:0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07-126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