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中医

防治便秘有哪些误区?

防治便秘有哪些误区?
姚*** | 2016-12-30 15:20:05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6-12-30 15:52:05
  • 防治便秘的误区如下:认识误区:①对预防便秘、保障健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觉得便秘是小事儿,发生便秘不在乎。不知道一旦发生便秘,则是警报人的健康特别是消化道健康出了问题。②对便秘的危害认识不够。发生便秘不但是警报人的健康,特别是消化道健康出了问题,或发生了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而且便秘可源于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又可影响其他系统的功能,或造成引起便秘的原发病的恶化或并发症等。因此,发生便秘,不及时到医院...

    查看全部>>

    防治便秘的误区如下:认识误区:①对预防便秘、保障健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觉得便秘是小事儿,发生便秘不在乎。不知道一旦发生便秘,则是警报人的健康特别是消化道健康出了问题。②对便秘的危害认识不够。发生便秘不但是警报人的健康,特别是消化道健康出了问题,或发生了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而且便秘可源于人体各个系统的疾病,又可影响其他系统的功能,或造成引起便秘的原发病的恶化或并发症等。因此,发生便秘,不及时到医院诊査,最终不仅会形成严重或顽固性便秘,造成治疗上的困难,还会引发或诱发肠道或其他系统病症。③对所谓"每天必须排便"的认识误区。可能是基于把粪便视为避之唯恐不及的污秽恶臭有毒之物,对大便嗤之以鼻,必须把它从体内排泄掉,以免受其毒害,才形成了"每天必须排便"的认识误区。但事实上,并非只有"每天必须排便"或"每天都要排便"才算正常。临床上发现,很多人就是依据这种观念自我判断或自我诊断,得出了自己患有便秘症的结论,不知道这个被固定的24小时的消化生理节奏(每天必须排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是来源于人们从小被培养起来的生活习惯,在小的时候常因为排便而得到妈妈表扬,因为没有排便而遭到批评。但是排便的多少和次数与进食量的多少和节奏紧密相关,每日3次和每周3次可能都是正常的。人并不需要每天必须排便,但需要保持大便正常,因此应解除"每天必须排便"这一认识误区。诊断误区:特别是患便秘的人,只知道大便干燥,拉不出屎就是便秘,不知道便秘只是一个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有关检査,明确便秘的性质和引起便秘的原因等。尤其是引起便秘的病因十分复杂,发病机制多不明确或不十分明确,只凭症状诊断,不求病因、病理等诊断,把便秘的诊断简单化,或忽略鉴别诊断(如功能性便秘与器质性便秘的鉴别;功能性便秘的结肠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的鉴别诊断等),直接影响制定便秘的正确、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更不能如前所述,只凭自我诊断,就滥用泻药。治疗误区:①不重视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排便习惯的改变对便秘治疗的重要意义。不知道:"恶习不改",便秘难愈。②不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微杜渐;不到便秘严重、痛苦不堪、受尽折磨、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或诱发了其他疾病不去医院检査、诊断和治疗。③不重视心理治疗,或忽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系统治疗。不知道便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符合"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的病症,心理治疗、整体综合治疗是治疗便秘的重要方法。包括适应手术治疗的患者,也要结合心理治疗,否则也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④只针对便秘进行症状治疗或局部治疗,尤其是一见便秘,不弄清病因,就服泻药,一泻了之。不知道"一泻了之",仅是治标,而治病必求其本。如继发性便秘,必须査明引起便秘"原发病"是什么,对于继发性便秘来说,便秘只是其"标",原发病才是其"本",关键是治本,原发病变得以治疗,病因解除,便秘会迎刃而解,或标本兼治;"一泻了之",图了一时痛快,却往往贻误病情,带来后患,悔之无及。⑤不请医生指导治疗,自己就滥用泻药,也是较普遍存在的对便秘治疗的误区。无论是病人还是有些医生都常常会犯这些毛病。用药误区:①很多便秘患者自行购买泻药治疗,擅自用泻药,不知道不同泻药有不同性能和适应证,更不懂按疗程用药。滥用泻药,造成对泻药的依赖性、耐药性、抗药性,甚至造成"泻剂结肠"。②用中药治疗便秘不辨证论治、选方用药,特别是运用中成药治疗时,不注意其药物成分和适应证,只顾泻下通便,不及其余。尤其是对慢性便秘治疗长期不辨证论治用中药或中成药,不仅疗效不好、浪费资源,同样会带来很多不良反应。
    安*** | 2016-12-30 15:52:05 43 4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